在城裡,孩子玩沙成了一件稀罕事!
玩沙是孩子們的天性。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夏天都是打赤腳走路,整天都在泥土地上玩耍,挖沙子,壘土堆,做城堡,那都不叫稀奇。現在生活在城裡的孩子,連打赤腳走路的機會都沒有,別說玩沙子了。我看有的家長帶小朋友在做工程的地方玩那個和水泥的沙子,那種在水泥地上玩沙子和我們在泥土地上玩沙子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一次我們帶孩子在武漢江灘公園玩的時候,江邊上就有我小時候玩過的那種正宗的土地上的沙子,自從看到了那個沙堆,孩子就總吵著要我們帶他去江邊玩沙子。昨天是周末,天氣晴朗 ,我們和孩子一同帶著他的玩沙小工具——一把塑料鏟和一個小車子,專門到江灘公園的長江邊去玩沙子。
到了江邊,孩子一下子就被那個小小的沙灘給迷住了。長江邊上白白的河沙,柔軟而又乾淨,真是人見人愛啊!頭頂有溫暖的陽光照耀,江邊有清涼的微風吹拂,就這樣我們沐浴在大自然美好的風光裡,孩子一個人痴迷地玩著他的沙堆,我們就站在沙灘邊看著他玩兒。
他先是用小鏟子把周圍的沙裝上他的小車子,然後運到一個地方堆起來,沙子越堆越多,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大沙堆。拍緊、造型,一兩個小時就這樣蹲在那裡,忙得不亦樂乎。他完全不在乎我和他媽媽站久了難受的感受,我們催他回家,他就總說再玩一會兒,再玩一會兒。
中間有一家三口帶著小朋友從我們附近的馬路上走過,那個小朋友顯然被我的孩子玩沙的舉動給吸引住了,他奔跑著朝沙堆走來,圍著沙堆好奇地轉了又轉,看了又看,也很想蹲下來一起玩。可他的爸爸媽媽卻哄著他離開了,說是該回家了,以後有時間再來玩。我一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12點,是該回家了。於是我們也勸孩子回家,可他頭也不抬地說還要再玩一會。
最後,是我和他媽媽準備回家,且走了很遠,他才依依不捨地離開那個沙堆,追著向我們跑過來。一路上還念念不忘他的那個沙堆,說下個星期還要我們帶他來。其實江灘公園離我們不算太遠,走20分鐘的路就到了,我想,周末只要天氣晴好,帶他來玩一玩,其實也是很簡單的事。於是,我承諾說,只要天氣好周末就帶你來玩,但前提是你必須要認真完成你的家庭作業。
孩子現在上三年級了,這才是第一次真正地玩沙子。上幼兒園之前,我們也偶爾帶他玩過工地上的那一種沙子,往往是幾個小朋友圍在一起,很多家長站在邊上盯著,就怕小孩在玩的過程當中,不小心把沙子傷到眼睛或弄到頸子裡。那種玩,沒有開闊的地勢,沒有鬆軟的泥土,更沒有自然的風光做襯託,玩起來,家長總有一種怕受到傷害的提心弔膽。
我們還見過,在馬路邊或者是公園裡,或者是遊樂場,有人用塑料布圍成一個個的大方格,裡面放著炒熟了的決明子,那就是所謂的沙子,一般玩半個小時三到五十元不等。這種玩法我從來沒有讓孩子玩過,因為我從小玩過真正的泥沙,我覺得這種玩法限制太多,孩子不可能玩得盡興,既花錢又玩不好,划不來。
有時候,在家裡見到了跟沙子有點像類似的東西,他也要吵著玩半天。比如家中米袋裡的米,單位上分的綠豆,從超市買來的黃豆。我們就給他一個大塑料盤,一個塑料杯,一個礦泉水瓶。雖然反覆強調他只能在盆子裡玩,但最終還是搞得地上到處都是。
想必玩沙是人的天性。雖然我已經年紀大了,不可能像孩子那樣蹲在地裡玩沙,但是我那種想玩沙的心理始終是存在的,並且兒時的那一種玩沙的經歷,那一種快樂,始終是在我的心裡永遠流淌著的!現在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玩——看孩子玩,默默地陪著孩子玩沙,也是一種地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