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17: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馬銀淇
一花引綻百花香。
自2018年海寧入選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以來,全市搭好頂層設計,盤活資源,形成了「市、鎮、村、點、戶、網」六級動態聯動的「陣地鏈」,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有底氣。
綱舉目張,執本末從。就如何走好群眾路線,讓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植根百姓心中,開花結果,袁花鎮依託網格化統籌資源、品牌化打造載體、菜單式配送服務,全力打造城鄉文明風景帶,建起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於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確保文明實踐陣地「大門常開、活動常態、內容常新」;同時,發布了「俠韻十二條」群眾工作法,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聯絡員隊伍,推動「文明實踐+網格連心」,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陣地建到「家門口」
文明實踐緊跟群眾「跑」
袁花鎮上一河隔兩街,河東街、河西街店鋪林立,人流如織,景象繁華。一直以來,這塊地方都是袁花鎮最熱鬧的區域之一。
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這一區域悄無聲息地發生「嬗變」,附近新建小區連片,帶來的人流集聚與經濟繁榮相輔相成。受此影響,位於這一區塊的鎮文化活動中心日漸無法滿足群眾所需。
「文化活動中心是基層公共服務的較好陣地資源,今年鎮裡啟動提升改造工作,項目計劃年底前完工,要在改造上做好『加法』。」袁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要跳出「文化活動中心」這一定義的固有思維,將其升華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讓兩者融為一體。
袁花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效果圖
新時代文明實踐不是另起爐灶,而是打破「各自為政」的陣地壁壘,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秉承著這一理念,袁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佔地超1.7萬平方米,其中室內面積達4950平方米,室內含實訓教室、大型教室等教育培訓空間;農民畫藝術中心、曲藝室、書畫室等文化活動空間;紅色會客廳、實踐活動區等黨群活動空間,室外涉及土建式遊泳池、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等各類活動場所,滿足全鎮群眾文化活動、志願活動、理論宣講、體育運動等需求,將成為當地群眾的「百姓之家」。
「教育培訓、黨群活動、文化活動等內容主要設在室內主建築的3樓至5樓,而該主建築的1樓和2樓將打造一個網紅圖書館,爭取成為全鎮群眾文化理論學習的『打卡地』。」袁花鎮相關負責人翻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設計方案向記者介紹,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按照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相關要求,努力把實踐所建設成為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強陣地、培養時代新人和弘揚時代新風的精神家園、開展中國特色志願服務的廣闊舞臺。
記者了解到,在該主建築後方還有一個百姓健身房,而主建築的側方亦有一個24小時靜安智慧書房,內部採用智能化節能供電系統,照明、空調等自動控制系統。
「百姓健身房和靜安智慧書房都向社會開放,啟用後群眾可以在網上進行預約。」 袁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靜安智慧書房將用閱讀營造文明、智慧、友好的城鎮環境,讓全民閱讀成為增強文化軟實力的有力抓手,而百姓健身房將與文化活動中心室外的多種活動場所一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唱響全民健身進行曲,兩者以「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方式,共同為城鎮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
與此同時,袁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原有的影劇院,也將改造成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一個重要陣地,未來將面向老百姓開展公益電影放映、文藝節目演出、理論宣講等活動。「像『俠韻新聲』,作為鎮裡的理論宣講品牌,之後肯定將影劇院當作一個落腳點,講好袁花故事,發出改革發展『最強音』、社會和諧『好聲音』。」袁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影劇院
創新是做好文明實踐工作的不竭動力。不久前,記者跟隨袁花鎮相關負責人來到袁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項目現場,只見綠色圍擋已經豎起,封閉施工公告張貼醒目。
「我們整個改造提升計劃中有一項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現場,袁花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在整個改造提升方案中,區別於常規跑道的平面設計,將圍繞實踐所打造一條400米的空中塑膠跑道,使群眾跑步過程更有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空中跑道的下方空間也將被充分利用,打造志願者服務中心及文明實踐長廊。
袁花鎮相關負責人說,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要做好志願者的組織引導、登記註冊、表彰嘉許、權益保障工作,依託各種平臺組織志願者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建設志願者服務中心就源於此。
如今,袁花鎮這個建在「家門口」的別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陣地正在加緊施工。陣地有了,那麼未來如何做到文明實踐接地氣、聚人氣,真正為基層群眾帶去文明新風,袁花鎮思慮良久。
袁花鎮志願者服務中心
「我們將在『新』上下功夫,『融』上做文章,強化載體打造,創新宣傳方式,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牢牢把握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工作目標,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作為深入宣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真正做到陣地資源整合到位、體制機制健全到位、服務群眾精準到位,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凝聚起黨群同心、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讓文明實踐遍地開花,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袁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堅持「群眾視角」
文明實踐激活基層治理活力
炊煙在白牆黛瓦的農房上飄蕩,河流圍繞美麗的村莊流淌,中午時分走進袁花鎮雙豐村油車堰,只見這裡鄉村風貌古樸典雅,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油車堰位於雙豐村西南方向,西側緊靠08省道,北臨豐收路,南靠六十裡塘河和抗倭遺址煙墩頭,是袁花比較古老的村落之一。清鹹豐年間堰上始設油車坊,到同治年間,油車坊已具相當規模,聞名四鄉。村坊內現有農戶100戶、339人,涉及三個村民小組。
從2017年開始,雙豐村啟動油車堰美麗鄉村精品點建設,先後投入620萬元打造入口休閒體驗區、「稱心如意」中心休閒步道、油車堰記憶館等核心區景觀節點。這些天,油車堰記憶館內熱鬧非常。
「聯戶志願服務隊結對群眾的一些內容我們正在抓緊時間上牆布置。」袁花鎮雙豐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文明實踐+網格連心」現場推進會將在雙豐村召開,村裡已率先組建完成了一支聯戶志願者服務隊伍。
據了解,「文明實踐+網格連心」是袁花鎮的一項特色品牌工作。今年6月29日,袁花鎮以「陽光滿袁踐初心 網格連心為民生」為主題,舉辦紀念建黨99周年主題活動。活動中,「俠韻十二條」群眾工作法正式發布,新袁村、世紀豪門兩個微網格聯絡站(文明實踐示範點)授牌。同時,該鎮還統籌全鎮資源成立了一支由14人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聯絡員隊伍。
「文明實踐的毛細血管要延伸到家家戶戶。這次在雙豐村開現場推進會,就是為了推進全鎮『文明實踐+網格連心』工作,各個村(社區)要選擇一個微網格作為『文明實踐+網格連心』融合示範網格,讓群眾話有地方說、理有地方講、難有地方問、事有地方辦,最大限度凝聚群眾思想共識,加強基層『微治理』。」袁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群眾家門口,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陣地。目前,雙豐村選取油車堰因地制宜打造微網格聯絡站暨文明實踐示範點,聯戶志願者服務隊伍由村裡黨員、鄉賢、志願者等各方力量組合而成,按照「就近、就熟、就便」原則,由兩名志願者聯繫10戶農戶,推動「文明實踐+網格連心」由「進村」向「入戶」深化、由「見人」向「走心」深化。
談及組建隊伍後如何常態化開展服務,袁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規範化、精準化等方面推陳出新,開發文明碼系統,拓展「俠韻十二條」走訪記錄、新時代理論宣講、文明實踐點單、一戶一表等服務功能,將文明碼張貼在各戶家庭,持續刷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文明碼張貼在各戶家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形式,而是一種「民呼我應」「點單式」的志願服務。
「群眾可以通過文明碼及時了解政策理論資訊、反映問題與訴求以及點單志願服務項目,聯戶志願者可以通過掃碼及時記錄走訪服務情況、精準掌握民情、傳播好新思想。」袁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個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聯絡員也可以通過系統後臺對群眾訴求進行研判,對群眾的一些特殊需求,可以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雲平臺」進行服務「點單」與「派單」,推動「文明實踐+網格連心」優化升級。
「今後我們在推進鄉村治理過程中,將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度融合,通過志願服務等方式,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內生動力,真正讓鄉村治理動起來、活起來。」雙豐村相關負責人對「文明實踐+網格連心」工作機制信心滿滿。
「對民生訴求、矛盾糾紛、問題隱患,我們要做到聞『事』而動。」朱惜春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雙豐村聯戶志願服務隊的一員,他告訴記者,在農村,勞動保障、看病就醫、鄰裡糾紛、入託上學......一系列涉及群眾利益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引發社會矛盾,「村裡鎮裡都重視這項工作,就是想為我們老百姓服務,我們作為受益者,也要做積極參與者、傳播者。」
雙豐村油車堰談心談話亭
堅持「群眾視角」,文明新風撲面來。袁花鎮將以探索構建「文明實踐+網格連心」工作機制為契機,以「理論宣講+社會治理」為抓手,建立一批制度,培育一批隊伍,用活一批陣地平臺,堅持把疏通基層治理的堵點難點作為文明實踐的重點焦點,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身邊、做到百姓心坎裡。未來,開設在群眾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田間地頭通俗易懂的理論宣講,走家入戶的各類志願服務......各種各樣的文明實踐融入百姓生活的生動寫照都將在袁花一一呈現。
1603187776000
海寧
53eb08a1498efa52fe44dce1
21550935
1545769
用文明實踐叩響百姓幸福門 袁花:邁向文明「新高地」
2020-10-20 17:56:1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馬銀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