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畢華章
百年前,在巴拿馬世博會上,茅臺一摔成名,憑藉醇厚酒香,斬獲博覽會銀獎,從展櫃一角走向世界。這則「酒香也怕巷子深」故事背後,也可看出會展的魅力。
一場有影響力的會展,對於當地旅遊、餐飲、交通等諸多配套產業的帶動效應,市場甚至用了「飛機撒錢」來概括。雖然簡單粗暴,但也足見會展經濟的「吸金度」。
本場盛宴,西安當然不能缺席。
近幾天,中國會展業金熊貓獎項出爐,西安與其他七大市縣榮獲「2020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會展名城」。
這已是西安第二年獲此殊榮,尤其是在疫情影響等因素之下,很是難得。
我們不妨來探討下,西安做對了什麼,何以在一眾「會展名城」中脫穎而出?而在未來會展業轉型當口,西安又應當做出哪些改變?
「會展名城」引追逐
細數不難發現,這幾年以打造「會展名城」為己任的城市不在少數。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自不必贅言,南京、成都、重慶、西安、武漢等新一線城市也一路高歌猛進。
2018年9月25日,在世界文化歷史名城大會上,成都提出要打造「國際會展之都」;西安則定位於「打造『一帶一路』國際會展名城」……
為何「會展名城」這張牌備受各大城市追捧?
這就不得不提到會展的經濟拉動效應,或者說得更通俗一些,叫「飛機撒錢」!
以北京世園會為例,佔地五百多公頃,引入了近70個中西方餐飲品牌,園區外配套了三家酒店為遊客提供住宿,可提供床位五千餘個。
當然配套服務也不能少。園區外圍共建設了11個停車場,提供近20000個車位;園區內配置了200部電瓶觀光車,以及可同時容納1.5萬人休息的座椅。而五一小長假期間,世園會園區累計接待遊客近32.7萬人次,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圖片來源〡視覺中國
這筆「經濟帳」不用細算,大概就能管中窺豹,看到展會對促進就業、拉動第三產業的能力了。
但是大型會展不能只有「會」,只有「展」,配套設施、保障服務能不能跟得上,就是體現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時候了。
粉巷君(ID:nbdfxcj)不由得想起,幾年前參加一場頗具影響力的國際會展,當時不少市民慕名前來,誰知到了中午,園區內餐飲供應沒跟上,於是出現了便利店被「洗劫一空」、紛紛抱怨的名場面。
時至今日,和大家一塊蹲在地上吃泡麵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也不知道敗興而歸的市民,下次還會不會來湊熱鬧……
除了經濟拉動效應外,會展也能成為城市的另一張名片。
提起博鰲亞洲論壇,你會想到海南。說起進博會,上海對上了號。談到義博會,肯定是在義烏舉辦的……其實就能看出會展和區域之間的聯動效應。
西安的「會展牌」
處於絲綢之路起點的西安,連接東西、貫通南北,具有非常明顯的區域優勢。
可以說,在高端會議會展資源方面,西安不算短缺。
20世紀初,藉助西部大開發的東風,西安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20多屆西洽會、4屆絲博會。
此外,還有歐亞經濟論壇、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全球創投峰會、中國國際通航大會等大型展會活動。
一座城市舉辦國際會議的數量,在某種程度上體現著城市的國際化程度。西安去年承辦的國際會議數量,位列全國第五。這是由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認定,實力槓槓的。
而西安的「大會展」產業,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尤其是此前「服役」的曲江國際會展中心。
它的室內展覽面積2.6萬平方米,可設置國際標準展位1200-1400個,曾是西洽會暨絲博會主會場,可謂西安的「展會老人」。去年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中,曲江國際會展中心依舊以54%租館率,躋身租館率最高的十大展覽館之列,排名第八。
圖片來源〡攝圖網
接棒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的是,位於滻灞的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
根據規劃,圍繞著滻灞三角洲,在「兩河四岸線」,落地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西安奧林匹克中心三個中心項目。
西安絲路國際會展中心的落地,填補了西安無10萬平以上室內展館的空白,迎來大展館時代。
西安國際會展中心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在這裡,西安國際車展以及中國西部國際採購展覽會等,已相繼舉辦。
西安博覽事務中心信息處相關人士對粉巷君表示,「今後我們將在打造會展生態圈方面發力,這對於今後整個產業的促進和服務,將產生集聚效應。」
拒絕千篇一律
當然,在對會展經濟盛宴的追逐中,近年來各地似乎有些狂熱。
不少業內專家反覆強調,不要千篇一律,避免全部搞大展。
機械汽車展覽聯合會名譽會長張效林曾指出,以北京、上海來說,在這些城市舉辦的超大型頂級行業大展已然落地,基本不會再轉移至其它城市。
既然別人走高端會展風,田園農家樂風可不可以走?不要總想撼動別人的地位,而要想如何深耕自己的優勢。
張效林曾撰文表示,各城市要從更高的視角和更寬的視野,來審視自身發展會展的條件和優劣勢,頭腦發熱跟風而上,造成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衡,既無法向國家交待,也對不起納稅人的錢。
值得提醒的是,不應一味追求大會展規模,而要有「大會展」格局,一種全局思維。
圖片來源〡視覺中國
以同樣入選「會展名城」的義烏和阿爾山為例。阿爾山地處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和蒙古國草原4大草原交匯處,憑藉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僅去年就有近10個不同領域的高端論壇相繼在此舉辦。
起步晚不怕,只要路子找得準,照樣「條條大路通羅馬」。
再看義烏。作為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在此舉辦義博會,不論是與義烏的城市定位和發展,都極為契合。這才是會展的目的之一:服務,服務於城市,服務於經濟。
說回到西安,區位優勢和文旅優勢也是它的特色。加之十四運已進入倒計時,「三中心」如何發揮協同作用,頗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