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萌 張小俊 周曉霖
如何講好南水北調故事?如何挖掘鮮活的宣傳素材?如何把南水北調聲音傳得更遠?
不久前,第二屆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暨講師培訓班在石家莊圓滿落幕。大賽舞臺上,選手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融合多媒體形式,將大講堂宣講方法詮釋得生動有趣,證明這是一種講好南水北調故事的有效形式。
本次大賽由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宣傳中心主辦,中線建管局河北分局承辦,來自全局的10個服務項目代表和各管理處公民大講堂講師70餘人參加活動。保定管理處項目獲得金獎,航空港區管理處和鄧州管理處兩個項目獲得銀獎,來自鄭州、霸州、魯山、滎陽、邯鄲、石家莊、易縣等7個管理處的參賽項目獲得銅獎。
提起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很多南水北調人都不陌生。許多管理處從2014年工程通水起就走出渠道,走進學校社區,走到群眾中間進行大講堂宣講。也有很多喜愛南水北調事業的群眾、學生進入工程參觀、學習。如今,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已走過5個年頭,100多名講師遍布工程沿線的4個省市,有他們的地方就有南水北調故事。
用心做 不流於形式
本次活動亮點突出,精彩紛呈。從「講啥」到「怎麼講」,從「課程設置」到「項目開展情況」,選手們既講述方法,也傳遞技巧,並啟迪心靈;既發表見解,提出主張,也抒發情感,從內容到形式,從授課方式到授課技巧,分析受眾群體,挖掘自身特色,不斷尋找亮點與突破口,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大講堂宣傳知識盛宴。
金獎項目分享講師保定管理處志願者朱梅,用飽含深情的話語分享了六年間如何陪伴學生成長的故事。她認為大講堂「爆款」的秘笈是,「每次活動要選擇一個鮮活、引人注目的主題,首先要抓時間節點,其次要多與老師、學生溝通。只要用心做,一定會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銀獎項目分享講師航空港區管理處志願者楊莉莉表示:大講堂宣講要從「我們講」到「大家參與講」,從「單方面輸出」到「互相學習」,從「走出去」「請進來」到「有所留下」,從「獨立的活動」到「系列開展」。
來自鄧州管理處的申報項目今年共舉辦了大講堂活動12次。他們既介紹人工開鑿的艱辛,也介紹科技創新的力量;既紀念移民群眾的奉獻,更講述調水節水的成就;既演繹水患水害的慘烈,更演繹治水興水的多彩。
分享探索 講師培訓完美收官
11月26日下午,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第三期講師培訓班準時開班。中國志願服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書琬老師、水利部宣教中心水情教育處處長邵自平,分別從「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體系、管理與實踐」「如何更好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等方面授課,為下一步開展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志願服務活動指明了方向。
河北分局財務資產處劉四平、河南分局鄭州管理處趙鑫海分享了大講堂宣講經驗。劉四平總結了大講堂宣講的四點感受:從事宣講有熱情,成果關鍵看融合,為學生埋下南水北調的種子,給了大家深深的啟發。趙鑫海從「如何講好一堂課」展開宣講,為大家帶來了滿滿的乾貨。
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一直在路上
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是依託南水北調工程開展的唯一一個大型節水護水志願服務項目。南水北調公民大講堂自開辦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深得廣大受眾的喜愛,搭建了文化交流、傳播和互動的平臺。
如今,大講堂已經成為南水北調宣傳品牌項目,今年更榮獲了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航空港區管理處負責人馬振嘯感慨地說:「大講堂不僅是一個交流對話的窗口,還能反哺我們自身的工作,對南水北調宣傳工作破除目前的發展瓶頸,尋找解決途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對於如何更進一步辦好大講堂,中線建管局宣傳中心主任肖軍認為,本次大賽不僅是對這一年沿線大講堂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更為明年項目策劃開展提供了清晰的思路。2021年,大講堂應緊緊圍繞新時代治水思路,在「精、深、廣」上下功夫,繼續打造精品講座,拓寬受眾渠道,創新宣傳形式,講好南水北調故事,唱響新時代主旋律,為助力南水北調各項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