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眼中有宇宙星辰,心裡更有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的一往情深。
《春江花月夜》是千古名篇,素有「孤篇蓋全唐」的美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詩人是怎麼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到人生哲學,最後又瘋狂的想見你,只想見你的。先來看看原詩《春江花月夜》。
Start:「月」全文
此詩始於月生,歸於月落,以月貫穿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Chapter.1:美景,描繪灩灩春江,皎皎月色,芳甸花林的美好景致。
Chapter.2:宇宙人生,由美景引發出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哲思。
Chapter.3:想見你,只想見你,詩人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眼中有宇宙星辰,心裡更有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的一往情深。
《春江花月夜》顧名思義,就是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這些本身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詩人把這些碎片放入萬花筒,經過三稜鏡折射,使整首詩充滿了趣味和別樣意境。第一部分(Chapter1)美景咱們先不說,大家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剩下兩個部分我就先來了。
Chapter2:宇宙人生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讀到這一句時,有種非常強烈的孤獨感。這一輪皎皎空中的孤月,一切好像都與它有關,一切又好像與它無關。
江畔誰第一個看見月亮?月亮什麼時候第一次流照人間?
世間滄海桑田,人生代代無窮,只有江月歲歲年年不曾改變。不知道這江邊的月亮在等待何人,只有長江流水奔騰不息。
詩人有小孩子一樣的好奇心與想像力,他當然不知道月亮在等誰,也不再追問,但他知道誰在等自己,自己在想誰。
Chapter3:想見你
可能詩人覺得:之乎者也,太討人嫌,不如想你。詩人並非不食人間煙火,他眼中有宇宙星辰,心裡更有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的一往情深。
女子閨房思君,月色灑在玉戶簾裡,卷也卷不去,流光流在搗衣砧上,拂去又還來。這卷也卷不去,拂去又還來的思念啊。雖然此時相望不相聞,但一句願逐月華流照君,把一往情深表達的淋漓盡致。其實願逐月華流照君的不止是女子,更是詩人自己。
最後,不知乘月的遊人幾個能歸,只有落月搖蕩著離情灑滿江邊的樹林,只有這離愁別緒綿延不絕。
Last: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
這首詩既有詩的嚴肅開闊,又有詞的細膩動人,從春江月夜,到人生哲學、宇宙意識,再到風花雪月的想見你,全詩想像瑰麗,情感細膩。宇宙意識讓詩深刻,相思之情又增添了人情味。
有人說,這首詩到第三部分,就是想見你這部分,開始落入俗套,歸於宮體詩的柔靡之風。我倒不這麼覺得,人類的感情與生俱來,是詩詞當中吟詠的一個永恆的主題。正是因為有了情,古典詩詞才有了長盛不衰的生命力,才有了感人的力量。未來過去,相信愛,永遠動人心弦。
最後,以海子的一句詩作結。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end
註:張若虛:初唐詩人,生卒年不詳,揚州人,詩人。以《春江花月夜》知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他的詩僅存二首,收錄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被譽為「孤篇蓋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