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機場剛剛投入運營,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一些地方暫時無法做到無縫對接實屬正常。
我們並不是在挑刺,無論是昆明市民,還是過往旅客,無不對新機場懷有極大期望,大家都希望看到令我們自豪的新機場。
我們期待旅客們提出的建議,能夠很快得到解決和改進,使長水機場這一雲南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更加明亮。
收費站 機場高速能否單向收費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專用高速公路起於東連接線兩面寺立交橋,止於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樓,概算總投資24.57億元,全長14.89公裡,設計車速為每小時100公裡,雙向8車道,道路寬49米,主收費站一處,共有24條收費通道,一個方向12條,其中10條普通通道,2條刷卡通道。記者在機場停車場內隨機採訪了不少開車前來的乘客,大部分人都反映過路費的收費過高,且往返都要繳費增加了乘機成本。收費車流量大時,還會出現堵車現象。
「那麼短一段路要收10元太貴了,來一趟機場來回就是20元過路費,加上油錢和停車費,費用不得了,增加我們乘客的乘機成本。」送家人乘機的張先生說。在一旁的吳先生聽到張先生和記者的對話也表示,「很多城市的機場高速都會收過路費,但只是單邊收費。」
旅客日嘎先生則覺得機場高速收費站不該收費,否則影響昆明形象。「這個收費站來回都要收費,就相當於是重複收費。如果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非要收費的話,可以將這10元加在機票上面,這樣也不會讓旅客覺得貴。」此外,日嘎先生反映了另外一個問題:收費站會堵車。「有時候會堵上10多分鐘,這樣對趕飛機的人來說也不方便呀。」
開車前來接人的戴先生是從昭通趕來的,除了過路費收費過高外,他對收費站堵車現象不滿意。「一路上沒有怎麼堵車,就是到了收費站的時候堵得厲害,至少堵了20多分鐘,今天是來接人的,還好路程遠來得早,沒多大問題。但要是來趕飛機,那就趕不上了。」
地鐵站 運營時間能否延長一些?
地鐵營運時間:頭班車從地鐵東部汽車站始發,時間為早9:00,末班車從機場中心站出發,時間為:下午18:10;間隔25分鐘發一次車。記者採訪發現,很多乘地鐵前來機場的市民及旅客都表示很滿意,但是也反映了諸如運營時間能否適當延長等問題。
「地鐵很方便,乘坐舒適度也高。但地鐵每天營運時間太短,這樣一來很多下午6時以後的乘客下飛機就無法選擇這個方便實惠的方式進城了。」乘坐地鐵來參觀新機場的杜先生說。
和杜先生一樣,不少的乘客也反映了這一問題,前來乘飛機的周小姐還告訴記者,「地鐵的班次太少了,需要間隔25分鐘才發一班車,這樣一來我要是選擇乘坐地鐵就需要提前半個小時左右。」此外,不少乘坐地鐵的市民和乘客也表示,大家在乘坐地鐵時排隊意識差,插隊現象多。
市民高先生覺得乘地鐵很方便、也便宜,不過趟次少了些,運行速度也稍慢了些,「還有就是,感覺地鐵裡像趕菜街子一樣,太擁擠了,但願是這幾天遊客多才這樣。」
停車場 起價8元 能不能降點?
長水機場停車場位於航站樓前,停車場共2層,近16.7萬平方米,可停放車輛3105輛。在停車場內記者發現機場的停車位稍顯緊張,且由於沒有詳細指示,不少車輛在進入停車場之後還兜了不少圈子。另外,停車場內每小時8元起,以後每半小時加2元的價格,不少乘客反映這個停車費還是高了。
開車帶全家來體驗新機場的潘女士說,她一方面覺得新機場的確比巫家壩機場更現代化,更大氣;另一方也發現不少問題:「下了高速進入機場範圍時,標識不太清楚,我不知道哪條道是直接通往候機廳的、哪條是通往停車場的,而且停車場的入口太窄,感覺不好。」
剛停下車的楊先生告訴記者:「我轉了幾圈了才找到車位,看通道上的指示明明是綠燈,結果轉彎進來了才發現前面一輛把最後一個空位給佔了,指示牌應該清楚顯示出剩餘車位具體的數目,這樣我們停車的時候就會方便很多。這也是因為新機場可能服務設施還不完善的原因,還需要提高。」
昆明的李先生昨日開車,帶著懷孕的妻子到新機場。「因為我們要經常去外地,所以先來熟悉一下新機場環境。」李先生看來,新機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停車位難找。「我們開車在裡面饒了幾圈才找到。」李先生覺得,既然停車場大了很多,就應該設置提醒人們有空車位等顯示信息。或是安排工作人員,指揮大家停車。
楊先生也是到機場參觀的市民,他說:「車子停在機場車庫,下了車,有五六分鐘都是在車庫轉悠,找不到前往大廳的路,車庫裡看不到有關到大廳的指示標識,最後詢問志願者才找到出口。」
來接孩子和妻子的周先生告訴記者,他認為停車場的車位不夠,稍顯緊張。「機場現在轉場升級了,同時各方面的設施和服務肯定是要升級的。現在只開放了一層的停車位明顯緊張。」周先生還表示,停車費標準合理。
田先生到機場送人,在停車場停車2小時32分鐘,出停車場時被告知得交16元停車費。「怎麼收費這麼貴?」面對質疑,收費站工作人員說,新機場停車費8元起價,一小時後每半小時加收2元,24小時收費60元。「32分鐘,超半小時兩分鐘,得再收2元,2小時32分鐘,就得收取16元。」
「老機場的停車費起價才5元,而這裡卻上漲到8元!」很多司機都稱,以前開車送旅客到老機場,最多就5元的停車費。而現在卻上漲了8元,加上來去的過路費20元,最少也得花費28元,比以前高出四五倍的價格。
機場的建設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但也增加了老百姓出行的成本,希望相關費用降一些,儘量減少增加旅客的成本。
服務人員 應儘快熟悉業務服務乘客
在機場可以見到很多身著藍色上衣的志願者和身著機場制服的工作人員,在乘客需要幫助時他們將予以幫助,很多志願還會主動上前詢問旅客是否需要幫助。很多旅客表示在辦理登機手續的過程中都得到了志願者或工作人員熱情的幫助,但也有旅客表示自己找不到服務人員,甚至少數服務人員越幫越忙。
李女士6月26日從上海轉機到昆明,到達巫家壩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行李還沒有到,剛好遇上了機場轉場,等到行李到昆明已是6月30日,李女士只能特地趕到新機場取行李。「我到新機場一樓服務臺諮詢我應該到哪裡取行李,他們讓去四樓東航服務廳辦理,到了那邊他們又要我到服務臺辦理。雖然最後我的行李拿到了,但花了將近兩個小時。」
即將飛往無錫的呂先生也認為長水機場的工作人員對自身的服務職責還沒有很明確,「辦理登機手續遇到困難,去問工作人員,結果他給我指的位置不對,害我饒個大圈子。」
也有旅客表示自己在進入機場需要幫助的時候四處都找不到工作人員或志願者,甚至一些服務人員對機場設置都不清楚。
登機 辦手續效率能否加快?
相比巫家壩機場,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的服務臺增加了不少,但是還有不少服務臺未投入使用。記者看到,有少數服務臺前辦理登機手續的旅客排起了長隊。
7月1日上午,袁先生帶著妻子及5個月大的孩子準備回武漢,他覺得新機場相比老機場而言,換登機牌、辦理行李託運的排隊時間要快很多。「我這一次換登機牌、進行行李託運,大約只用了五分鐘,而以前在老機場的話,慢的話差不都要排一二十分鐘。」
不過,另一旅客呂先生和愛人卻向記者抱怨,在辦理登機手續時至少排了20分鐘隊。
剛從寮國飛來在昆明轉機的趙先生反映了同樣問題:「辦理到成都的登機手續時就慢得多,排了半小時左右的隊才辦好。」
取行李 能否做到行李比人先到?
新機場採用的行李系統由昆明船舶設備集團公司生產,是大型機場中首次選用國產行李自動分揀系統。不少旅客反映,在出港取行李的收取時等待時間過長。
7月1日上午11時47分,剛下飛機的小趙對於新機場取行李環節很滿意。「新機場的行李比人要早下,我們下飛機後,行李已經下來,這樣就不用等,直接拿了。」
從懷化到昆明的周女士對於行李分揀系統不是很滿意。她抱著孩子,託著一個大箱子走出機場:「行李出來得太慢了,我至少等了半個小時,感覺機場的這部分不是很人性化。」同樣從寧波趕來的許小姐也反映了這一問題:「我們等行李,接機的人等我們,很浪費時間。」剛從外地飛回昆明的李小姐同樣覺得行李出得太慢,她等了55分鐘才拿到行李。
從廣州回昆的賈先生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長水機場是不是比白雲機場還大啊?」原來,賈先生下飛機後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達取行李的地方,「我估計,自己怕是走了一公裡路。這次我從北京飛廣州再回昆明,其他兩個地方下了飛機都沒走那麼遠就能取到行李。」
衛生間 但願將來的環境別那麼髒
登機手冊上介紹長水機場共有70組衛生間,但記者在F3樓層幾個衛生間都發現廁所排起長隊,且衛生間的衛生狀況堪憂,地上全是腳印,用過的手紙隨意丟在地上。
即將飛往南京的呂女士第一次來昆明旅遊,她認為新機場足夠大氣,但也有可改進的地方。「作為一個國際機場,也是昆明的窗口,對我們遊客來說機場也是認識昆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有的衛生間真的太髒了,完全達不到作為國際機場的標準。」呂女士還反映:「去了幾個衛生間都在排隊,最後排了差不多15分鐘才得以如廁。」
「太髒了。」來自西安的王先生說,「我先去了三樓的衛生間,看著太髒了,又跑到二樓,結果一樣髒。」在負一樓上過衛生間的李先生,同樣有此感受:「衛生間很髒,說不好聽的話,蹲都難蹲下去。」
休息區 各層是否都設座椅方便旅客?
新機場的乘機指南中介紹,機場提供了14010個旅客座椅,為旅客提供候機休息,並在旅客座椅中設置了殘疾人及老年人專座。但諸如F2等樓層就沒有設座椅,不少前來接機的市民沒有地方休息。F3的環形座椅為不少旅客提供了休息條件,但由於機場人流量較大,座椅數量稍顯緊張。
上午9時許,顏女士來到機場3樓候機區時,看到「人滿為患」的場景。「凳子上坐滿人,外邊好多人都站著。」 顏女士說:「現在新機場離市區遠了,所以那些來接人或去坐飛機的人肯定會提前幾個小時就來,大家來早了當然需要坐嘛。如果沒有座位,我們會非常累的。」記者看到,機場二樓,因為沒有座位,一些人坐在了門口。
計程車 能否多設指示牌 別讓的哥迷路?
由於軌道交通和空港大巴都是定時發車,隨到隨走的計程車成為很多旅客的首選。在巫家壩機場,一出機場到達口就能看到很多計程車在排隊等候,旅客按順序等候也很快能坐上計程車。但在長水,旅客和計程車司機都遇到了問題。
賈先生取了行李從國內到達3號門出來,看到有乘坐計程車及空港大巴的指示牌,就跟著路標往前走,結果沒找到候車地點,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應該往另一個方向走。「到了候車地,前面有二十來人排隊,有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有人企圖加塞就被工作人員給揪出來了。」賈先生笑道,大約等了20來分鐘,還是沒有一輛計程車來,幾名乘客等不及去乘大巴了。「我聽到工作人員用對講機講了幾句話,過了會就有計程車陸續出現了。」 劉師傅開著計程車在機場饒了很久,才找到停車侯客點,「我在上面轉來轉去,繞了兩圈才找到侯客的地方,跟乘客一對,才知道他們找不到坐車的地方,而我們找不到等人的地方,兩邊都在找。」劉師傅說,「停車和打車的地方,路線和標誌都應該標得更清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