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放在眾多詩人中間,他的水平並沒有高出許多。因為他的離去,而高估他的詩,是詩歌的悲哀」——這是當代女詩人餘秀華在接受魯豫採訪時,對海子的公開評價。
在另一個節目中,餘秀華還說了另一段話:「他走得太早了,他的詩在技術層面還有問題,甚至連語法都有問題,所以我寫得我是要比他寫得好一些!」
餘秀華是什麼人?為什麼敢這樣評價海子?這些話其實就是在說「他不如我」,膽子確實不小。餘秀華,湖北籍農村女詩人,農民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月光落在左手上》、《無端歡喜》等。近幾年她的詩集賣得不錯,甚至有人認為她是詩壇希望。作為同行,他這樣評價海子,多少有些不討喜,畢竟論名氣她怎麼也比不上海子。
但事實上,多年來關於海子有沒有被高估的問題,一直是大家的一個爭議點。海子成名很早,15歲考入北大,21歲時發表成名作《亞洲銅》,25歲在山海關附近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詩讓他為人們所熟知,雖然這首詩已經問世31年了,但只要提到現代詩,很多人自然會想起「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因為太有名氣,不少人給了海子一個挺響亮的稱號:當代李白。「當代李白」這4個字,對一個詩人而言,應該屬於最高的讚譽了。本期,小美就與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海子是否當得起「當代李白」之名?他是否有被高估的問題。
首先,是不是稱得上當代李白,咱們先要看他是否能得到同行的認可。詩仙李白當年之所以名氣盛,是因為不管是他在世時,還是離世多年後,都得到了多數詩壇同行的推崇。賀知章稱他是「謫仙人」,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杜甫、蘇軾等眾多文壇名匠都推崇他。雖然元稹和白居易覺得他的詩仍有瑕疵,但主流文壇是認可李白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再看海子,同行對他的評價是比較分化的。大詩人西川先生就曾表示:詩界很多人不認可他。西川是海子的同學,也是當代有名的大詩人,海子走後他的很多詩集都由西川張羅出版。同樣的,北師大教授、文化名人張清華先生,也曾在節目中提到這一點,他表示:「在世時海子並沒有那麼大名氣,很多人並不認可他。」
西川和張清華都是很推崇海子的,他們說海子沒有被詩界很多人認可,是帶著惋惜之意的,所以他們的話是可信的。可見詩壇像餘秀華這樣,認為海子詩作有瑕疵的同行不在少數。不能被同行廣泛認可,海子這個「當代李白」之名有些虛。
其次,是不是稱得上是當代李白,咱們要看他詩作的影響力。李白之所以地位高,是因為他的詩作對後世的影響很大。這種影響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李白浪漫的詩風、灑脫的詩情,以及奇絕的影響力,對唐代詩風,都是有極大影響的。同時,他也是文壇最開始寫詞的人之一,他留下的兩首詞作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另一方面,是對普通讀者的影響,李白存詩千首,其灑脫和真性情,給了很多人美的享受,也有不少人深受其鼓舞。
與李白的影響力相比,海子自然不算什麼,但在當代文壇,海子其實是很有影響力的。一方面,雖然很多同行並不認可他,但模仿海子詩風的人卻並不在少數,海子對浪漫詩風的理解,在當代很多詩作中都得到了體現。另一方面,在讀者中的影響力,海子也是超過了很多當代大詩人的,這一點海子詩集的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通過以上兩點的分析,我們看得出來。從第一點來看,他當不上這「當代李白」;但從第二點來看,卻是說得過去的。綜合來看,只能說這個「當代李白」之名,不算是很穩。
這個「當代李白」之名,極有可能是讀者們提出來的,畢竟至今也沒有任何大詩人出來認領過這種說法。雖然通過以上分析,小美覺得稱他是「當代李白」有些過了,但多數讀者們喜歡他的詩,他就不算被高估。像餘秀華這樣認為海子不如自己的詩人,估計還有不少。或許真的是因為他的早逝,才讓他如此有名氣。但不管怎麼說,海子是一位有經典作品的詩人,這一點是大家不得不承認的。一個已逝31年的現代詩人,還有這麼多人能記住他的詩作,這就是一種成功,不是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