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食譜中,肉類不可或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肉類有豬肉、牛肉、雞肉、鴨肉和羊肉,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它們都能被做成美味。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吃的肉類似乎少了一些,豬肉、牛肉和雞肉是主要的肉食來源,鴨肉多出現在米其林餐廳裡,而羊肉,幾乎不會出現在市場或超市中。
你再詢問一下日本人,你們吃羊肉嗎?100個日本人裡恐怕有98個人會告訴你,他不吃羊肉。為什麼日本人幾乎不吃羊肉?是因為羊肉的價格太昂貴買不起,還是因為嫌棄羊肉的風味?事實上,日本人不吃羊肉,有著很多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
日本人不吃羊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嫌羊肉的氣味不行。雖然羊肉很好吃,但是在日本這個國度,過重的氣味是絕對不行的。在網上搜索一下日本人和羊肉之間的愛恨情仇,你就會發現日本人最苦惱的問題,就是如何給羊肉消除臭味,因為這股臭味會延續到第二天,給自己的家人和鄰居帶來困擾,因此羊肉幾乎不會出現在餐桌上。
既然如此,為什麼咱們中國人能接受羊肉的味道呢?因為中國人善於用香料來掩蓋羊肉的羶味,即便是白水煮羊肉,羊肉的質量也一定是上乘的。不過對於不能接受羶味的人來說,羊肉依然是不好吃的食物。日本人幾乎不會給食材去除羶味和腥味,因為他們喜愛吃原味的食物,羊肉的羶味和腥味,讓不少人難以忍受。
日本的羊數量較少,因為養羊需要很大的一片區域,和牛、豬等家畜完全不同。這使得羊肉的產量稀少,而且價格昂貴。即便擺放在貨架上,羊肉也無人問津。與之對比的是,大量的牛肉、雞肉和海鮮產品佔據市場,有那麼多食材可以選擇,人們大可不必專注羊肉。
但是,並不是所有日本人都不吃羊肉,在北海道地區,羊肉就是特別的美味。在當地,羊肉被進一步細分成出生未滿一年的小羊仔,稱呼為ラム,腥味很少,比較容易入口。出生滿一年的小羊羔,稱呼為マトン,腥味較重,不適合食用。北海道的羊肉愛好者要想吃羊肉,也只會選擇吃ラム。
成吉思汗烤肉,是北海道的著名地方料理。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在燒熱的鍋中烤熟,旁邊搭配豆芽、洋蔥、大蔥、香菇、捲心菜等。鍋的四周擺放蔬菜,中間放上肉,等到羊肉變色,立刻換另一面烤,不能把肉烤焦。吃的時候要搭配店家的醬汁一起吃,掩蓋羊肉的腥羶味。
所以日本人並非完全不吃羊肉,但吃羊肉也有很高的要求,氣味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愛好羊肉的朋友,到了日本肯定會被饞壞,最多也只能在超市的冰櫃裡找到一些紐西蘭進口的肥羊片,解決一下想吃羊肉的想法了。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