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燦爛星空下,與詩仙詩聖隔空對話;夢回大唐,重走浙東山水人文之路。今晚7點半,「『和合文化百場講壇』走進上海——解碼台州: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地的文化魅力」活動在上海楊浦區圖書館舉行。
據悉,「和合文化百場講壇」是台州市的「文化名片」,3年來,立足台州深厚的歷史積澱,傳播「和合文化」與城市、與人、與生活的和諧之美。
浙東唐詩之路是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的領頭羊,是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標識度的文化品牌、文化「金名片」。2020「上海·台州周」期間,來自台州的「和合文化百場講壇」從浙東唐詩之路出發,向上海人民展現台州的文化魅力。
台州是浙東唐詩之路的主要目的地,素以「山水神秀、佛宗道源」著稱的天台山是大唐時期中國東南地區的文化高地,文人騷客紛至沓來,揮筆寫下幾百首絢麗詩篇。
▲「大唐神探」陳尚君分享唐詩之路與天台山。
國家一級學會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顧問、被學界稱為「大唐神探」的陳尚君先生,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唐代文化與文學中的天台山。
▲羅時進闡述《和合文化在台州的形成及其典型標識》。
「和合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內蘊著多元相生,美美與共的精神,今天我們闡述和合文化,不僅是對台州這片神奇大地的致敬,也是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表達的一份崇敬。」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唐詩之路研究會副會長、蘇州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江蘇省吳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羅時進教授說。
在現場,他為大家分析了和合文化在台州的形成及其典型標識,以文字解讀和合,並提出「和合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碰撞、激蕩、融合的結晶,寒山和拾得是和合文化的標誌性、符號性代表,台州是和合文化發展的鼎盛之地。
▲吳夏平帶來《台州:古今詩意棲居地》。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吳夏平教授提出,台州是古今詩意的棲居地,是能達到「物我兩忘」的生活空間,這與台州人文傳統、地理環境、物質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密切的關係,台州自古以來就是典型的儒道釋三教思想碰撞和融合之地,再加上獨特的勾連山與海的地理優勢,其物產非常豐富,既有「山珍」,也有「海味」,台州得山海之氣,似乎可用「山海風流」來概括。
本次活動由中共台州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宣傳部、台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主辦。
作者:通訊員 路小西 記者 付鑫鑫
編輯:趙徵南
責任編輯:何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