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馬克龍總統宣布法國將因二次疫情封國的10月28日,位於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發出一封求救信,呼籲讀者在書店網站買書。自今年3月以來,書店銷售額下跌近80%。帳單不斷累積,傳奇書店面臨倒閉。
莎士比亞書店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20世紀初,菲茨傑拉德、海明威、艾略特、喬伊斯等大名鼎鼎的人物經常光顧這裡。20世紀中葉,書店成了「垮掉的一代」作家在巴黎的聚點,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都在這裡朗誦過他們的作品。
長期以來,莎士比亞書店大大依賴全世界遊客的消費,疫情陰霾下單一的收入模式使其難以抗擊風險,陷入險境。當然,莎士比亞書店並不是唯一一個掙扎中的獨立書店。在它之前,位於紐約的斯特蘭德書店(Strand Bookstore)已經發出了網絡求救信。
莎士比亞書店曾是不同時段傑出作家們會面的場所
斯特蘭德書店至今已有93年歷史,以二手書和絕版書聞名。店主南希·懷登說:「書店經歷了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9·11事件都生存下來了,還扛過了大型書店、電子書和亞馬遜的衝擊,但這次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讓我們的銷售額下降了70%。」
加一枚書籤、灑幾滴香水
「明年書店就70歲了,每天早晨,卸掉書店的木質百葉窗,打開一模一樣的門,迎接讀者和作家進入——無論是世界各地的遊客還是巴黎市民——總讓人感到無限榮幸。」
1919年,美國人西爾維婭·碧奇在巴黎創立了莎士比亞書店,二戰時期因受納粹騷擾而關閉。後來,喬治·惠特曼延續了書店的生命。像西爾維婭一樣,他把書店的二層闢為圖書館,書架之間擺上床鋪,成了文人聚會和臨時棲居的地方。
喬治·惠特曼曾說:「我開書店就跟寫小說一樣。房間布置就像分配章節,我很喜歡人們像翻開一本書那樣打開每一扇門,這可以將他們的想像引入奇幻世界。」
在許多關於巴黎的電影裡,都有莎士比亞書店的影子。伊桑·霍克主演的《愛在黃昏降臨前》裡,他和女主角分別9年後,在這家書店重逢。伊桑·霍克還成了在莎士比亞書店留宿過的眾多客人之一。他不用付房費,但要在書店裡幫忙,保證一天讀完一本書,寫一頁紙篇幅的自傳。
喬治惠特曼曾說:「我開書店就跟寫小說一樣,房間布置就像分配章節。」
充滿故事的莎士比亞書店是巴黎真正的「網紅」,曾每天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打卡。書店售賣咖啡,還常常邀請著名作家舉行讀書會,時常高朋滿座。
轉戰網絡的莎士比亞書店還有吸引力嗎?為了提升讀者在線上消費中的體驗感,書店在網上推出有人情味的定製服務,比如在你買的書頁裡插入一頁寫有詩歌的書籤,或是在書頁上噴灑一點香水,當然,還可以在書頁上蓋一個莎士比亞書店獨一無二的圖章。
莎士比亞書店推出的年度閱讀「福袋」,一年中的每個月都能收到一本書。
書店還推出了一項「福袋」計劃:購買的人在一年中的每個月都會收到一本書,至於什麼書,全憑店員挑選。有驚喜,也可能有風險,但現代讀者似乎喜歡來一點神秘感。
一個周末湧入25000個訂單
10月中旬,斯特蘭德書店93年來第一次發出招徠讀者的舉措。讓店主南希·懷登沒有想到的是,求救信發出的周末,在書店網站崩潰前,總共收到25000個訂單,帶來了17萬美元的銷售額。
書店門口也排起了長隊,最多的時候有200個人等在門外。有人一口氣買了197本書,有人為所有店員點了披薩,還有一個陌生人送給南希一束百合花。
斯特蘭德書店發出求救信後,一時間門庭若市
大多數讀者都願意幫助喜愛的書店熬過難關,但也有讀者說:「紐約是大城市,不應該讓書店跪求讀者幫助。那麼多機構都獲得了補助,如果這樣的文化地標最終沒有被保住的話,就如同自我毀滅。」
據美國書商協會(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數據,疫情暴發以來,每周都有一家獨立書店倒閉,全美有20%的獨立書店即將消失。然而在亞馬遜上,今年夏天的圖書銷售額卻同比上漲了60%,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們需要書籍來教育隔離在家的孩子們。
消費方式的改變仍是獨立書店最大的危機,疫情只是加劇了這一危機。
排隊等待進入斯特蘭德書店的讀者
求救信發出以後,迅速湧入的網絡訂單正在緩解獨立書店面臨的巨大壓力。「情懷」固然是獨立書店的賣點,但發動讀者為情懷買單,並不是長久之計。
當獨立書店紛紛轉戰網際網路,它們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是如何適應網際網路,並與亞馬遜等大平臺形成差異化競爭。比如,斯特蘭德書店售賣大量二手書,如何做好書籍消毒,打消讀者在疫情期間的顧慮?又如,莎士比亞書店和斯特蘭德書店都以出售絕版書為特色,如何凸顯優勢,讓讀者發現這些圖書的價值?
莎士比亞書店網站,1957年出版的傑克凱魯亞克《在路上》,售價超過3000美元
在賣書之外,獨立書店還可以提供哪些增值服務?斯特蘭德書店推出的定製家庭圖書館的服務得到了讀者的歡迎。至於莎士比亞書店,擁有大量關於巴黎歷史的書籍,就連書店本身的歷史,也在克裡斯塔·哈維森編著的《莎士比亞書店:一間心靈雜貨店的歷史》中詳盡闡釋。藉此機會推出以巴黎歷史為主題的線上付費讀書會或課程會有市場嗎?當然,還有那麼多與書店有關的文學故事,推出一系列莎士比亞書店文學課,你願意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