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董朝朝
兩三年前就想為美人樹寫一篇文,可是一直沒有動筆,等到今年,終於決定還是寫一寫它,那麼美好的粉色系植物,不寫一寫,怪可惜的。
美人樹,其實是一個別名,它的中文名是:美麗異木棉,拉丁名Ceiba speciosa,木棉科吉貝屬的落葉喬木。敲黑板劃重點:此處的「美麗」並不是作為一個形容詞疊加在異木棉上,「美麗異木棉」是一個完整的名詞,所以請不要為了省事,將它叫做異木棉,那還不如叫美人樹,來得更簡潔形象得多。
美麗異木棉原產於南美洲,1985年,華師原校長潘炯華從日本帶回一些美麗異木棉小樹苗,種在華師生物園裡,從此開始在華南大地散播。據說早些年由於樹種稀缺,有很多人到華師去偷種子,沒想到也不過短短幾十年,它已經發展成了華南地區最惹眼的秋冬季當紅風景樹。
美麗異木棉的生長速度相當快,一般六年左右便可以開花結果。在其青少年時期,樹幹布滿圓錐形皮刺,成年後樹幹基部則會慢慢膨大如酒瓶狀。誰不是年少無知時渾身帶刺,而又有幾個能逃脫得了中年發福的命運?不得不感嘆一聲,造化弄人,美麗異木棉的成長過程,竟然有著與人類相似的軌跡。▼
中年發福,故又有別稱為「大腹木棉」
美麗異木棉每年從7月起陸續開花,直到11-12月達到盛花期。花單生,花苞圓珠狀,大部分花為桃紅色,5枚花瓣,長而帶有波浪紋,從而賦予它一種異域風情之美。雄蕊的花絲呈管狀,頂端的球狀體便是花葯,裡面伸出的一個小球則是雌蕊的柱頭。▼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美麗異木棉在開放的不同時期,有著微妙的變化。初開時花基部為白色,柱頭是淺粉色,慢慢基部會變成黃色,柱頭則變為桃紅色,我推測這些變化應該與傳粉有關係,眾所周知,鮮豔的顏色更容易吸引昆蟲前往.......不過真相是否如此,還有待考證。▼
而及至要凋謝之時,基部又會全部變成白色。於是這便可以解釋為何在同一棵樹上會看到有些花基部是白色,有些是黃色,而地上的落花基部全為白色。▼
花謝後,次年春天會結出紡錘型的蒴果,一個個如炮彈般倒掛在光禿禿的枝杈上,甚為壯觀。果實成熟後,厚厚的外皮自然脫落,一團白色的絮狀物脫穎而出,懸掛在枝頭,狀如成熟開裂的棉花團,這些絮狀物柔軟性、保暖性強,可以用它填充枕頭,這便是其名字中帶有「木棉」的原因。▼
除了最常見的桃紅色,美麗異木棉的花色還有白色、粉色,但比較少見。在中山我只見過一棵白色,一棵粉色,而且還是已經開到尾聲的那種。聽說還有黃色的,我還沒見過,隨著現如今園藝業的發展,估計以後顏色會越來越多。
我很喜歡美麗異木棉,我喜歡她不管是近看還是遠看,看一朵花還是看一樹花,看正面還是看反面,都很美,360度無死角。
如若美人問道:我左臉好看還是右臉好看?標準答案肯定是:都好看。▼
然後還要加上一句:你低頭好看,背影也好看。▼
你順光好看,逆光也好看。▼
你晴天好看,陰天也好看。▼
總之,美人就是好看,怎麼看都喜歡。▼
十一、二月,北方應該已是蕭瑟的冬天了吧,而這個時節的廣東,正是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走在街頭,放眼望去,那些一團團一簇簇粉嫩嫩的美人樹,總會讓人有一種錯入春天的感覺。▼
有朋友說:最近這花都開爆了,到處都是,有點審美疲勞。
哼,如此溫婉可人的美人兒,怎麼會看得厭呢!
不信你去瞧一瞧:江邊,大道,球場旁,公園裡,它存在於哪裡,就賦予了那個地方不一樣的風景。原本平平無奇,你毫不關注的地方,就突然地讓人感知到了溫度,然後你就會感覺心尖兒都要化了般的柔軟。▼
那日在柏悅灣看到這棵美人樹非常喜歡,急忙按下了快門,全然忘記之前拍月亮時相機置於多重曝光模式,於是就出現了下面兩張錯位圖,錯有錯著,竟然有幾分魔幻感。▼
突然遊進畫面的兩位大哥,對不起了,你們竟然不小心遇到了另一個空間的自己。▼
南下新碼頭對面廣衛家私門口,有兩棵巨型美麗異木棉,某日上班經過,透過車窗看到,滿樹繁花開得鋪天蓋地,我再次對爛漫有了新的領悟。▼
這兩棵樹,一棵淺粉,一棵桃紅,彼此相依在南國的秋天裡,一個像冬天,一個像春天。▼
然而這麼美麗的美人樹,我們也仍然會目睹到她美好年華的逝去。▼
突然就想起了席慕容的那篇文章,雖然寫的是羊蹄甲,但同樣適合於此刻的心境:
忽然覺得,人生也許就是這樣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順著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覺得悲傷,甚至也可以有一種淡淡的喜悅,就像這風裡的若有若無的清香。
不是嗎?在整個人生的長路上,不是都開著迷迷濛蒙的花樹嗎?往前看過去的時候,總是看不真切,總是覺得籠罩著一層縹緲的煙霧,等到真的走到樹下了,卻又只能看到一朵一朵與遠看時完全不同的單薄細潤的花朵。只要稍微遲疑,風就吹過來,把它們一瓣一瓣的吹散,輕柔地拂過你的臉頰,在你的發間或者肩膀上留下一點淡淡的幽香,然後就靜靜地落在你身後的草叢裡,逐漸褪色,逐漸消逝,靜靜地望著你向前走去,向著另外的一棵迷濛的花樹走去。
等你回過頭再望回來的時候,在暮色裡,它又重新變成了一個迷濛的記憶,深深淺淺、粉粉紫紫地站在那裡,提醒你曾經走過去的,那些清新秀美的春日、那條雨潤煙濃的長路。
忽然覺得,人生也許真的就是這樣了,我們都走在一條同樣的路上,走得很慢,隔得很遠,卻絡繹不絕。
這世界不止有美好,還會有悲涼,無論綻放亦或墜落,若總能一視同仁地從容面對,生命之弦必將變得更加堅韌,於是,這世界便只剩下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