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赴臺觀光人次增加 苗慄燈會成觀光首選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陸客赴臺觀光人次增加 苗慄燈會成觀光首選

2011年02月10日 14:0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交通部觀光局」統計,未來一周赴臺陸客觀光團每日平均為兩千六百多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且都規劃到苗慄看燈會。

  「不要爭,展現大中華民族的風範!」島內資深導遊陳永裕說,一些陸客愛插隊、爆衝突,春節的阿里山爭吵事件已非第一次,之前曾在日月潭一塊地名石前為拍照大打出手,因此島內導遊訓練特別強化禮儀教育,「讓陸客有尊榮感覺」的方式,激起陸客在臺旅遊時排隊、守秩序。

  此外,為了維持秩序,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也特別規劃了「酸菜白肉火鍋」動線,針對陸客喜愛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及毛公鼎等三項寶物,畫設參訪動線,避免發生插隊等亂象。

  臺北故宮、日月潭、阿里山為陸客來臺必遊景點,看好陸客赴臺觀光人次今年會比去年還多,阿里山賓館積極擴建,房間數從原本的一百零六間將擴增至一百四十六間。

  阿里山賓館總經理陳振興表示,由於現在一般陸客觀光團都未住宿在山上,未能觀賞到阿里山的五奇之一「日出」,因此,預期陸客開放來臺自由行後,住宿阿里山的陸客人數將增加。

  八八風災後,阿里山旅館住宿率約降了一半,農曆前回升到八成,春節期間則是一位難求,陳振興說,賓館客人以臺客居多,佔53%,歐美客及日客約各佔15%,大陸入住旅客則為參訪團,約佔5%。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焦點

  • 臺灣中南部觀光回升 陸客赴臺人次2017以來新高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中國臺灣網4月24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去年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全面潰敗,藍營大勝,「韓流」發威,之後,臺灣地區中南部觀光景氣回升。根據臺當局「內政部」統計,3月陸客來臺約2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47.5%,這是2017年以來的新高。
  • 三類陸客赴臺驟減,臺觀光慘了,果農哭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當局執政2年多,兩岸關係急凍,目前也無緩解跡象,觀光成「慘」業,據臺灣「內政部移民署」數據顯示,兩岸間的健檢醫美、專業交流、商務交流的來臺人數都在減少。據報導,陸客團以消費力著稱,但如今陸客驟減,臺當局只能寄望「新南向」,可惜未有明顯效果,臺灣觀光依舊慘兮兮。
  • 陸客自由行「歸零」,月蒸發45億,「觀光產業」成「關光慘業」
    陸客赴臺自由行,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展的,對於是否能恢復自由行,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估計今年1月陸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更嚴重的是,大陸核發的赴臺自由行籤證到本月底期滿失效,如果不恢復自由行,2月起赴臺的自由行旅客將開始「歸零」,估計臺灣每個月損失約45億元新臺幣觀光收入。島內從事觀光業人數約200萬人,如今的「觀光產業」已成「關光慘業」。「觀光」、「關光」,一字之差,盡顯臺灣旅遊業者困境。觀光業成為蔡當局對抗政策下的犧牲品。
  • 兩岸氣氛差陸客不捧場 臺觀光產業淪為「觀光慘業」丨目的地
    桃園觀光人次近來銳減,尤以陸客最愛的慈湖最慘,一年中減少100萬人次,減少約1/3。每個月大型遊覽車至少減少900輛,觀光業者哀號一片。慈湖攤商抱怨,政黨輪替前,慈湖停車場可以說是擠爆了。政黨輪替後,每天遊覽車數量不到以往的一半。而且雖然臺灣遊客略有增加,但陸客消費力強,臺灣遊客根本無法彌補損失。
  • 陸客團赴臺人數創新低 臺北觀光旅遊受衝擊最嚴重
    陸客在風景區茶行試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陸客團申請赴臺人數創新低,個人遊也在減少。8月至今,申請證件的大陸個人遊人數,每天都不到5千人。17日截至下午9時,申請數竟然有3700餘人,只有配額數的一半,是今年新低。
  • 臺灣人赴陸旅遊人次逐年增 2016年起超越赴臺陸客人次
    ­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08年開放大陸遊客(陸客)赴臺觀光,今年7月18日將屆滿10年。陸客赴臺從2008年32萬多人次,逐年增加,2015年418萬人次達到最高峰後驟降。相反的,臺灣人赴大陸旅遊卻逐年增加,2016年起已超越赴臺陸客人次。
  • 臺灣觀光遇30年最慘 賴清德喊話:歡迎陸客赴臺
    (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海外網7月3日電 暑期本是旅遊業旺季,不過,今年暑假臺灣觀光業並不景氣,臺灣北部飯店生意減少2成,南部則大幅下降6至7成。島內業者認為,陸客減少是衝擊臺灣觀光業的重要原因,並期待兩岸關係能夠好轉。
  • 臺觀光產業淪為「觀光慘業」
    臺多地成觀光「重災區」據臺媒報導,陸客來臺觀光呈跳崖式下滑,過去知名景點如新北野柳、桃園慈湖、南投日月潭、嘉義阿里山、屏東墾丁,陸客人數都大幅萎縮,其中慈湖近一年來就少了100萬人次,墾丁衰退更達150萬至200萬人次。靠陸客商機過活的業者叫苦連天,昔日榮景不再,更成為觀光「重災區」。
  • 9月陸客赴臺遊減近4成 臺觀光部門擬放寬自由行限制
    原標題:9月陸客赴臺遊減近4成 臺觀光部門擬放寬自由行限制   根據臺「觀光局」統計,9月來臺觀光客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7.78%。(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交通部觀光局」公布9月赴臺觀光旅客統計,大陸旅客較去年同期驟減37.79%,「觀光局」25日預估今年陸客將比去年減少90萬人,比2個月前預估減少80萬人還慘,將討論放寬陸客自由行限制,拉抬赴臺旅遊意願。
  • 新北市在京推介觀光資源 期求提升陸客赴臺遊體驗
    新北市觀光局率團赴前來營銷觀光,推薦在地的好山、好水、好人情,展攤還特別準備了來自新北市吸睛百分百的貓咪、天燈及臺灣造型鳳梨酥。現場氣氛十分熱絡。  在新北市展攤開幕儀式上,北京市臺辦主任汪明浩、臺灣新北市觀光局局長陳國君、北京市旅遊委副主任王粵,分别致辭推銷新北旅遊觀光資源。
  • 「臺獨教母」執掌觀光協會 臺灣不想要陸客了嗎?
    葉菊蘭出身於臺灣苗慄的一個客家家庭,她從政的轉折點,來自於她的丈夫鄭南榕。鄭南榕雖然是外省人,卻是一個激進的「臺獨分子」。事實上,民進黨上臺執政以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意願持續降低,據統計,2016年全年,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同比減少14.4%,為8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上臺後,已有20多家遊覽車公司關門,專接大陸遊客生意的餐廳和導遊七成「打烊」或丟了工作。
  • 臺灣苗慄縣長率團訪問武漢推介觀光旅遊
    「歡迎武漢民眾深度遊苗慄,體驗客家風情!」臺灣苗慄縣長劉政鴻28日晚率該縣部分鄉鎮長、農會及旅遊協會負責人等100餘名代表在武漢江灘三峽石廣場推介當地觀光旅遊。  劉政鴻20年前曾到武漢旅遊。他當晚乘坐遊輪,一邊欣賞長江兩岸夜景,一邊稱讚武漢城市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
  • 蔡英文為赴臺觀光人數增長叫好 旅遊業嗆:狂吹牛
    蔡英文海外網4月5日電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今年1月「新南向」18個地區赴臺觀光人次,為過去4年同月成長幅度最高,並稱「臺灣越來越好玩」。對此,臺灣旅遊業則潑冷水表示,「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赴臺旅客總數較去年減少4萬多人,2月更大減14萬人次,蔡英文只看喜不看憂,「臺灣真的有得玩了!」據島內旅遊業指出,今年1月,赴臺海外遊客較2016年同期比較降幅為4.75%,2月降幅更達到14.42%,兩個月就少了17萬多人次。
  • 赴臺自由行陸客2月起歸零 臺媒估每月損失10億元觀光收入
    今年1月陸客赴臺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更嚴重的是,由於大陸去年核發的最後一批赴臺自由行籤證到本月底期滿失效,從2月起,赴臺自由行陸客將開始「歸零」,以每月減少10萬人次估算,每月臺灣損失約新臺幣45億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觀光外匯收入。
  • 蔡英文稱赴臺觀光人次大增長島內旅遊業籲"別吹牛"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5日訊 綜合臺灣《旺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Facebook上聲稱,今年1月新南向18地赴臺觀光人次,是過去4年同月成長幅度最高,「臺灣越來越好玩」。對此,島內旅遊業潑冷水,稱臺當局「觀光局」統計今年1月赴臺旅客總數較去年減少4萬多人,2月更大減14萬人次,蔡英文只看喜不看憂,「臺灣真的有得玩了!」
  • 日本遊客赴臺觀光人數增34% 創單月新高
    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觀光局」24日向「行政院」報告前3季赴臺旅客概況,並下修全年目標至600萬人次。但高消費力的日客赴臺觀光表現亮眼,9月成長率高達34%、刷新曆年單月紀錄,預計日客赴臺至少旺至2012年上半年。
  • 赴臺觀光全年人數破千萬?呵呵!
    臺「交通部觀光局」近日表示,2018年赴臺觀光總人數已突破千萬人次,今年這一目標的達成比去年提前兩周,也是4年來最快突破千萬的一年。這一「成績」讓民進黨當局「沾沾自喜」。臺灣觀光業者忠告民進黨當局,與其花心思「造數據」,不如出實招來救觀光。數據注水收益縮水據臺「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15年赴臺觀光客為1043萬人次,2016年達1069萬,2017年則有1073萬。算上今年的數據,臺灣已連續4年實現入境觀光客人數突破千萬人次。
  • 陸客赴臺新路線:只去承認「九二共識」縣市
    ,有些甚至僅剩去年一成。但該行程並未寫出行程細項,僅列出「臺北、新竹、苗慄、臺東、花蓮」等縣市名稱。臺媒指出,與先前的陸客環臺行程相比,「藍色之旅」很明顯地少了以往陸客常去的臺北故宮、忠烈祠、士林官邸、臺北101與桃園慈湖,陸客最耳熟能詳的「日月潭、阿里山」雙景也只剩日月潭;也沒有臺南的億載金城、赤崁樓;高雄的愛河、駁二特區、六合夜市;屏東墾丁亦不在其中。
  • 沒陸客!水庫觀光衰退 日月潭觀光人數跌3成
    受陸客減少衝擊,訪日月潭的遊客,比5年前足足掉了近170萬人次,減幅3成1。(本報資料照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具湖光山色之美的水庫觀光吸引力落漆!根據臺「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去年全臺主要觀光水庫旅遊人數共915萬人,是5年前實施新統計後首度跌破千萬人次。其中,日月潭觀光人數比5年前少近170萬人,衰退逾3成最慘。只有桃園石門水庫表現最穩定,人潮不見衰減。
  • 陸客減少怎麼辦?臺高官強撐:總觀光人數有增加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大陸觀光客來臺人數不斷減少,觀光旅遊業者抱怨連連,不過,主管觀光業務的「交通部」送往「立法院」的報告指出,今年1到6月總來臺旅客人數比去年成長3.82%。「交通部長」吳宏謀被媒體問到陸客來臺減少的應變措施時,強撐回應,總觀光人數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