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星球停刊,細數那些曾在紙媒界叱吒風雲的雜誌

2020-12-25 騰訊網

我相信每一個旅行者都聽過"Lonely Planet",我們親切地稱它為「LP」

就在一周前,《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宣布停止出版同名雜誌,這個消息無疑是失望的。對於同在旅遊業的我來說,內心感觸良多。

今年的旅遊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酒店、餐飲、景區...包括很多大型旅遊公司都成為了過去式。Lonely Planet的創始人Tony Wheeler對此表示「無論是紙質還是電子旅遊指南都不會因為這場疫情而徹底消亡。」

很贊同《花椿》總編樋口昌樹的一句話:「有些美,只有紙張才能呈現。」

雖然紙媒只是一種形式,但我還是很懷念當初網絡信息還不那麼發達時,翻閱每一期孤獨星球的滿足,它對於我來說就像是打開世界的另一扇門,自由旅行的啟蒙導師。

現在好的內容不少,但在你眼前的永遠都是那些所謂的「爆款」。以前一本雜誌可以細細品味一個月,我還會把自己喜歡的內容都剪貼下來做成一本手冊(就像現在的收藏)。

而當後新媒體時代來臨,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熱點、爆點、吸引眼球的內容。每天處於信息飽和狀態下,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將優質內容和新媒體媒介有機結合。

我從小就很愛看雜誌,也親眼看著紙媒消亡,新媒體崛起。想起了當初那個,在雜誌上津津有味地讀著酒店專題還浮想聯翩的我。

現在翻看大約10年前剪下來的雜誌頁,我發現編輯把文華東方寫成了東方文華。今天就趁此機會回憶一下那些曾經在紙媒界叱吒風雲的雜誌

旅行者的最佳指南

記得2013年第一次去法國,我就帶了一本厚厚的孤獨星球指南書。雖然這樣的方式在現在看來,顯得有些笨重。但那種拿著Travel Guide在城市裡按圖索驥、穿越大街小巷找到書中所寫美食店的興奮感,總是讓我懷念。

Lonely Planet 最初由Tony Wheeler和妻子Maureen Wheeler 創立於1973年。

《孤獨星球》的開始十分偶然,當時,新婚的他們購買了一輛100多英鎊的小破車從英國出發:他們決定用一年的時間橫穿歐亞大陸。到達終點雪梨後,身邊僅剩27美分。

在後來的生活中有很多人詢問著他們旅行的信息。所以他們決定開始編寫一部旅行工具書來幫助那些背包客們。

這便是《Lonely Planet》的誕生,最初的內容都源自他當年「英國至澳洲」之旅的旅行日誌。當時二人出版了第一本旅遊指南《Across Asia on the Cheap》(便宜走亞洲),成功將其售出了1500份。

自此開始託尼惠勒和他妻子開始了他們《孤獨星球》的事業,全球的背包客們就這樣有了一本旅行「聖經」。

雖然託尼已經離開了Lonely Planet,但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他任職期間,Lonely Planet 曾經歷了兩次旅遊業災難——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和2004年的印尼大海嘯。雖然遭受了巨大損失,但是當旅遊業復甦後,Lonely Planet的銷售額又恢復了增長。

所以我們都要相信春暖花開的那一日總會來臨。而作為全球最大的旅遊指南出版商之一,Lonely Planet其實很早就開始擁抱網際網路數位化,比如1994年就開通了博客,1996年推出了線上旅遊論壇。在與時俱進的同時,好的內容仍然是王道!

那些已停刊的經典雜誌

2016年,簡直就是紙媒的寒冬。我愛看的雜誌接二連三的停刊,比如陪伴這我度過初高中的《伊周》(現已復刊)、《外灘畫報》,還有《周末畫報》、《瑞麗時尚先鋒》、《新視線》(現已復刊)......最近,因為疫情影響,又有一大批雜誌宣布停刊。

《PLAY BOY》

安迪·沃霍爾×《花花公子》

這本可以說是全球知名的情色雜誌,在今年3月18日宣布停刊。當時,27歲的赫夫納向親友借錢買下了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的半裸照版權,並放上第一期雜誌的封面。隨即,這本創刊號立刻傳遍街頭巷尾。

而這本雜誌也給我們帶來很多經典封面,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也一直是引領著時尚潮流。而我們一直誤以為的《花花公子》,其實還隱藏著許多藝術、設計、文學方面的內容。

一開始雜誌沒有預算,創始人就刊登柯南·道爾等已故作家的作品,後來慢慢地開始向當代作家約稿和做專訪:海明威、約翰·列儂、安迪·沃霍爾、村上春樹、厄普代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等世界著名作家、藝術家都為《花花公子》寫過嚴肅的專欄文章。

馬丁·路德·金在《花花公子》的專訪

而讓我沒想到的是,它在家居設計上竟然也頗有建樹。

在1961年7月刊中,《花花公子》請來了當時設計界最前衛的六位設計師。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能把這些人集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他們坐在自己的經典之作上,拍攝了下面這張「Design for Living」專題的雜誌內頁

設計師椅子

義大利燈具

最厲害的還要屬《花花公子》頂級公寓系列。1956年9月和10月刊,用了八個版面的篇幅來刊登頂層公寓的室內設計。這裡還有一段故事:據說當年公寓系列刊登後,有很多讀者寫信到雜誌社,詢問更多公寓的詳細規劃設計和家具購買方法。

還真別說《花花公子》在生活方式、家居品味方面真的是為很多「宅男」、「直男」提高了一些審美品味。

花花公子充滿精緻都市生活的審美

不僅僅是性感兔女郎,這裡還包含了設計師、藝術家等眾多文化符號。不知道在未來,花花公子將如何轉型。

《nice things》

《nice things》是非常日系小清新的雜誌,從名字、內容、排版、插圖、分享,這裡全是美好的事物。隨手翻翻,都會讓忙於疲憊生活的我有被治癒的瞬間。

之前刷ins的時候看到,編輯部表示母公司medium宣布破產,《nice things》也將從5月號開始停刊。

如果你喜歡看日雜,你肯定知道MEDIUM出版社。早先正式透過東京地方裁判所宣告破產,總負債超過 ¥2.5 億日圓。

MEDIUM 由谷合貢在 1988 年創立,當時才 25 歲的他靠著對流行產業的敏銳度和熱愛打造了 MEDIUM,MEDIUM 曾發行過許多暢銷的紙本雜誌,像是《Ollie》、《GRIND》等時尚潮流雜誌。但好景不常,隨著近年來紙本式微,如今也再也支撐不下去,只能宣告破產,停止營運。

曾經《nice things》還將雜誌實體化,在一座有著 200 多年歷史的町屋開設了一家名為TOMODACHIノIE(日文譯為:朋友之家),是一棟集合了雜貨、咖啡店、藝廊的店鋪。

充分將雜誌中的生活理念,自然接觸生活相關的物件、採訪許多優秀的作家、設計師聚集在一起,這裡就像是有著共同品味的朋友一同交流的空間

這樣的思路好像也不失為一種延續雜誌理念及思想的方式。

《Interview》

第一次知道《Interview》並不是看雜誌,而是在美劇《凱利日記》裡,看著「欲望都市女主」Carrie Bradshaw 對 《Interview》 的憧憬,不禁讓我對這個雜誌充滿好奇心。

《Interview》是安迪·沃霍爾在 1969 年創辦的,這本從雜誌輝煌的時候,可以說是比當時的傳統時尚雜誌更先鋒,比《時代》周刊還要更影響中產階級。

代表著曼哈頓的流行文化,也是各界藝術家、音樂人、電影人、作家等等時代先鋒簇擁的一面旗幟。從某種角度上說,它在出版界的影響並不亞於 Andy Warhol 之於藝術界。

70年代時尚偶像Bianca Jagger 1973年1月刊

《Interview》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獨立先鋒的風格,也跟Andy Warhol有著直接的關係。雜誌的編輯部規模很小,而且敢於跳脫傳統的內容呈現方式,有態度敢創新。所以也能在短短幾十年中創造出無數經典。

寡姐真的太美了

不過當《Interview》宣布停刊的4個月後,它又帶著當年雜誌創刊號的封面人物阿涅斯·瓦爾達(Agnès Varda)回歸了。

-

也許,雜誌停刊只是暫時的。記得電影《藍莓之夜》裡有很經典的一句臺詞:分開不代表說再見,或許是更好的去面對未來。

在未來,噪音和煙花一直會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此起彼伏,但是你們的熱情與支持一直都在激勵著我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和高度!

璞緹客感謝有你的陪伴...

/ 今日互動 /

你最愛看或最懷念的雜誌是什麼?

歡迎大家留言跟我們分享!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簡訊|著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同名雜誌停刊……
    9、著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同名雜誌停刊,將關停墨爾本和倫敦辦事處受疫情導致銷售額下滑嚴重,著名旅遊指南出版商 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將關停其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以及英國倫敦辦事處的「絕大部分」運營事務,停止出版《Lonely Planet》旅遊雜誌。
  • 童年代表作《漫畫世界》停刊,細數那些被網際網路浪潮淹沒的動漫雜誌
    仔細重複盯了10秒後才默默嘆息,《漫畫世界》是真的停刊了。官方微博發布離別消息記得小學、中學的時候,這種大開本的全彩漫畫經常在全班同學之間傳閱。一本雜誌也不貴,基本是一頓早餐的價格,因此省一頓飯去買或者讓老爹幫忙買很容易,不知不覺家裡就堆積了一整個書架。《漫畫世界》的許多經典作品也追了好久,比如烏龍院、血族、爆笑校園、兔子幫等等。
  • 受疫情影響銷量下降,「孤獨星球」暫停發行雜誌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著名旅行指南發行商「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近日宣布,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公司決定關閉墨爾本和倫敦辦公室的大部分業務,並停止發行其同名雜誌。該公司表示,減少出版業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 致敬那些停刊的動漫雜誌,當年那份互相傳閱的感動再也找不回了!
    但是,在當初網絡還沒有如此發達便捷的時候,無數的漫迷們都是通過訂閱一本本動漫周刊,月刊雜誌來觀看自己喜歡的動漫作品,了解到最新的動漫信息,甚至是那些有趣的動漫相關花絮。動漫雜誌這個作為一代漫迷美好回憶的載體,在這個時代,已經逐漸沒落下去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細數其中幾家知名度較高,目前已經停刊的動漫雜誌,看看其中是否有你當初苦苦等待的雜誌呢!1.
  • 《孤獨星球》同名雜誌停刊,將關停墨爾本和倫敦辦事處
    受疫情導致銷售額下滑嚴重,著名旅遊指南出版商 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將關停其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以及英國倫敦辦事處的「絕大部分」運營事務,停止出版《Lonely Planet》旅遊雜誌。他回憶,在他任職期間,Lonely Planet 曾經歷了兩次旅遊業災難——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和2004年的印尼大海嘯。雖然遭受了巨大損失,但是當旅遊業復甦後,Lonely Planet的銷售額又恢復了增長。Lonely Planet 最初由 Tony Wheeler和妻子 Maureen Wheeler 創立於1973年。
  • 專訪丨著名旅遊指南《孤獨星球》將停刊 創始人:太突然,不理解
    據澳大利亞《雪梨晨報》報導,因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全球出版巨頭「孤獨星球」將「完全關停」其位於倫敦和墨爾本的辦公室;除旅行指南和常用語手冊保留外,《孤獨星球》雜誌、兒童書和全球咖啡之旅等將停止出版。此外,公司還將裁減員工,僅原墨爾本總部辦公室就有80人將失去工作,而位於美國、印度和愛爾蘭的3個辦公室也會受到「影響」。
  • 如何評價《孤獨星球》中文版雜誌?
    《孤獨星球》作者託尼·惠勒和莫林·惠勒佳耦感到:「觀賞是一種人類的本性,也是地球生物的本性。」旅途中,人類的保留聰明酣暢淋漓的揭穿。旅途中,有新奇的感到傳染,有另類的創作發明,有生活的陳跡,有人生的感悟。
  • 這些報紙雜誌都停刊了
    它曾是江浙滬地區諸多學生、青年最喜歡的雜誌之一。 你不知道誰和你是同路人,不知道誰和你一樣孤獨、卓爾不群。」    有網友得知停刊的消息後寫道:「聽聞《上海壹周》停刊,是在幾個月前,突然一陣難過,像失去了一位熟識的舊友,儘管此時的我已經不再看這份報紙很久了。」
  • 《萬象》雜誌被疑停刊 欠讀者一個交代
    「我們不會停刊,之後可能會採取幾期集中一起推出的辦法。」 4個月不曾出刊 已退還訂戶2013年3月至年底的訂費中國目前最富影響力的人文雜誌之一《萬象》,已經4個月不曾出刊。這一事件在讀者之中引起強烈反應,他們懷疑《萬象》已經「無徵兆停刊」。
  • 2019紙媒又停刊一大波!追憶那些年我看過的青春雜誌……
    如果沒有你,可能沒有我文/貓咪不差錢2008年之後,紙媒斷崖式下滑,一些陪伴我們十幾年的雜誌紛紛停刊,能堅持到現在的也多向新媒體轉型。2019年,北京的多家報紙期刊再度傳出停刊的聲音……好吧,在此好好回憶一下曾經看過的青春雜誌們。我的故事你的歌若要回憶一本「小時候肯定讀過」的雜誌,可能除了《故事會》就是《當代歌壇》了。10元一本的雜誌被全班同學視為珍寶,每個人都要借來仔細饕餮一番。
  • 《孤獨星球》雜誌來我省開展採編工作
    >begin--> 11月9日至20日,《孤獨星球》雜誌來我省開展《孤獨星球》(大運河江蘇段)英文別冊採編工作,採編組在我省大運河沿線城市文旅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圓滿完成英文別冊的前期採編工作。
  • 世界最著名旅遊雜誌《孤獨星球》11月刊推介洛陽
    (雜誌截圖)  「若是想要了解中華歷史文明,要來洛陽,只有這樣才算真正來過稱之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在11月的《孤獨星球》《easy trips》欄目中,《千年帝都的神隱與傳奇》裡這樣介紹洛陽。這本全球最著名的旅遊雜誌為何與洛陽結緣?雜誌中又是如何展現這座千年帝都的傳奇呢?
  • 背包客最愛的旅遊雜誌《孤獨星球》,竟源自一對夫婦的自駕遊
    在澳洲一對夫婦為了讓人們勇敢的尋找自己的星球,創立了這麼一本雜誌《孤獨星球》。 《孤獨星球》這個名字來自馬修·摩爾的歌曲《太空船長》,歌詞本來是「曾經我旅行,穿越天空,這顆可愛的星球,」但託尼·惠勒可愛的星球唱成了孤獨的星球,他喜歡這個名字並用它命名了自己的公司
  • 細數《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的那些角色關係
    細數《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的那些角色關係《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Star Wars: The Clone Wars)是美國盧卡斯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3D長篇動畫劇集,於2008年10月3日首播阿納金身為複製人戰爭中的英雄阿納金(Anakin)·天行者具有成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絕地武士的潛力
  • 安迪沃霍爾的雜誌停刊?小眾又好看的雜誌還有這些!
    上個月末,由20世紀波普藝術領軍人物安迪·沃霍爾創辦的,曾被奉為都市時尚聖經的《Interview》雜誌全線停刊。事實上這次事件是可以預見的。《Interview》近年來一直處在虧損境地並且越發嚴重,亦沒有復甦跡象。前任編輯Fabien Baron就起訴過雜誌拖欠其60萬美金的工資,可見內部確實經營不善。
  • 首本遊戲雜誌<電子遊戲軟體>停刊 多次出售未果
    今天中午,中國大陸第一本正式遊戲刊物《電子遊戲軟體》的官方微博突然發布一條消息,稱這本雜誌將停刊,並且是突然得知的消息,事先並無任何預告,所以最新一期雜誌中並沒有關於停刊的任何消息。此後不久,官方微博刪除了這條消息。
  • 家用電腦與遊戲 停刊 國內最早的遊戲雜誌的盛衰
    有著資深的編輯團隊,龐大的專業作者群,雜誌全國發行,單期發行量為18.5萬冊。   可是就是這樣一本歷史非常悠久的遊戲雜誌就在10月8日消息 國慶節後上班第一天,《家用電腦與遊戲》在微博發布了《家用電腦與遊戲》2013年11-12月合刊的消息,停刊告別:
  • 《孤獨星球》2021年旅行榜單
    《孤獨星球》每年都發布一份旅行榜單,列出世界上最不容錯過的旅行目的地。該雜誌新近發布的2021年清單將社會責任、可持續性發展承諾以及多樣性放在重要位置上。
  • 科學網—美國《科學家》雜誌由於經濟原因停刊
    《科學家》最後一期封面 據《科學》和《自然》網站消息,美國《科學家》雜誌由於經濟原因,從2011年11月起停刊。 《科學家》雜誌10月份出版特刊,以紀念她25周歲生日,但是壞消息隨之而來。《科學家》雜誌CEO Vitek Tracz在一封給ScienceInsider的電子郵件中談到停刊原因時表示「唯一的原因就是經濟困境」。主編Mary Beth Aberlin說,廣告費是《科學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去年以來其廣告市場非常困難。
  • 旅遊業不景氣 日本最早旅遊雜誌《旅》將停刊
    受旅遊業不景氣影響,日本最早的旅遊雜誌《旅》將在2012年1月發行第1002號後停刊。《旅》由日本旅遊文化協會創刊於1924年4月,是日本最早的旅遊雜誌,每冊定價日幣40錢(相當於人民幣3角錢),創刊號的卷首刊有已故著名作家田山花袋的「旅途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