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將對少數民族特色建築物實施原址保護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給7省市169處全國重點文物帶來創傷。 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6月9日電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日籤署第526號國務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條例》要求,地震災區的省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民族事務、建設、環保、地震、文物等部門和專家,根據地震災害調查評估結果,制定清理保護方案,明確地震遺址、遺蹟和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具有歷史價值與少數民族特色的建築物、構築物等保護對象及其區域範圍,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

  《條例》指出,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文物等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對地震廢墟進行現場調查,對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學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地震遺址、遺蹟劃定範圍,建立地震遺址博物館。

  《條例》規定,對文物保護單位應當實施原址保護。對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具有歷史價值與少數民族特色的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歷史建築,應當採取加固等保護措施;對無法保留但將來可能恢復重建的,應當收集整理影像資料。對館藏文物、民間收藏文物等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載體,應當及時搶救、整理、登記,並將清理出的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載體,運送到安全地點妥善保管。

  溫家寶籤國務院令 公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附全文)

相關焦點

  • 國務院關於印發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事關災區緊迫的民生問題和長遠發展,事關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事關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重要意義和特殊性,樹立全局意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做好恢復重建各項工作。
  • 國務院關於印發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面對受災面積廣大、受災人口眾多、自然條件複雜、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的困難局面,災後恢復重建任務異常繁重,工作充滿挑戰。災後恢復重建關係到災區群眾的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科學重建。充分依靠災區廣大幹部群眾,弘揚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
  • 「四大行動」支持九寨溝災後重建
    本報訊(記者 林凌)近日,記者從省人才辦獲悉,著眼於「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人才急需和長遠發展,我省將統籌實施緊缺專業人才援助、專家智力諮詢服務、博士服務團支持、旅遊人才引進培養「四大行動」,以人才推動災後重建、脫貧攻堅和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 災後重建政策「落地開花」
    從北京到四川——  本報記者 周前進  加快災區城鄉居民住房恢復重建,保證受災群眾在今年底前住進新房。加快地震災區學校恢復建設,確保今年底95%以上的學生都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學習。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漢旺大鐘還停在2∶28,但災後重建一刻也沒停。
  • 國務院關於印發魯甸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做好魯甸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關係災區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民族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關係長江上遊生態環境有效修復和保護,對不斷提高災區人民生活水平,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災後建築物重建應注意什麼
    四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先後派出60多名專家趕赴災區開展震後建築應急評估工作,對未倒塌房屋進行評估,同時派出專家赴甘肅、陝西進行震害調查。我院派出的專家組在四川負責檢測評估的建築主要分布在都江堰、綿陽、德陽等城鎮地區,連日來累計檢測評估建築約800萬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築與住宅小區各佔約50%。
  • 《茂縣疊溪「6·24」特大山體滑坡災後恢復重建實施規劃》出臺
    25個,估算總投資4.12億元  ●2017年解決受災群眾過渡安置,2018年配套設施基本建成,2019年產業恢復發展,2020年重建任務全面完成  ●對因災重建農戶給予扶貧小額信用貸款支持,並享受一系列金融補貼支持政策  11月8日,阿壩州召開茂縣疊溪「6·24」特大山體滑坡災後恢復重建實施規劃新聞發布會。
  •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具有哪些特點?
    2009年,財政部會同國家民委以促進貧困民族地區經濟開發與民族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為目的開展了「保護與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試點工作,主要圍繞「特色產業培育、特色民居保護、特色文化發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這四個方面推進「少數民族特色試點村」的產業與文化融合發展。
  • 松潘縣全面完成「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自全面啟動「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以來,我縣嚴格按照州委、州政府關於災後恢復重建各項要求,以「儘快恢復既有功能,適度兼顧發展提升」為遵循,科學重建、綠色重建、人文重建
  • 九寨溝災後重建的「三個特殊實踐」
    災後重建啟動兩周年,以九寨溝縣作為實施主體的111個項目,累計完工101個,累計完成投資27.27億元,重建規劃內項目累計完工率和實際投資完成率均超過90%,基本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9月27日以來,九寨溝景區恢復對外開放,甲勿池、甘海子、神仙池等景區同步對外開放,全縣累計接待遊客25萬餘人次,旅遊支柱產業逐步復甦。
  • ...災後重建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奮力開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
    孫偉在隴南調研時強調加快推進災後重建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奮力開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每日甘肅網隴南12月17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李毓剛)省委副書記孫偉12月14日至17日在隴南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乘勢而上、接續奮鬥,加快推進災後重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奮力開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徵程。
  • 四川36條政策支持「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將世界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修復保護管理、景區道路建設、旅遊服務設施建設等重建項目債券作為我省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專項債券發行試點。  建立大九寨文化旅遊產業振興基金。具體來說,通過政府出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重點支持旅遊基礎設施改造升級、自然遺產(風景名勝區)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化創意創新、旅遊新業態開發、旅遊產業鏈延伸增值等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 九寨溝災後重建項目開工率100%
    1月15日,記者從九寨溝縣重建辦獲悉,九寨溝災後重建項目開工率達100%,這標誌著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全面進入新階段。其中,以九寨溝管理局為實施主體的29個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全部開工;以九寨溝縣為實施主體的114個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全部開工。
  •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定:全面部署和啟動"8·8"九寨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全面部署和啟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部署,充分運用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成功經驗,堅持和發展「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災後恢復重建新路,注重恢復重建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與旅遊產業提檔升級相結合、與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結合、與民族文化傳承相結合、與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相結合,突出生態環境修復保護
  • 四川茂縣:汶川地震災後羌族文化保護恢復進行中
    新華社成都4月20日電(記者趙超、崔清新)羌風,羌韻,羌情……群山環抱的茂縣是羌族聚居地,這裡近90%的人口是羌族,是一個民族特色濃鬱的地方。    走進茂縣縣城,記者發現這裡的地震印記並不明顯,但實際上,地震發生後茂縣幾乎所有建築物都遭到損壞,其中的大部分成為危房。
  • 【災後重建】四川日報頭條聚焦九寨災後重建:震後浴火重生 九寨綠色崛起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作出的重要指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我省高質量推進九寨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和發展提升,努力把九寨溝建成推進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小康的典範,讓災區群眾早日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岷縣漳縣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甘政發〔2013〕92號定西市、隴南市、甘南州、天水市、臨夏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現將《岷縣漳縣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為編制好岷縣漳縣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科學組織實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國務院成立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林業局、扶貧辦等部門參加的規劃指導組,對規劃編制和實施提供幫助指導。省政府成立岷縣漳縣6.6級地震災後重建協調指導小組,負責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和實施的組織協調工作。
  • 九寨溝災後重建基本完工
    111個重建項目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中成)截至11月8日,以九寨溝縣為實施主體的111個重建項目全部完工,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基本完成重建任務。
  • ...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阿壩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10月26日,州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8·8」九寨溝地震和汶川「8·20」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暨2020年暴雨洪災災後重建會議
  • 一省幫一重災縣 災後重建八年規劃啟動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在災後重建工作中,將堅持「一省幫一重災縣」的方式,儘快確定各省對口支援地區,儘快啟動災後重建規劃工作。當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唐凱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也表示,按照國務院部署,災後重建規劃用8年時間:前三年完成災民住房、基礎設施等重建,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將災區建設恢復到震前水平;後5年時間是逐步完善和提高災區建設和居民生活水平。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災後重建工作中負責城鎮體系規劃、農村建設規劃、城鄉住房建設規劃三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