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美術館今恢復開放,用圖像慰藉心靈尋找記憶

2020-12-14 澎湃新聞

6月21日起,關閉150天的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並開放兩場展覽。然而,展覽中一幅紙上水彩《黃鶴樓雄姿》的創作者,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壽祥卻在2月因感染新冠肺炎辭世,他的水彩藝術被永遠留在了畫紙上。一周前,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美術館

也恢復開放了部分展廳。湖北美術館有「中國姿態·第五屆中國雕塑展」「百年縱橫——20世紀湖北美術文獻展」「周虹:解析與跳轉」等3個展覽在舉辦。

武漢美術館新任館長陳勇勁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今後會繼續展開公共教育乃至藝術療愈,「好的藝術圖像有很強的帶入感,藉此讓觀眾找到心靈的慰藉,獲得平靜或者回憶,這也是藝術品的社會功能。」

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表示,湖北美術館的這些展覽是去年12月份剛剛開展,隨後遭遇疫情便關閉了,快5個月過去了,這些展仍然保留。

150天後,因新冠肺炎疫情閉館的武漢美術館於6月21日上午重新開放,「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同心戰疫:美術·書法·攝影主題作品展」同時與觀眾見面。

武漢美術館

「武漢·印象」系列展誕生於2009年,至今已舉辦七屆,一城秀水半城山的楚風漢韻與黃鶴之鄉的今昔早已被藝術家繪寫在畫布上。今年,隨著武漢在疫情後「重啟」,展覽也從線上回到了展廳,共有70多幅作品參展。

然而,這次展覽中一幅紙上水彩《黃鶴樓雄姿》(2009)的繪者,

知名水彩畫家、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壽祥卻因為感染新冠肺炎於2月13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逝世

,得年62周歲,黃鶴樓前的都市晚風永遠停留在了畫紙上。

劉壽祥《黃鶴樓雄姿》紙上水彩

2009年

今年5月25日,陳勇勁被正式任命為武漢美術館新任館長。陳勇勁是一位水彩畫家,也曾是劉壽祥的學生。6月20日,他在接受「澎湃新聞·藝術評論」記者電話採訪時說:「劉老師對我一生的影響非常大,他的離世對我的打擊深重。從他入院、轉院到離開,時間不長,但那段時間的焦慮、恐懼和無助,是武漢之外的人很難體會的。」陳勇勁一直稱劉壽祥老師為「劉師父」,師父病逝,讓「幾十年的過往都成了故事,才覺得每一個片段都是如此珍貴。」

陳勇勁告訴澎湃新聞記者,1月22日閉館後,美術館部分工作人員保持值班,另一部分人員自2月中旬起,分兩批先後下沉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工作近兩個月。6月1日,美術館剛剛全面恢復工作。原計劃在2020年舉辦30餘場展覽,但因疫情做了重新規劃。

樊楓 《新址——武漢美術館》紙本水墨 2010年

王誠浩 《四季珞珈 · 理學院》紙本水彩 2013年

王心耀 《老巷深處NO.3》布面油畫 2009年

另一場線下展覽「同心戰疫:美術·書法·攝影主題作品展」,包含150多件戰疫主題作品。「疫情期間,得益於每天可以在家畫畫,後來又接到通知參與社區服務工作,有些情緒被稀釋了,也轉移了焦慮狀態,人會好受一點,」陳勇勁說,「許多在武漢的藝術家當時所處空間和狀態雖然不同,但各有對待專業的方式,通過戰疫展覽能看到,絕大部分藝術家沒有停止創作,有些作品反映抗疫,有些則延續著一貫創作路徑。」

社區工作人員組織志願者為居民義務理髮。

陳明 攝影

《白衣執甲英雄淚》周國強 攝影

2020年是武漢美術館新館開館第12年,後疫情時代,武漢美術館又將如何定位自身、服務城市?陳勇勁表示,由於疫情發展無法準確判斷,全球各地美術館都在努力適應新的節奏,武漢美術館短期內將加強線上展覽搭建、取消線下展覽開幕式;長期計劃除了線上展覽傳播,還有加強館際交流和學術研究、突出辦館特點、充實藏品以及堅持公共教育。未來,還會立足武漢這座城市,通過相關的藝術作品和活動進行「藝術療愈」,「好的藝術圖像有很強的帶入感,藉此讓觀眾找到心靈的慰藉,獲得平靜或者回憶,這也是藝術品的社會功能。」陳勇勁說。

一周前,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美術館也在6月14日恢復開館,採取預約參觀。因疫情防控需要,現階段湖北省博物館只開放綜合館曾侯乙、梁莊王、瓷器、盤龍城4個展廳,其他展廳及編鐘演奏廳、咖啡屋及文創賣場暫不開放。當前,「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正在湖北省博舉行,展出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版畫。

湖北美術館現場 長江網圖

湖北美術館方面表示,該館對公眾開放,疫情防控也不放鬆,館裡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對進館參觀者施行預約限流,每天上午、下午分別限定300人入館。對美術館所有辦公室、會議室、走道、電梯、衛生間等公共區域進行定期消毒。進入場館人員必須測溫,體溫異常人員一律不得入館。非經批准,不接待大型活動或組織聚集性活動,充分使用網絡工具交流。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之《駿州江尻》

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展至7月26日同心戰疫:美術·書法·攝影主題作品展,展至7月19日

地點:武漢美術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武漢美術館150天後重新開放 第一個展覽《武漢·印象》撫慰觀眾心靈
    《武漢·印象》作品喚回我們的武漢記憶掃碼看視頻□楚天都市報記者 徐穎 通訊員 李霞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 直播:楚天都市報記者 向瑩 楊凝寒6月21日上午9:00,綿綿細雨中,武漢美術館恢復開放,迎來疫情後的第一波觀眾。
  • 武漢美術館恢復開館首日,兩場特殊展覽,給觀眾帶來慰藉與鼓舞
    6月21日,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武漢美術館在閉館5個月後正式恢復開放,對於這場久別重逢,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與觀眾心中都有按奈不住的激動。在疫情期間,武漢美術館雖然沒有面向公眾開放,但是內部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新任館長陳勇勁也迎難而上,帶領美術館的工作團隊積極籌備開館事宜。
  • 在武漢的省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今起全開放
    今天(6月14日)湖北省博物館、省圖書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湖北美術館、省群藝館等五家省級公共文化場館將恢復開放!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湖北省文旅廳推動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安全有序恢復開放。
  • 武漢美術館年度壓軸大展來襲 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直至改革開放,伴隨著思想解放而來的,是中西方視覺藝術資源的極大豐富和藝術觀念、形式的更新與多元。在此背景下,尋找具有個人特質的「我法」成為水墨畫家的迫切願望。這次展覽,正是對「我法」的一次面對當下、重拾初心的思考,選取了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參展。作為當代中國人物畫壇頗具影響力的畫家,他們普遍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歷了國家重大歷史變化時期。
  • 武漢美術館2020年度壓軸大展來襲,六位藝術家奉上中國水墨人物畫巨片
    直至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後,伴隨著思想解放而來的,是中西方視覺藝術資源的極大豐富和藝術觀念、形式的更新與多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找具有個人特質的「我法」成為水墨畫家的迫切願望。 這次展覽,正是對「我法」的一次面對當下、重拾初心的思考,選取了田黎明、邢慶仁、張江舟、張望、周京新、武藝六位藝術家參展。
  • 武漢美術館周末恢復開館,當天將展出這些作品
    位於漢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口的武漢又一文化地標——武漢美術館,本周末恢復開館。18日下午,武漢美術館發布公告,宣布本周日(21日)上午9時正式開館,採取實名預約限流方式,分時段開放市民入館參觀,開館首日同步推出「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
  • 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從市文旅局獲悉: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上海魯迅紀念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雲紀念館等17家市級博物館,以及中華藝術宮、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程十髮美術館、上海油雕院美術館等12家美術館等將在3月13日恢復開放。
  • 「@武漢2020」四場展覽今日在合美術館共同開幕
    2020年10月16日下午16:30,「楔子:傅中望」、「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和「隱真:郭子」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藝術界嘉賓、批評家、媒體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了本次展覽開幕。本次開幕式由合美術館副館長姚華主持。
  • 倫敦國家美術館今重開放,館長:我們將主要和本地觀眾打交道
    而試圖管理一個實際上未開放的美術館對我而言是陌生的,過去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確保美術館的一切正常進行;但當不再開放時,我則看看財務狀況,並規劃未來的活動和展覽計劃。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隔離後,再回到美術館,我一度感到焦慮。這是伴隨著我成長的地方,在情感上與我緊密相連,離開就像是一种放逐。
  • 武漢:電影院恢復開放
    7月20日,市民在武漢一家電影內觀影。  7月20日,在武漢一家影院,觀眾檢票入場觀影。  7月20日,觀眾通過體溫登記後進入武漢一家影院。  7月20日,觀眾在武漢一家影院內觀影。當日,在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武漢市部分電影院恢復開放。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 她用畫筆寫下心靈的詩行,「我自己之歌——李蕾作品展」在合美術館...
    楚天都市報3月23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艾小錚)3月23日,「我自己之歌——李蕾作品展」在合美術館三樓五號廳開展,此次展覽由合美術館執行館長魯虹先生擔任策展人,展出藝術家李蕾近年來共計四十餘件作品,包括油畫、水彩、素描及裝置影像。
  • 央美美術館恢復開放,兩大展覽同步開啟
    時隔近九個月,10月17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恢復正常開放,「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年度提名·2020:炁象·埴象——馬路&呂品昌的藝術」雙個展以及「鑲嵌中國——馬賽克藝術邀請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於當天同步開幕。
  •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恢復開放!去看這個展覽感受「中國力量」
    這些戰「疫」英雄的真實故事,生動的現場圖像,為川美師生提供了創作的生動素材和靈感源泉。圖源 | 圖蟲創意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於2020年5月7日起有序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限流參觀。圖源 | 圖蟲創意1.開放時間疫情防控期間,美術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
  • 久違150天,武漢美術館我們來了,請看明日直播
    經過5個月的堅守,6月21日9:00起,武漢美術館恢復預約開放。恢復開館之際,「武漢·印象——武漢美術館館藏作品展」將向大眾開放,70多件名家藝術作品,講述武漢的故事。6月21日9:00,楚天都市報將在新浪微博等平臺,現場直播開館,敬請收看。
  • 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圖書館3月19日恢復開放
    南京市博物館、渡江勝利紀念館、六朝博物館等南京市博物總館所屬7館上周日已恢復對外開放。現代快報記者獲悉,江蘇省美術館、南京圖書館等又一批文化場館也將於3月19日正式開館。這批文化場館在恢復開放後,將採取線上預約、入館前體溫檢測、限制參觀人流等防控舉措。
  • 招聘|北京時代美術館、今日美術館、數虎圖像、上上國際美術館、龍...
    招聘總覽招聘單位:北京時代美術館、今日美術館、數虎圖像、上上國際美術館、龍美術館招聘地區:在特定的時代境遇下,我們責無旁貸地選擇了公益行動,在館裡的硬體條件還沒有全部完善的條件下,26位藝術家與美術館的全體工作人員投入了最大的熱誠和努力。對於北京時代美術館來說,這種選擇是種責任,更是成長中的驕傲,將始終銘記在時代美術館的歷史當中。
  • 天津美術館恢復開放 精彩大展等你來
    春意濃生之際,在與觀眾分別兩月之後,天津美術館終於在3月26日恢復開館了。參觀當日,觀眾憑預約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預約二維碼入館,逾期參觀須重新預約。為防止人員聚集,實行觀眾總量控制、分時分流入館,每日限2000人。
  • 吉祥漢語,心靈的慰藉
    西方人用入世的宗教來表達,我們沒有入世的宗教,怎麼辦?  這時漢語出場了,承擔起了肩負希望、慰藉心靈的救世的使命,它是我們民族的「耶穌」。正是漢語以諧音為機制構築了一個中國民間的吉祥符號體系,正是這個吉祥符號體系承載了中國人的希望的世界。  漢語音調鏗鏘,字形方正,如圖似畫,博大精深,關鍵是漢語單音節詞特別多,一字一音可表示一個詞和一個概念。
  • 美麗的野芷湖畔 私藏著武漢最清新脫俗美術館
    「巴黎有蒙巴特,紐約有蘇荷,北京有798,武漢有創意天地。」「文化和凡俗並不對立,所以我想在這個凡俗之地打造這個開放的堡壘,讓市民隨時走進。」---合美術館設計師 李全武美麗的野芷湖畔,有一片以白色為主的建築群---洪山創意天地產業園。這裡是創新人的樂土,也是武漢非常難得的一處有味道的藝術園區。
  •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5月7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5月7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2020-05-07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