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電商興起,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每次想到購物,就會優先打開手機在各大電商平臺下單。
受此影響,很多實體店陷入經營困局,陸陸續續迎來「關店潮」,比如華潤萬家、新華都這些老牌超市巨頭,也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而這家超市巨頭,在時代的浪潮下,扛不住就此「倒下」了,它就是「人人樂」。
三年前,人人樂創始人何金明自信滿滿地說了這句話:「人人樂不管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被賣掉」。如今,事與願違,人人樂最終還是因為虧損太多被「賣身」了。
1995年,國外超市巨頭家樂福和沃爾瑪相繼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任職深圳金屬交易所公司總經理的何金明發現一個問題,為何國內沒有做大型連鎖超市的呢?
經過市場調查後,何金明從中嗅到了商機,他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於是決定辭去高薪工作,自己出來創業。
憑藉之前工作積累的人脈和信譽,何金明很快貸到了100萬元,在深圳開了第一家人人樂超市。
開業之初,人人樂的生意非常火爆,單日流水高達6萬元。但是,自從沃爾瑪和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不斷擴張開新店後,人人樂的生意受到了影響,銷售額明顯沒有之前好了。
為了找出人人樂跟這兩大超市的差距在哪,何金明仔細研究了一下沃爾碼和家樂福的經營模式,以及它們日常營銷活動。
之後,何金明將這些精華的東西運用到人人樂經營當中,還打起了「價格戰」,成功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間接地把周圍的家樂福和沃爾瑪門店「擠走」了。
之後,人人樂相繼在西安、廣州等城市開了新的門店,隨著各大門店步入正軌,又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每年的銷售額基本上保持30%左右的增幅。
面對人人樂如此快速地成長,沃爾瑪總監曾由衷地感慨:「在中國市場,能夠敢於跟沃爾瑪競爭,並且依舊做得很好的,恐怕只有人人樂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人人樂成功躋進中國企業500強,在發展最巔峰時期,年收入超過100億,並且成為A股市場「民營超市第一股」。
與之伴隨的是,何金明身家達到87億元,並因此成為了2010年的江西首富。
此後幾年,人人樂仍然在全國大範圍地擴張。不曾料到,隨著網際網路電商興起,實體門店受到的影響不容小覷。
從2012年起,人人樂就開始出現虧損,之後幾年,連續虧損,一年比一年嚴重。在短短的5年時間,人人樂總虧損超過17億元,並因此引發退市危機。
為了挽救局面,人人樂也曾嘗試過很多辦法,比如關閉那些虧損的門店,或者轉型線上和高端超市,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最後淪落到「賣身」的地步,確實令人唏噓。
因此,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企業如何長期穩定發展下去,是值得每個企業去思考的事情。
本文由新知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