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內容為 25AM 1.0 文章整合
福利請至文末
「贈送 USD 350 萬豪旅享家儲值禮品卡 Marriott eGiftCard 一張」
可用於萬豪國際在世界各地旗下的酒店預訂及任意消費
2020 年,馬上要結束了。對於這一年,毫無留戀。
去年在紐約 Books Kinokuniya 翻到某日本雜誌的「東京設計酒店盤點」特集。打開目錄,發現絕大多數都住過。
而疫情後,國際旅行總會恢復。2021 年的首要懸念,就是東京奧運是否繼續舉辦。再加上最近看了新版「東京愛情故事」,於是想起來匯總一下。
雜誌目錄中,有個別房型已經賣到和 Aman Tokyo 不相上下的 TRUNK (HOTEL),也有性價比很高的 ONE@Tokyo。
Aman Tokyo 明年我會單獨再寫它。
當然也有我極力不推薦的一些酒店,例如 hotel koe tokyo,如果你住過這家,也不妨評論區告訴我感受。
近年來,中國飛日本的航線太方便「尤其京滬,幾乎實現了對接日本的村村通」,一個人常去的話,自己也會住一住小型設計酒店。這篇文章就來介紹一下我的各間入住體驗:
_ TRUNK (HOTEL)
東京入住次首選
_ Park Hyatt Tokyo
東京入住首選
_ CLASKA
日本獨立設計酒店的先驅
_ Hotel 1899 Tokyo
主打「茶」文化的靜謐落腳處
_ ONE@Tokyo
和晴空塔一步之遙
_ The Prince Gallery Tokyo Kioicho,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萬豪國際在東京的尊嚴
_ Andaz Tokyo Toranomon Hills
凱悅安達仕品牌在亞洲的尊嚴
當然,東京是所有酒店集團的熱戰場域,跨界有之,原創有之,它們只是片甲,並不代表全部。而發現和探索新酒店,本身也是前往東京的理由之一。
✌️ 自己做的 Spotify 歌單,掃碼入,不定期更新。
_ TRUNK (HOTEL)
很多朋友想要我寫一寫這家被許多媒體推薦、甚至口碑超越 Ace Hotel 的東京 TRUNK (HOTEL) 設計酒店。
這家酒店由 Monut Fuji 建築事務所擔綱設計,建於澀谷,卻遠離鬧街,在一條步行約 100 米的小山坡上。大量使用了回收的材料,例如木材、石磚。
其實知道它是在去年初,剛好看到一篇介紹它背後團隊的文章,我記得當時看完文章還立馬去 Hotels.com 搜索了一下房價,當時也就 CNY 1,000 出頭的基礎房型,於是決定有機會一定要住住。「而我這次住,基礎房型已經漲到了接近 CNY 3,000,房價如火箭般飆升 🚀」
TRUNK (HOTEL) 從創立之初,就主打三個概念:社交化,本地生活方式,以及環保。
先談到社交化。你會在 TRUNK 官網看到密密麻麻的各類活動日程「他們叫 TRUNK (LOUNGE)」,甚至放在住宿預訂之前,可見其重要性。重點是許多活動的內容和趣味,可能很難被許多有條條框框限制的高星級酒店接納,而藏身於此,就變成另外一番新世代的潮流。這一點,剛於日本京都啟幕、理念相近的 Ace Hotel 也恰恰是這麼做的,Ace Hotel 幾乎每天都會給我電郵發新活動海報,每一張海報都可見其運營之深度。讓我們看一下兩個酒店品牌的活動對比:
一 / 我近期收到的 The Theatre at Ace Hotel 海報
二 / TRUNK (LOUNGE) 五月密集的活動日程
TRUNK (HOTEL) 自己是這麼形容這個活動空間的:TRUNKER』S THIRD PLACE,可謂非常貼切。
然而,東京值得住的酒店太多了,後來我確實也忘了這家。直到它後來真的打出名號,甚至不誇張地說,開始被一撥潮流人士追捧,我才感覺到,它背後的運營團隊挺能打。
於是,這回趁著剛好要去東京,打算預訂 TRUNK,卻遭遇滑鐵盧。我想要的時間全部訂滿,無論最基礎的房型還是最貴的 TERRACE SUITE,然後看了一下這家酒店的房間數量,便也理解了「僅有 15 間客房」。只好將行程中拆出兩天住在這裡,才訂到唯一的最最基礎房型 STANDARD,於是抵達前已經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因為才 20㎡ 而已」。
到達酒店是清晨,而且是拖著六個小時航班後的困意。但當計程車停在門口,還是被綠油油的層次植被喚醒了精神。
再談 TRUNK (HOTEL) 的本地生活方式。
除了房間內部有大量的本地「貼牌」產品,一樓還有間對外營業的周邊商品便利店,涵蓋了文具、食品、理容、生活方式家居等產品——甚至包括面膜。
而且這家便利店還銷售一些真實的便利店食物,例如 TRUNK 飯糰、TRUNK 爆米花、TRUNK 精釀啤酒。
便利店由 torafu 建築事務所設計,和室內設計大量運用明暗燈光和原木材質不同,這裡更像是一個純白色的獨立空間。
進入 TRUNK (HOTEL) 的 lobby 區域,提前寄存了行李,因為房間要中午才準備好,而我到得很早,所以有幾個小時無所事事。正好背著筆記本電腦,於是打算在 lobby 殺一殺時間。點了拿鐵和冰飲,才發現,一大早就來這裡把此處當成 WeWork 的大有人在。
TRUNK (HOTEL) 也有空間闢作快閃展覽區域,我剛好遇到 nero vol.10 BOYS issue pop-up 展覽。空間不大,但卻裝進了年輕人感興趣的內容。因此吸引了許多非住客前來。
TRUNK (LOUNGE) 及 TRUNK (BAR) 的清晨與深夜差別不大,永遠堆滿了敲鍵盤的自由職業孤俠和從四面八方仿佛被某種科技裝置傳送到這裡來的社交人士。
酒店職員會陪你一同進入房間,簡單介紹一下格局,以及遞上免費的 Tee 和可以長久利用的拖鞋。兩件東西都給了看上去適合我的碼數,看來細節有做到。
檯面上擺著數十種酒店自製的東西,包括備品套組、精油、牙膏、面膜、手工曲奇和其他小零食。
香薰、掛耳咖啡包,以及手感極好的馬克杯。
TRUNK (HOTEL) 的紙質宣傳物非常具有質感。包含:報導酒店熱事的專門報紙「名字也很有趣,叫 SOCIALIZING JOURNAL」、酒店內物品介紹冊、便箋、鉛筆、信封等。
熱水壺必然是 BALMUDA The Pot。
客房內有自製的精釀啤酒和果汁。
早餐在酒店一樓的概念餐廳 TRUNK (KITCHEN),不錯。住客可以在菜單中選擇的項目很多,也只有在日本,攝入碳水化合物從清晨七點開始。
最後的最後,這家酒店的雷區主要有兩點,如果你非常介意,請避開選擇這裡:
一,網速奇慢無比;
二,房間不隔音。
_ Park Hyatt Tokyo
每個對東京自認了解的旅行者心中都藏有自己在這座城市的秘密基地。而只要提到 Park Hyatt Tokyo,許多人都認為一定要扯上「迷失東京」,但這篇文章不太會。
它的硬體也許不及近年新開張的一些同級酒店,但整體上有一些我仍然非常喜歡的獨特性。
最近一次入住是夏末時。當時在美國運通官網訂的,住四晚,送了一些消費額度和免掉第四晚房費。
到達的時候是清晨,把行李放在酒店就出去覓食了。回來已到下午,尾號 01 系的都是套房,樓層 47 很 ok。
很多人還是覺得東京同價位更好的酒店有不少。的確。尤其 Park Hyatt 這個品牌給我的感覺就是抗拒特別熱情的服務,而是非常善於與住客保持恰如其分的距離感,這讓許多住客會覺得「過於冷淡」。
但這種「冷淡」給我的感覺反倒很體貼,基本上你感知不到什麼具體且熱情的互動,但他們會通過一個細微的點頭動作回應你,或者真正關注到你的特殊入住需求。這種明顯有節制的熱情,減少了太多尷尬。在 Park Hyatt Tokyo 格外明顯。有時候大家情緒過於飽滿,其實雙方都很辛苦。
Park Hyatt Tokyo 的套房種類不少,從 Park Suite 到總統套有七種套房格局,這個房型的格局是主打(100 平)。其實酒店的房間數量也中規中矩,一共 177 間,當中包括 23 間套房。
Park Hyatt Tokyo 的優點之一就是床。尤其在東京這樣的城市,好睡度太重要。
另一個優點則是客廳的各種影音設備及線纜很齊全。這個細節直到今天都經常會在許多酒店碰壁,甚至度假酒店。有時候窩在酒店一整天,打個主機遊戲、看個影音平臺的劇,這些線纜、設備的連接方便程度,特別重要。
別看許多酒店是新建的,在對於數碼影音產品的支持度上,真的特別荒蕪,好感度直減。這一點 Park Hyatt Tokyo 是考慮周全的。
每家 Park Hyatt 的歡迎禮物都不同,Park Hyatt Tokyo 的這一盒小點心,賣相不錯,不過我沒吃。
被這張神奇的 CD 吸引了……這是 NIGO® 為 Park Hyatt Tokyo 的套房精心製作的音樂合集,放在房間內,住客能免費聽,喜歡的話能買一張新的帶走。於是我買了一張。
房間的窗外視野非常通透,而且乍一看挺紐約的,因為這幢神奇的美國帝國大廈和上海 K11 的結合體建築。
繞過 Park Hyatt Tokyo 的公共場域,就會到達餐廳。這是在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酒店早餐。
因為我太愛各種各樣的麵包了,而這裡的麵包種類、軟度、甜度、造型、怦怦度,全部是我心目中的滿分。
單點的菜品也全部都特別好吃。就連鬆餅,都像在軟糯和紮實的天秤中走鋼絲,味覺特別到你能蒙住眼睛在 100 種平淡無奇的鬆餅中輕鬆選中這一款。
Park Hyatt Tokyo 的健身房和泳池在視野絕佳的高樓層。
請珍惜和致敬所有捨得把全酒店最佳視野獻給健身房的酒店吧。尤其是在這個流行把 gym 塞在地下負一層的時代,仿佛在奢華的酒店裡揮汗有罪。
Park Hyatt Tokyo 是屬於值得多在酒店停留一會兒的那種酒店,它成為了體驗城市的一部分,而不只是穿堂而過。
_ CLASKA
第一家的確有點年頭了。我上次住 CLASKA 也是五年前。但作為一家開業十餘年的設計酒店,口碑一直不錯。雖然交通確實有點不便。
CLASKA 顯然已經是目黑通上最為知名的複合式建築,包含了酒店、展廳、餐堂、出租場地以及設計商店。這篇只說酒店部分,這家酒店的房間數量非常少,只有 20 間。這 20 間房總共有四種房型:Modern、Tatami、Contemporary、Story,因為它不對絕大多數 OTA 開放預訂,所以最靠譜的預訂方法就是在官網上直接下單。
Modern 房型由 Intentionallies 設計,房間號為 401-403、501-506 室
主要利用日本及亞洲其他地方的原創手工藝家具,甚至包括一些古董日用品。
Tatami 房型由岡嶌要設計,房間號為 604-606 室
是典型的現代日式房間。也是我主要入住的房型。
Contemporary 房型由岡嶌要設計(607、705)、CLASKA Gallery & Shop 「DO」團隊設計(704)
704 和 705 室於 2013 年 9 月創建,607 室於 2015 年 3 月創建,601 和 602 室於 2016 年 7 月創建。這個房型是最能體驗到 CLASKA 想要傳達的概念的房型。
Story 房型由 POSTALCO 設計師 Mike Ableson 設計(701, 702)、 岡嶌要設計(707)
這個房型是最新的「物語」系。2018 年 7 月,隨著 701 和 702 房間的誕生,新建立了這個類別。這個房型的初衷是專門邀請設計師來講述自己對於設計的理解。載體從各種材料,甚至到家具的選擇及窗外的景色,到處都有故事。
我一般入住的會是 Tatami 房型。這個房型不用指望有什麼特別的景色,但房間內的確令我非常喜歡、整體簡潔卻細節豐富。
休憩區的茶具在我入住期間使用挺多次。
一樓的餐堂也是晚上獨自暢飲,很不錯的空間。
_ Hotel 1899 Tokyo
Hotel 1899 Tokyo 則是我近期比較喜歡的一家冷門酒店,才剛開業一年多。
這是一家以日本茶道為主題的小型設計酒店,由當地的老字號飯店龍名館開設。而 Hotel 1899 名稱就來自於龍名館正式創立的 1899 年。
整家酒店充斥著對亞洲傳統茶文化的致意。無論客房還是公共空間,都宛若一間氛圍美好的茶屋,甚至連 check in 櫃檯都可以品茶。
酒店鄰近新橋區,距離 JR 山手線、銀座線的新橋站步行大約 10 分鐘,東京鐵塔也在步行可及的距離。
我住的是 SUPERIOR DOUBLE B -ENGAWA- 房型。這個房型的確不大,但勝在五臟俱全,房間內的所有產品都很舒適,包括睡衣。甚至連免費提供的純淨水也考慮到了住客沏茶的需求,因為沏茶的關鍵在於水質,房間內陳列三款不同的礦泉水, 一款作為日常飲用、一款是氣泡水、一款則專門沏茶與咖啡。不僅如此,還提供四款自產的茶包。如果你喜歡某一款,也可以到櫃檯購買對應的盒裝零售版。
Hotel 1899 Tokyo 連備品都是自產的綠茶系列,對於喜歡茶香的住客而言是加分項吧。
房間內的茶具非常齊全,燒水壺也是 BALMUDA The Pot。
_ ONE@Tokyo
ONE@Tokyo 由隈研吾設計,2017 年 7 月 28 日於東京押上墨田區開業。
整座酒店的外立面充斥著隈研吾最擅長的木條堆疊設計,把以晴空塔為標誌的都會氣息與押上典型的江戶時代元素融合在一起。墨田區位於隅田川左岸,本身就是江戶文化的發源地。
如果你住習慣了東京的主要鬧市街區,在這裡落腳一兩晚也是不錯的選擇,會有一番比較特別的感受。但如果你對交通便捷度特別敏感,就不用考慮這裡了。
基礎房型是 Studio 房型,是非常典型的日本酒店迷你房型,不太推薦。如果實在想要前往體驗,更推薦高階一級的 Loft 房型。無論哪種房型,對我而言,很大的方便之處在於提供 Chromecast 電視棒!
ONE@Tokyo 與晴空塔隔路相望,非常近。加之晴空塔內本身已經聚集了很多知名餐廳,所以吃吃喝喝逛逛很方便,比如某分店甚少的沾面在晴空塔就有一間。
酒店除了一層有一間咖啡廳,頂樓 @rooftop 還是一個以天空森林為概念的酒吧,將綠植、木材以及完整特寫的晴空塔景觀合為一體。晚上晴空塔的燈光會投射到這裡,形成非常不刻意的迷幻光景。
_ The Prince Gallery Tokyo Kioicho,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The Prince Gallery Tokyo Kioicho,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 東京紀尾井町王子畫廊豪華精選酒店,名字真的不短。也的確算得上萬豪系在東京布局的排頭兵了。
其實印象中「不一定正確」,「豪華精選」這個品牌的酒店都是老樓新造,尤其在北美和歐洲,許多百年建築都舊貌新顏,例如舊金山皇宮豪華精選,住客體驗的也是這種與歷史共眠的感覺,但到了亞洲,很多單體酒店都重新扭轉了品牌根基,比如已經摘牌的衡山路十二號,然後包裝出歷史感來。
紀尾井町王子畫廊豪華精選也坐落在新建的商業綜合體。偶爾遇到價格合適的時候,其實性價比不錯。
這家的 bar 叫 Sky Gallery Lounge Levita,因為視野很好,會讓人不自覺的對標柏悅。入夜後氛圍不錯,時常一位難求。而且因為佔據了好位置,附近上班族來買醉的也不少。
最近一次入住是去年,開業有一陣了,軟硬體都維持一定水準,iPad 智能化服務也都能快速響應。
_ Andaz Tokyo Toranomon Hills
有一年的跨年是在東京 Andaz 虎之門之丘安達仕度過的,因此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這間絕對稱得上 Andaz 品牌的標杆之作,客房種類非常多,印象中有十幾種房型,所以預訂時要做一點功課。最喜歡的灣景套房採用日式傳統風格,還有隔板能讓住客自由發揮,改變空間格局。
酒店一層有間低調的啤酒吧。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
桑拿室也放置了幾臺功能超強的按摩椅供住客免費使用。
The Tavern - Grill & Lounge 的早餐,味道不錯,餐盤的搭配格外喜歡。為季裕棠及緒方慎一郎(Shinichiro Ogata)的設計做了絕佳點綴。
現在,有請 2021 年的到來。
_ bye 2020 👋
福利環節
「贈送 USD 350 萬豪旅享家儲值禮品卡 Marriott eGiftCard 一張」
可用於萬豪國際在世界各地旗下的酒店預訂及任意消費
參與方式:評論區留言,寫下你的日本酒店入住心得,或和 25AM 的任何故事「從博客大巴到現在」
參與時間: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25:00「即 2021 年 1 月 1 日 1:00」
評論按贊數最高者,私信留下電郵。
另外我會再精選兩位讀者,贈送去年旅行時買的小禮品,還沒想好是什麼。
25AM 呈現 / 承蒙關注、在看
© 25AM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