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夜的大雨都沒有把雨水下乾淨,只能窩在旅館南丹的雨一直下著,直到九點雨果然小了很多,立馬收拾出發,穿過起伏的南丹城區,所以這次天氣完全沒給機會航拍南丹城區。
騎到拉易,雨完全停了,路面很快被風乾,從來沒有這麼喜歡乾燥的路面,更棒的是不一會就來到了更棒村,好棒的地名。
穿過隧道就看見路邊一個奇特的建築,觀察一會發現應該是一個墓地,這裝飾非常奪目,非常與眾不同。
今天以起伏路為主,一個下坡直接接一個上坡,不給你任何喘息的機會,就是這麼突然和直接,這種路型很貴州。
當地少數民族修了很多統一規劃的漂亮樓房,整整齊齊地坐落在路邊和山上,其中最標緻的叫做夢之瑤。
廣西南丹縣裡湖、八圩瑤寨與接壤的貴州荔波縣朝陽瑤鄉一帶,譽稱「中國白褲瑤之鄉」,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因男子都穿白褲,故稱「白褲瑤」。。
所以裡湖瑤族鄉是我很路上最期待的一個地方,不過這裡來的時間不對,沒有遇上趕集,要想看看當地的民族服飾只能靠偶遇。
現在的瑤族鄉規劃得既整齊又商業化,所以我沒有停留多久就離開了。
一路上上下下,翻越山坡來到打狗河,非常奇怪的名字,跨過這條河就來到貴州界了,因為最近暴雨天氣的原因,河上的老式橋梁都被淹沒了。
夢柳布依風情小鎮,專門在大小七孔景區附近打造的一個古鎮,裡面遍布客棧酒吧餐館,和沿路的很多古鎮一樣像是一個模板刻出來的。
遠處山下掩藏在樹林深處的一排建築倒是看上去有些感覺。
風情小鎮之後,一個下坡接著全是緩上緩下,四捨五入約等於平路,旁邊還有一條自行車道一直通往荔波縣,在我看來這個自行車道修的有點浪費,因為全程都沒有遇見一個騎行的當地人,自行車道旁的風景倒是可圈可點。
到達荔波時,天氣轉晴,空氣在雨後非常通透,藍天白雲又回來了。
此時打狗河也變成了樟江,除了水很渾濁以外,路上風景如畫。
荔波的城區給我印象很好,乾淨整潔,房價便宜,是一個宜居的城市。
荔波附近的旅遊資源很豐富,這裡也是去大小七孔景區的一個中轉站。
下午檢查外胎情況,心裡拔涼拔涼的,看著快要爆出來的內胎,有點惶恐。
但是在換不換外胎問題上我猶豫了一會,最後決定還是補,主要我好奇用這個辦法到底能撐多久,我承認我有賭的成份。
我使用的辦法有點調皮,就是把補胎片用膠水從內把缺口粘住,為了保險,使用了兩片補胎片加強,然後裝好打氣,外面的缺口撐開後,在用補胎片剪成大致缺口的形狀,用膠水粘上去,這樣內外都有補丁了,接下來就交給貴州的路面來檢驗了,結局難料才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