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對身體健康的質量是越來越重視,加之吃西藥副作用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於是很多人開始走向了中醫養生之路。
說起中醫那就不可避免的談到中藥,相信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有喝中藥的經歷,然而對於中藥的效果人們卻表示各有所異。除去藥材的質量問題外,其實喝中藥的效果還和個人的煎煮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很多時間我們煎煮中藥的方法都不對,倘若我們在煎煮中藥的時間不注意這些問題,同樣的中藥很可能發揮的卻是不一樣的效果,那煎煮中藥怎樣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煎煮中藥之前一定要潤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我們知道很多中藥材都是質地堅硬的,而且中藥的儲存過程中需要保持乾燥,倘若我們不加以浸泡,中藥很難被煮透,這就造成有效成分不能完全的提取,所以在喝中藥的效果上就可能不是很理想。
再者就是對於不同的藥材我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區別對待。像質地堅硬的藥材就需要先煎煮,煎煮的時間長一點才能讓有效成分完全的浸出到藥液中。對於質地疏鬆,有效成分易揮發的藥材,則應該晚一點再加入藥鍋中煎煮,倘若這些藥材和質地堅硬的藥材一起煎煮,很可能造成質地堅硬的藥材有效成分還未完全煎出,這些質地疏鬆有效成分易揮發分解的藥材藥效已經消失了,這就對中藥的效果造成很大的影響。
最後就是藥材最好煎煮兩次混合後服用,這樣效果更佳。我們知道現在的中藥大多數都是人工種植的,就藥效上來講遠遠不及古代的中藥,所以我們並不能完全的遵循古代的煎煮方法來對待現在的中藥。很多人在喝中藥的時間喜歡煎煮三四次,就現在的藥材質量來講煎煮兩次就完全可以把有效的活性成分提取出來了。
還有就是現在人們對繁瑣的中藥煎煮過程比較厭惡,加之中藥代煎的普及,很多人都會在醫院或者藥店選擇中藥代煎。雖然中藥代煎省去了很多人工,節約了時間,但是要知道代煎的中藥藥效也會大大折扣。中藥代煎都是機械化煎煮,一次性投料,沒有科學的區別對待,沒有先煎後下之分,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一次性的把所有的藥液煎煮出來,很多有效的活性成分在這種環境下已經分解失活,就談不上良好的治療效果了。
所以對於中藥煎煮來講,我們應該認真對待,唯有仔細正確的去煎煮,才能夠將一副中藥的精華濃縮到一碗碗藥液之中,為我們的健康帶來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