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雲逛展」掀起了一股熱潮。為了提升雲逛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沉澱了近300家海內外博物館數位化內容的百度百科首次啟動直播項目《行走的文明》,將目光投向海外,與眾多官方博物館建立權威合作加碼海外博物館賽道。據悉,《行走的文明》直播節目圍繞全球國家的博物館、藝術展、藝術人物等進行全方位的直播內容呈現。海外博物館在直播技術的加持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互動體驗式「雲看展」讓更多人看到了歷史文明的活力和數位化展覽的廣闊前景。
要知道,在巴塞隆納人氣最高的地方-巴塞隆納足球隊諾坎普球場也只能容納10萬人同時觀看。而2月29日,在《行走的文明》第一期西班牙文森之家上線的1個小時直播中,就帶來了6倍於諾坎普球場的單日客流量,60餘萬人在線「硬核雲遊」。同時,文森之家負責人也直言:1小時的線上遊客總數超過了百年以來文森之家的線下總遊客量。
中、西專家講解百年建築 直播形式為海外博物館「吸粉」
首先,塵封百年的文森之家本身就極具看點,它不但是天才建築大師高迪的「處女作」,更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從直播中的鏡頭就能看到,在平平無奇的巴塞隆納城市街道,文森之家的建築顯得熠熠生輝、極具觀賞性。
此外,由於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與文森之家建立了深度的官方合作,直播中更是將對其文化最為了解的文森之家首席數字官Pilar Delgado請到直播現場,連同巴塞隆納大學西班牙文學歷史博士,共同為屏幕前的觀眾帶來了一場3國語言的精彩而有趣的導覽解讀。
文森之家
即使前往西班牙巴塞隆納的遊客,也很少會選擇文森之家這樣的小眾景點。文森之家原本建築規格不大,如果沒有專人講解,遊客往往很難完全領略建築大師高迪的藝術精髓。而在本次直播裡,文森之家負責人和華人專家的組合結合高迪的生平,細細闡述了房屋的設計理念和隱藏的種種小細節,幫助網友更加透徹地了解文森之家。
直播中說到,文森之家建於1883年至1888年間,其委託人文森邀請高迪設計一座作為休閒的避暑花園別墅。高迪為這座避暑花園別墅設計了繽紛色彩,融入了大量自然元素,並混合了伊斯蘭和東洋風格,其獨特的風格非常吸引眼球。
主講人還介紹到,在建築設計方面,高迪非常善於使用自然元素,在建設過程中就地取材,比如將萬壽菊運用到了壁磚中,並以棕櫚樹的樹葉造型運作為大門的整體裝飾,還將朝聖之路的標誌性貝殼運用到了門和房梁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紋理效果。
1小時的精華講解,不僅在最短時間內讓屏幕前的觀眾了解到文森之家的建築特質,而且在用戶與主講人進行彈幕互動時,中國觀眾對西班牙的文化也有了更為廣度的了解。
欣賞到夢幻建築的60餘萬觀眾紛紛在彈幕中交流互動:「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132年前的精裝修也太好看了吧」、「未來的旅行規劃已定好」;同時,由於是在足球聖地巴塞隆納進行直播,甚至有網友集體刷屏「中國足球加油」;甚至在講解員秀起了在文森之家購買的棕櫚樹葉耳環時,評論裡紛紛刷起了「求連結」、「求代購」。
數位化沉澱文化歷史 推動文化知識「雲科普」
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負責人表示,本次推出的《行走的文明》系列直播節目不僅讓博物館有了新的線上傳播方式,也是博物館數位化的一種新載體,更是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在全新領域的探索,一方面很好地利用現有的300個數位化博物館資源,另一方面也通過直播豐富了數位化博物館的形式。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同時希望在原有全景、VR、AR、圖文等形式之外,增加互動型體驗,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機、電腦,足不出戶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典藏,讓更多人平等有趣地獲取知識。
自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發展以來,博物館已然將數位化作為了重點發展方向。被大火燒掉的900年建築巴黎聖母院在百度百科技術的支持下完成數位化重建,與此同時,突發的大火本身也讓世界各大博物館再一次認識到文化領域數位化沉澱的重要性。
3月1日,《行走的文明》第二期即將開啟,這次將去往巴塞隆納另外一個極具反差感的神秘而驚悚的巴塞隆納蠟像館,讓觀眾「雲感受」西班牙的多元文化。未來,《行走的文明》還將走向更多的國家,法國巴黎充滿浪漫風情的蒙馬特高地、荷蘭具備多樣魅力的梵谷博物館等均在名單之列。
過去幾年,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已經合作了包括高迪聖家堂、楓丹白露宮、巴黎聖母院、俄羅斯冬宮等海外博物館內容,利用大數據、圖像處理、AI技術、AR/VR的情景運用,實現了讓文物「活」起來的目標,並通過這種全景方式也讓用戶實現了在線雲遊。2020年,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啟動直播也將會在滿足博物館數位化的需求外,更多地增強用戶的沉浸感與互動性,將更為完整的將線下逛展體驗復刻至線上,實現知識科普與趣味互動的結合。
春天到來之際,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行走的文明》會期待帶動更多人走向世界,以直播雲遊覽博物館的方式欣賞世界、歷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