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寺建於1782年,歷史相當悠久,屬於泰國曼谷王朝開朝時建築。 拉瑪一世是首位將泰國首都遷至曼谷的國王,他將玉佛寺視為國家守護的宗教聖地,並在此地為王族舉行重要的儀式。寺中並沒有僧侶居住。
玉佛寺目前佔大皇宮的面積約四分之一,位於宮內的東北方向,寺內供奉的玉佛由一整塊翠綠壁玉(翡翠)雕成,高約66釐米,寬約48釐米,由玻璃保護,上有多層華蓋,基座相當高。玉佛每年三季都由皇室為玉佛換上不同朝服,以示尊敬。
在玉佛周圍另有四尊金佛,主寺內壁畫則是釋迦牟尼佛由誕生到涅槃的故事。供奉玉佛的主殿共有40根四角型立柱,並在廊下裝飾有112尊鳥形人身的金像。
尖頂裝飾、建築裝飾、迴廊壁畫三大特色,共有大小22座寺廟,主要建築有玉佛殿、新天閣、鐘樓、藏經殿、先王殿、佛骨殿、叻達納大金塔、藏經堂、尖頂佛堂、骨灰堂等。院內更有矗立如林的佛塔,造型各異,色彩鮮豔,十分壯觀。
佛寺建在大皇宮北邊的位置上,佛寺四周有走廊環繞。泰國人民最崇敬的玉佛,就供奉在佛寺的大雄寶殿中的一座金色的高座上。玉佛按照泰國一年三季的時間,更換錦衣。每當泰國內閣更迭之際,新政府的全體閣員都要在玉佛寺向國王宣誓就職。
每年5月農耕節時,國王還要在這裡舉行宗教儀式,祈禱豐收。玉佛寺還有一樣藝術珍品——寺廟群內迴廊的壁畫《拉瑪堅》,壁畫的歷史可追溯到拉瑪一世統治時期,這麼多年來屢經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