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慶作為一座「山城」,發展好綠水青山,就是發展成一座「金銀之城」。2019年,在廣袤的田野和鄉村,面對無垠的綠水青山,重慶怎麼做?
28日,中共重慶市委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印發《全市農業農村委系統2019年工作要點》,中共重慶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引發《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9年工作要點》。上遊新聞記者看到,兩份文件都為重慶建好「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構建了切實可行的藍圖,一起來看看。
好吃:每個區縣都有「拳頭產品」 吃得放心更多樣
談起重慶的特色農產品,你會想到什麼?奉節的臍橙,涪陵的榨菜,榮昌的土豬,還是秀山的茶葉?如果只知道這些,那你得看看重慶市農委發布的這份文件了——其實,在重慶的每個區縣,都正在或即將擁有自己特色的農特「拳頭」產品,不管去哪裡的鄉村旅遊,你都能一飽口福。
資料圖片
《文件》明確,2019年,重慶市農委將繼續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分別制定柑橘、榨菜、檸檬、生態畜牧、生態漁業、茶葉、中藥材、調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糧油、特色經濟林等現代山地特色高效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每個區縣都將重點打造1—2個支柱產業、2—3個拳頭產品和培育3—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發展農林特色產業140萬畝。
2019年,重慶市農委培育規模10萬畝的榨菜生產示範區縣4個,推進重點區縣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生產,能到什麼地步?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市農委了解到,目前,僅涪陵就已經推進榨菜產業的深化智能改造。在涪陵,正在實施「機器換人」行動,推進車間和生產線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啟動建設1000畝綠色智能化榨菜生產基地,完成14條數位化生產線、100餘套現代化生產設備引進投用,實現年半成品加工能力超80萬噸、年成品生產能力超60萬噸。
資料圖片
在茶葉產業方面,2019年重慶市農委的工作目標是新建標準化茶園8萬畝以上,建設西南地區毛茶交易物流園區、重慶茶葉歐亞地區展示展銷中心。
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2018年,重慶市茶產業的市場流通工作已率先在4個重點區縣啟動推進:南川已展開重慶市茶葉交易所的籌建工作,永川已順利完成茶葉博物館的主體建設工作,巴南已完成重慶茶葉集團展示中心新建工作,秀山正在準備籌建武陵山區毛茶、鮮葉交易市場。
2019年,為了讓市民喝上本地好茶,重慶市農委將以「巴南銀針」「永川秀芽」「南川大樹茶」三大品牌為核心引領,在綠、紅、沱(茶)的發展路徑上精準發力,在提高茶葉品質、提升加工工藝、延伸精深加工及文化產品上精準發力。
好評:重慶最好吃米飯是啥?2019等你來評
「民以食為天」,在中國人的餐桌,米飯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甚至有網友稱「好吃的米,光是乾飯都可以吃三碗」。那麼,重慶的哪種米飯最好吃?
2019年,重慶市農委將繼續穩定糧食麵積和產量,確保水稻種植面積960萬畝以上。在此基礎上,重慶市農委將在年內開展重慶「十大好吃米飯」食品鑑評,屆時市民都可投出心中的一票, 為你喜歡的米飯「打call」。
飯好吃了,其他的佐餐小料也要美味才行。2019年,重慶市農委要大力打造、做大做強重慶本土的農業品牌,構建以「巴味渝珍」為龍頭、區縣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撐、農業龍頭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的農產品品牌體系,並且建立農產品品牌目錄製度,將老百姓熟悉的諸如「奉節臍橙、巫山脆李、涪陵龍眼荔枝、永川秀芽、涪陵青菜頭」等知名品牌、傳統老字號一一復興。
好耍:在歷史和民俗中體味不一樣的最美鄉村
基礎打好了,有了讓遊客滿意的農產品,那麼,要靠什麼將遊客吸引來到鄉村?在重慶市農委近日發布的工作要點中,2019年要重點加強優秀鄉土文化挖掘傳承創新,讓遊客想要來鄉村、想要玩鄉村。
對此,重慶市農委將在2019年繼續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開展鄉村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劃定鄉村建設的歷史文化保護線,保護好文物古蹟、名鎮名村、傳統村朦、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傳統建築、農業遺蹟等。
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宣推進民族民俗文化發展、傳統工藝振興、農耕文化體驗基地建設。具體而言,就是組織區縣「曬文化、曬風景」大型農文旅推介活動,開展「書記曬區縣」專題宣傳、「區縣故事薈」專題報導、「炫彩60秒」區縣農文旅微視頻大賽。
談到重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你能想到什麼?今年,重慶市農委將完成第六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命名,新增市級非遺項目不少於150項,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實施渝魯共建非遺扶貧培訓項目,建設非遺傳習所(基地) 40-50個,讓來重慶鄉村旅遊賞玩的遊客有去處、有體會、有感悟,愛上鄉村,愛上重慶。
上遊新聞記者 楊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