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留下詩篇無數,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也是一位遊山玩水的旅行家,堪稱驢友級別的人物。如今各地的名勝古蹟不少都打著李白的名號,比如說李白在這裡讀過書,在那裡賦過詩。
在李白的傳奇人生中,他的官宦生涯只有短短的三年,之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他一生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山水間流連,曲水流觴,賦詩會友。
那麼李白工作的時間如果只有三年的話,他路上的那些盤纏怎麼獲得?難道真的是窮遊嗎?
其實翻閱史料,我們不難發現,李白在遊山玩水的時候是不缺錢的,相反李白的小日子還過得挺滋潤。他穿著千金裘,駕著五花馬,妻妾環繞。
有一位叫魏顥的唐朝學者在《李翰林集序》中是這樣描述的——
「間攜昭陽、金陵之妓,跡類謝康樂,世號為李東山。駿馬美妾,所適二千石郊迎,飲數鬥,醉則奴丹砂舞青海波。」
文字之間不難看出李白的恣意逍遙。
李白的家境可以稱得上殷實,《新唐書》裡記載,李白是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這麼說來,李白是和李唐諸王同宗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族弟,是當朝皇室的遠房親戚。
這麼一來,李白的出身就不凡了。郭沫若曾經考證過,李白的父親是富商,而且是綿州青蓮鄉的首富。李白十九歲的時候就開始在蜀地遊玩,並作詩《留別廣陵諸公》。
其中李白在25歲的時候的出川漫遊值得一提,當時李白自己的記載是——
「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在之後的遊揚州時,李白一年之內花了三十萬金,主要是為了接濟遇到的一位落魄公子,李白的豪橫讀者可想而知。隨後,李白定居在湖北,在孟浩然的介紹下,娶了前宰相的孫女。之後李白又娶了三位妻子,最後一位宗氏,是武則天時期宰相的孫女,家族勢力如日中天,讓太平公主都甚為忌憚。如此一來,李白還擔心什麼遊玩沒錢花呢?
當然了,李白的朋友圈也不是虛設,他交友甚廣,還能通過作詩獲取「稿費」。到了長安,李白成為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御用詩人,所得封賞不難想像。但是李白並不想只做一個皇家的墨客,他是一個不願受拘束的人。
但李白的逍遙日子並沒有伴隨著他終老,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投靠了叛亂的永王,被流放到了夜郎地區。雖然在到三峽的時候,他就被赦免了,但那時的他已經59歲了,難以再成就一番事業了。
況且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李白的浮奢生活不再,就如飄萍一般輾轉,直到62歲去世。儘管李白的一生並沒有成就功名大業,但他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廣為後人傳頌。余光中先生曾經給李白這樣的評價——「繡口一吐,就是半個唐朝。」
回到開篇的話題,李白出行的費用,為官三年的費用斷然無法支撐,靠的基本是他人的買單。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創,歡迎關注,帶您縱橫古今,縱覽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