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煙山景區位於河南省扶溝縣韭園鎮十字街往北約3公裡,311國道北約3公裡,距扶溝縣城約10公裡,西連許昌京廣鐵路線、京珠高速、107國道,東通商丘京九鐵路線、濟廣高速、106和105國道,地理位置優越,實為交通要道,景區在省內聞名,國內亦具一定的知名度,是一處令人神往的道教文化聖地。
霧煙山簡述
霧煙山又名煙霧山,民間俗稱「烏鴉山」,是周邊縣市民眾神往之地,又據記載:霧煙山乃道教聖地,扶溝八景之一,民間傳聞還是道教始祖老子西行講學傳道的第一站,曾留下相關典故在民間流傳(由於網絡上傳有關霧煙山景區內容很多,這裡不再作過多重複敘述,敬請大家諒解一二!)。
霧煙山四個組成部分
霧煙山景區分為四個部分,數十處殿室,呈南北走向一字排開,(由於景點及殿室繁多,圖文隨拍完全上傳有一定難度,所以僅以簡單圖文、主殿室圖片上傳為主,敘述難免會有不到之處、圖片也會略顯單調一些,在此敬請大 家諒解一二!)共有四個組成部分:桐邱故城、霧煙山景區、天井崗古蹟、白雲寺景區。
桐邱古城及霧煙山景區
霧煙山景區處在一個高約五米左右的土崗上,景區入口處是一個斜坡,斜坡上方是臺階及原山門位置,兩個石獅分列左右,山門西側為霧煙山景區文化「戲樓」。戲樓及山門後方便是道教始祖老子雕塑像及「桐邱故城」保護標識牌,再後面殿室為地母殿一座,上下兩層,底層東側是福祿壽「三星洞」、西側為「月老洞」,上層為南天門點將臺,供奉女媧雕塑像一尊。
地母殿後方依次排列的是:老君殿、
三官殿,三官殿東側漫坡下有五路財神、火神、關公三間殿室,西側有財神廟(供奉)趙公明、龍王殿兩處殿室。「三仙聖母殿」,東面土崗下方是「扶溝縣霧煙山道教協會」,協會後有「鴻鈞大殿」一座。
三仙聖母殿後面是奶奶殿,緊鄰「三仙聖母殿」後牆是坐南朝北的「地藏王殿」。
祖師殿、
祖師殿後面是「聖公聖母殿」。
再往前(北)便來到玉皇殿,玉皇殿東側還有一座「九龍庭」龍王殿。
王母殿緊鄰玉皇殿後面,再往北繼續前行即是「人祖殿」、「人祖老母殿」。人祖老母殿後面是一排簡易房及瓦礫堆,此處是原先的十二老母殿,最北面一座殿室為大佛殿,至此霧煙山景區各個殿室基本上就這些了。過了大佛殿是一片土崗,這裡應該就是「天井崗」,關於天井崗還有一段神奇傳說故事,篇幅有限,不多敘述。(大家可以通過網搜查看相關內容)
白雲寺簡述
白雲寺位於整個景區的最北面,與霧煙山景區部分相隔一片土崗,白雲寺作為霧煙山景區最北面的一處景點,卻顯得十分雄偉壯觀,設有多座殿室。
首先是「觀音大殿」,坐北朝南,南北對開兩個門口,朝南為觀音大殿、朝北為「觀音送子」殿,位居寺院南端,門口楹聯一幅為:
法音響徹九霄雲、佛法能除世間苦。
觀音大殿東側有一排坐東面西的殿室,分別為:地藏閣、祥雲寺、大雄寶殿、觀音閣。
觀音大殿後門是菩薩殿,西北角有一處「地藏王」雕塑像,後面才是「白雲寺」。西側也有一排殿室,自南向北依次分別為:四大財神殿(布藝畫像)、天波楊府(內有佘太君及楊門女將布藝塑像等)、第三殿室(內有眼光母、老祖母、老祖殿,雕塑像三尊)、龍王殿(內有東海龍母、九龍聖母、龍王三尊雕塑像)。
到此為止,霧煙山景區四個組成部分已全部看完,願以後的霧煙山景區會越建越好。(吳西山)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