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進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是全國媒體的關注焦點,昨日全國哪些主流媒體又報導了武漢?這些媒體報導了武漢哪些人和事情?小編對相關報導內容進行梳理呈現。
    「00後」劉鳴:投身抗疫一線的青春
    5月7日《新聞聯播》報導了武漢市肺科醫院ICU病房「00後」護士劉鳴,自疫情發生以來,她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盡全力給予患者更多生的希望。如今,在結束隔離休整後,她再次回到了工作崗位。
    回憶起剛剛過去的那驚心動魄的100多天,劉鳴記憶猶新。從給患者清理創口、監測ECMO等生命支持儀器,到做護理記錄、獨立完成體外血液淨化儀器的操作,對這位剛滿20歲的護士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的考驗。
    時刻處於緊繃狀態,不停地奔波在一張張病床間,用盡全力護理每一個病患,最累最忙的時候,劉鳴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
    從疫情開始到患者清零,劉鳴在一線堅守了100多天。如今,結核病房的工作比新冠病房輕鬆了不少,可劉鳴沒有絲毫懈怠,依然努力學習、努力工作。
    支援湖北疾控工作者——追蹤溯源 阻斷疫情傳播
    《人民日報》5月7日刊發《支援湖北疾控工作者——追蹤溯源 阻斷疫情傳播》,介紹了支援湖北疾控工作者在武漢等多地的工作情況。
    1月30日起,中國疾控中心從國家疾控和各省級疾控抽調骨幹力量組成流調隊,派往湖北武漢、黃岡、孝感等地開展工作。
    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防控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鎖定並控制傳染源、及時隔離密切接觸者、精準切斷傳播途徑等方面都發揮了很大作用。中國疾控中心駐武漢流行病學調查隊隊長、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流調排查隊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扮演了偵查員、情報員、戰鬥員和宣傳員的角色。在武漢期間,中國疾控中心流調隊和當地疾控中心密切合作,建立了流行病學聯合調查機制。流調隊員下沉到一線,堅持向上溯源、向下追蹤,了解病例基本情況、掌握人員活動軌跡、明確傳染來源和傳播途徑,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流調人員不僅要有臨床知識、公共衛生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經驗和調查技巧。調查記錄不單純是一份記錄,更是一個調查檔案,為後續的防控工作奠定基礎,所以內容必須準確無誤。」丁鋼強說。
    (來源:新聞聯播 人民日報 統稿:葉鳳 校對:劉文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