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裡古村風光 天若有情/攝
唐代田園詩人王維的一首
《山居秋暝》,
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詩意動人,古韻悠長。
若能品味一番
這樣的詩意人生那該多好!
沒想到藏在大山中的一個古意鄉村,
簡直像復刻了詩中的美景,
讓人恍若走進唐詩,穿越千年!
塘裡古村
閩侯廷坪鄉地處閩侯縣北部山區,全鄉面積217平方公裡,塘裡古村位於廷坪鄉南部地區腹地中心位置,與閩侯大湖鄉交界。
村內擁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建築群,還有青山清溪,古廊橋、紅旗渠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仿佛一處隱藏在山中的世外桃源。
走進唐詩 感受詩意人生
△空山新雨 天若有情/攝
塘裡廊橋 古意村落
走進塘裡古村
最不可錯過的便是這座廊橋
它的絕妙之處在於
無論站在哪個角度
總是能呈現別樣又統一的美
△塘裡廊橋 亮亮虹/攝
在山林中遠眺
溪水潺潺,卵石錯落
一座廊橋似長虹橫貫其中
襯著藍天白雲,飛鳥陣陣
古橋清溪,真是山水美景中的最佳拍檔
△遠眺廊橋 亮亮虹/攝
在橋上探窗遠眺
山間美景仿佛最好的裝飾畫
映照在橋上
△橋外風光仿佛杯中酒,裝飾畫 亮亮虹/攝
△橋外風光 亮亮虹/攝
而站在橋底向上望去
全木榫卯結構
斑駁中透著悠悠歲月的痕跡
△古老的廊橋 亮亮虹/攝
這裡的古村落依山而建,幢幢村屋都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毫無遮擋地欣賞到古村錯落有致的美感。
△古意村落 天若有情/攝
全木,土木混,磚木混。不同時代和材質的建築,在這裡保持原貌,完美傳承,互相襯託,和諧共存。
△竹籬茅舍自甘心 亮亮虹/攝
古村落常有
而塘裡古村
有它的獨一無二
雲紅旗飄飄
紅旗渠是這裡的又一大亮點
△紅旗渠遠景 天若有情/攝
六七十年代
塘裡人民為了改變
農村缺水缺電舊面貌
在懸崖峭壁上劈山鑿石
人工修建「紅旗渠」一條
還有渠頭水壩一座
渠尾小型水利發電站一座
△紅旗渠近景 天若有情/攝
紅旗渠長一千多米
依山傍溪
渠在天上走,溪在地下流
這處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弘揚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紅源精神的理想教育基地
△渠頭水壩 天若有情/攝
收拾乾淨的紅旗渠發電機房
也是遊客科普水利知識的好去處
△紅旗渠發電機房 天若有情/攝
△彩霞和虹 天若有情/攝
縣道X110路邊
即是雲海最佳觀賞地
解鎖最in玩法 Ye~~
寫生
鄉間野趣的自然風光
是寫生的理想地
無論是廊橋溪流
還是古樸村落
都是寫生的最佳素材
△部分寫生作品 天若有情/攝
坐在溪邊
或是廊橋旁的平臺上
架起畫板塗塗畫畫
眼前美景會賜予你無盡靈感
下筆如有神
攝影
塘裡古村遠離都市
光汙染幾乎為零
無論是拍攝星軌星空
還是慢快門下的絲滑溪流瀑布
都輕而易舉
△星軌 天若有情/攝
△廊橋與溪 天若有情/攝
尤其是每年清明時節
塘裡古村枳殼花競相怒放
「澧水橋西小路斜
日高猶未到君家
村園門巷多相似
處處春風枳殼花。」
唐代詩人雍陶筆下的田園春色
在這裡完美呈現
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賞攝影
△枳殼花開 天若有情/攝
這裡是古風大片的搖籃
漢服熱潮興起的今天
換上一襲古裝
臨水而立
拍下一幅幅古風大片
收割朋友圈羨慕的眼神吧!
△古風人物攝影 天若有情/攝
親水
夏日郊遊
親水是最愜意的一種享受
△當地村民在水中嬉戲 請勿模仿 天若有情/攝
塘裡古村的溪流中
卵石密布,日照充足
溪水清澈且恆久溫和
無論是竹筏漫遊還是下水嬉戲
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當地村民在水中嬉戲 請勿模仿 天若有情/攝
置身山林間
在溪流邊尋一方天地烹茶野餐
也不失一種雅趣
△烹茶野餐 天若有情/攝
採摘
兩百畝的有機蔬菜
種植園絲瓜,胡瓜,地瓜…
各種瓜果應有盡有
各色水果應有盡有
△有機蔬果 天若有情/攝
帶上孩子來了解一下
盤中蔬果是怎樣長成的
增長見識吃得健康還能滿足採摘的樂趣
走進塘裡古村
一幅幅如詩般的美麗畫卷
就在你面前徐徐展開
不知何時
你也在山居秋暝的無限遐思中
深深愛上了這方天地
成為了畫卷中人,不舍離開
交通路線·建議自駕
福州繞城高速→閩侯荊溪高速入口京臺高速→
大湖高速出口→194縣道→塘裡古村
(從福州市中心到塘裡古村,全程約1.5小時)
•End•
責任編輯 | 椰子
校對丨離·浮
圖片來源 | 文旅之聲 清新福建、@天若有情拍攝作品、網絡等
如侵刪請後臺聯繫我們刪除
該文謹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本條內容歸福州小魚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