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意鄉村,《山居秋暝》詩中美景竟真的存在!就藏匿在此

2020-09-14 福州小魚

△塘裡古村風光 天若有情/攝


唐代田園詩人王維的一首

《山居秋暝》,

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

詩意動人,古韻悠長。

若能品味一番

這樣的詩意人生那該多好!


沒想到藏在大山中的一個古意鄉村,

簡直像復刻了詩中的美景,

讓人恍若走進唐詩,穿越千年!


塘裡古村


閩侯廷坪鄉地處閩侯縣北部山區,全鄉面積217平方公裡,塘裡古村位於廷坪鄉南部地區腹地中心位置,與閩侯大湖鄉交界。

村內擁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建築群,還有青山清溪,古廊橋、紅旗渠等自然和人文景觀,仿佛一處隱藏在山中的世外桃源。


走進唐詩 感受詩意人生

△空山新雨 天若有情/攝


塘裡廊橋 古意村落


走進塘裡古村

最不可錯過的便是這座廊橋

它的絕妙之處在於

無論站在哪個角度

總是能呈現別樣又統一的美


△塘裡廊橋 亮亮虹/攝


在山林中遠眺

溪水潺潺,卵石錯落

一座廊橋似長虹橫貫其中

襯著藍天白雲,飛鳥陣陣

古橋清溪,真是山水美景中的最佳拍檔


△遠眺廊橋 亮亮虹/攝


在橋上探窗遠眺

山間美景仿佛最好的裝飾畫

映照在橋上


△橋外風光仿佛杯中酒,裝飾畫 亮亮虹/攝

△橋外風光 亮亮虹/攝


而站在橋底向上望去

全木榫卯結構

斑駁中透著悠悠歲月的痕跡


△古老的廊橋 亮亮虹/攝


這裡的古村落依山而建,幢幢村屋都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毫無遮擋地欣賞到古村錯落有致的美感。


△古意村落 天若有情/攝


全木,土木混,磚木混。不同時代和材質的建築,在這裡保持原貌,完美傳承,互相襯託,和諧共存。

△竹籬茅舍自甘心 亮亮虹/攝


古村落常有

而塘裡古村

有它的獨一無二


雲紅旗飄飄

紅旗渠是這裡的又一大亮點

△紅旗渠遠景 天若有情/攝


六七十年代

塘裡人民為了改變

農村缺水缺電舊面貌

在懸崖峭壁上劈山鑿石

人工修建「紅旗渠」一條

還有渠頭水壩一座

渠尾小型水利發電站一座


△紅旗渠近景 天若有情/攝


紅旗渠長一千多米

依山傍溪

渠在天上走,溪在地下流

這處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弘揚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紅源精神的理想教育基地


△渠頭水壩 天若有情/攝


收拾乾淨的紅旗渠發電機房

也是遊客科普水利知識的好去處


△紅旗渠發電機房 天若有情/攝

△彩霞和虹 天若有情/攝


縣道X110路邊

即是雲海最佳觀賞地

解鎖最in玩法 Ye~~


寫生


鄉間野趣的自然風光

是寫生的理想地

無論是廊橋溪流

還是古樸村落

都是寫生的最佳素材

△部分寫生作品 天若有情/攝


坐在溪邊

或是廊橋旁的平臺上

架起畫板塗塗畫畫

眼前美景會賜予你無盡靈感

下筆如有神


攝影


塘裡古村遠離都市

光汙染幾乎為零

無論是拍攝星軌星空

還是慢快門下的絲滑溪流瀑布

都輕而易舉


△星軌 天若有情/攝

△廊橋與溪 天若有情/攝


尤其是每年清明時節

塘裡古村枳殼花競相怒放

「澧水橋西小路斜

日高猶未到君家

村園門巷多相似

處處春風枳殼花。」

唐代詩人雍陶筆下的田園春色

在這裡完美呈現

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賞攝影


△枳殼花開 天若有情/攝


這裡是古風大片的搖籃

漢服熱潮興起的今天

換上一襲古裝

臨水而立

拍下一幅幅古風大片

收割朋友圈羨慕的眼神吧!


△古風人物攝影 天若有情/攝


親水


夏日郊遊

親水是最愜意的一種享受

△當地村民在水中嬉戲 請勿模仿 天若有情/攝


塘裡古村的溪流中

卵石密布,日照充足

溪水清澈且恆久溫和

無論是竹筏漫遊還是下水嬉戲

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當地村民在水中嬉戲 請勿模仿 天若有情/攝


置身山林間

在溪流邊尋一方天地烹茶野餐

也不失一種雅趣


△烹茶野餐 天若有情/攝


採摘


兩百畝的有機蔬菜

種植園絲瓜,胡瓜,地瓜…

各種瓜果應有盡有

各色水果應有盡有

△有機蔬果 天若有情/攝


帶上孩子來了解一下

盤中蔬果是怎樣長成的

增長見識吃得健康還能滿足採摘的樂趣


走進塘裡古村

一幅幅如詩般的美麗畫卷

就在你面前徐徐展開


不知何時

你也在山居秋暝的無限遐思中

深深愛上了這方天地

成為了畫卷中人,不舍離開


交通路線·建議自駕

福州繞城高速→閩侯荊溪高速入口京臺高速→

大湖高速出口→194縣道→塘裡古村

(從福州市中心到塘裡古村,全程約1.5小時)


•End•

責任編輯 | 椰子

校對丨離·浮

圖片來源 | 文旅之聲 清新福建、@天若有情拍攝作品、網絡等

如侵刪請後臺聯繫我們刪除

該文謹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本條內容歸福州小魚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山水詩: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huàn)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被後人稱為「詩佛」,官至尚書右丞,祖籍祁州(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
  • 山居秋暝描繪的意境 山居秋暝這首詩的意境是什麼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作者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將山村的美麗風光描寫得淋漓盡致。那麼大家是否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這首詩的意境呢?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翁祖團、王摩詰心有靈犀 詩畫《山居秋暝圖》(圖)
    《山居秋暝》一詩是唐代詩佛王維的代表作之一,堪稱詩中有畫的經典之作。吟詠《山居秋暝》之詩句,眼前油然而現王摩詰晚年所隱居的終南山輞川別墅及周邊的秋晚美景,可謂美不勝收。千百年來,此千秋美景竟無人為之寫照。2012年,當代世界大美術型著名華人藝術家翁祖團先生,用其動人心弦之畫筆,生動有加地再創《山居秋暝》之美景。
  • 山水詩: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huàn)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被後人稱為「詩佛」,官至尚書右丞,祖籍祁州(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
  • 山居秋暝描繪的意境 山居秋暝這首詩的意境是什麼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作者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將山村的美麗風光描寫得淋漓盡致。那麼大家是否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這首詩的意境呢?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山居秋暝全詩意思 《山居秋暝》全文的意思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詩中描寫了空山雨後的秋涼,使人倍感舒適。讀完這首詩後,再浮躁的心也會變得平靜下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翻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秋天的詩句: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畫家,被後人稱為「詩佛」,官至尚書右丞,祖籍祁州(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
  • 霍尊山居秋暝歌詞完整版 霍尊山居秋暝在哪能聽
    qq音樂和酷狗音樂等音樂播放軟體都是可以聽的哦!最新一期節目中,霍尊演唱的一首《山居秋暝》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心。「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霍尊空靈悠揚的演唱,配合女孩們以阿卡貝拉的形式用身體奏出的節拍,仿佛帶我們看到那松間明月,聽到石上清泉。一首歌,讓我們在紛繁中回歸心靈的寧靜,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網友紛紛為霍尊打call:開口跪!太美了,人歌一體的典範,古韻悠悠。中華文化之美,音韻之美都在這首霍尊演唱的山居秋暝了!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王維 山居秋暝
    王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品詩|山居秋暝
    歡迎來到每日品詩,詩是一種用高度凝鍊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來源於生活,詩是生活大海的閃光,把詩與生活隔開,就無法認識詩的內容本質。今天我們來品一品王維的山居秋瞑: 山居秋暝「唐」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關於月亮的詩句:山居秋暝
    唐代詩人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一場秋雨過後,秋山如洗,清爽宜人。
  • 霍尊山居秋暝歌詞完整版 霍尊山居秋暝在哪能聽
    霍尊山居秋暝在哪能聽qq音樂和酷狗音樂等音樂播放軟體都是可以聽的哦!最新一期節目中,霍尊演唱的一首《山居秋暝》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心。「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霍尊空靈悠揚的演唱,配合女孩們以阿卡貝拉的形式用身體奏出的節拍,仿佛帶我們看到那松間明月,聽到石上清泉。一首歌,讓我們在紛繁中回歸心靈的寧靜,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網友紛紛為霍尊打call:開口跪!太美了,人歌一體的典範,古韻悠悠。中華文化之美,音韻之美都在這首霍尊演唱的山居秋暝了!
  • 《山居秋暝》,古詩朗讀,賞析!
    山居秋暝[ 唐 ]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重情重義的王維,是以怎樣的心態作出《山居秋暝》
    詩人王維重情重義,他的《山居秋暝》被後人所熟悉,雖然我們能把詩背出來,但你知道他是以怎樣的心態作出這首詩的嗎?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山居秋暝[1]〔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2]。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讀古詩《山居秋暝》,體會初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中圖景!
    一、《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詩,描繪了初秋薄暮、雨後初晴的山中圖景。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現出詩人潔身自好的品格。二、詩人簡介。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又因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悠閒生活。他擅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三、注釋。
  • 古詩古韻之《山居秋暝》賞析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任憑春天的花草自然而然地消逝吧,秋天的山中美景自然可以留住我。
  • 國學經典之《山居秋暝》
    現在我將帶著大家一起走近王維和他的《山居秋暝》。 編輯 | 小堂 · 主播 | 小番 《山居秋暝》 終南山確實是道教文化的發祥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它西起陝西寶雞眉縣,東至陝西西安藍田縣,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我們在祝賀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生日快樂時,常常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 在王維的《山居秋暝》中,一起真正走過一個秋天
    我只是路過你的身旁,卻停下腳步,和你一起感悟一個平凡的秋天山居秋暝【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中的王維山居秋暝書法這首詩寫初秋時節山居所見雨後黃昏的景色,當時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見清新動人的秋景,有千思萬想,於是有了這首千古流傳的佳作,給了後人無數個關於秋天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