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上海「赤色滬西」 ,這些蘇州河畔的老廠房成為普陀地標

2020-10-08 章忠榮本人

消息來源:今天新民晚報

國慶,換個玩法遊魔都!長假將盡,新民晚報全媒體《魔都十一寶藏遊》最後一站來到普陀區蘇州河畔,打卡隱藏「寶藏」景點,尋訪百年工業的故事。

當年,

中外商人紛紛在

蘇州河渡口附近建廠,

漸漸形成滬西工業區。

1920年代中期,

上海有58家紡織工廠,

近20家在滬西。

顧正紅紀念館

位於原內外棉七廠舊址。

工人運動先驅顧正紅

曾在此謀生

並於1925年遇害,

年僅20歲。

他的犧牲也成為

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

爆發導火索。

沿澳門路步行5分鐘,

就是上海紡織博物館

即原上海申新第九紡織廠舊址。

博物館展示了

上海紡織業發展脈絡,

工人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

光榮與夢想。

而前身是上海春明粗紡廠的

M50創意園內,

有從1930年代到1990年代

各個時期的工業建築50多幢,

如今已是魔都時尚文藝地標,

最大的特色就是

園區內的塗鴉和

可免費參觀的畫廊。

來源:新民晚報

相關焦點

  • 先聲:1919赤色風暴起滬西
    滬西掀起的這場赤色風暴,席捲了中華大地,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序幕緩緩地拉開。「共產主義的幽靈」徘徊在蘇州河兩岸,成為1920年上海漁陽裡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先聲。曲曲彎彎的蘇州河與浩浩蕩蕩的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是它們孕育了被譽為遠東第一大都會的上海,而上海也是在這兩條江河的滋養下生存發展起來的。
  • 普陀文化新地標!「蘇河十八灣」文化景觀帶、上海少兒圖書館新館……
    普陀現存中央造幣廠舊址、福新麵粉廠舊址、申新紡織九廠舊址、江蘇藥水廠舊址、上海啤酒廠舊址和天利氮氣廠舊址等近20處工業遺產。不少已列為市級優秀歷史建築和文物保護單位(點)。我們將加大對現存老廠房的保護和開發力度,讓老建築煥發新活力。
  • ——相聚蘇州河畔話初心
    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見證了普陀的前世今生,也見證了普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拼搏奮鬥的光輝歷程。8月27日,在區黨群服務中心,一堂名為「蘇州河畔話初心」的情景黨課為普陀黨員群眾講述屬於普陀自己的「四史」故事。
  • 很高興認識你,我是普陀!
    上海這座城市依傍著母親河蘇州河孕育出沿河兩岸的百年民族工業受蘇州河滋養與恩惠最多的中心城區要數上海的「西大堂」普陀區一直以來普陀與「水」共榮共生臨水而興,因商而盛蘇州河全長125公裡上海境內54公裡而普陀境內長達14.3公裡南北岸線共約21.5公裡
  • 微遊普陀,發現更多!國慶假期,市民紛紛打卡這兩條微旅行線路
    據介紹,普陀區素有「赤色滬西」的美譽,這裡是上海開埠後產業工人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更是中國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從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全境解放,無數中華兒女在滬西這片紅色熱土上發起一次又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鬥爭。
  • 行走蘇州河十八灣 聆聽老建築講故事
    河道南邊,是M50創意園,2006年被評為上海十大時尚坐標之一。其前身是上海春明粗紡廠,最早稱信和紗廠,由近代徽商創辦於上世紀30年代。潘家灣 蘇州河畔以其舟楫之便,地理位置優越,成為資本競相注入的地方。20世紀初,這裡開設了二十來家麵粉廠、紡織廠。面積不大的土地上,忽然間煙囪林立、機器轟鳴。
  • 蘇州河畔這些普陀的專屬地名,你都聽過嗎?
    談家渡、潘家灣、藥水弄、小沙渡……這些蘇州河畔的地名,你聽說過嗎?很多年前,當蘇州河上還沒有昌化路橋、西康路橋、武寧路橋時,這些老地名是河畔渡口、工廠、棚戶的地理方位,是老地圖上一處處標識。潘家灣、潭子灣棚戶區拆遷前面貌1925年初,滬西工友俱樂部由檳榔路(今安遠路)遷到潘家灣。上海總工會成立後,其滬西辦事處就設在潘家灣。「五卅運動」期間,顧正紅烈士的靈樞暫厝於此,是追悼會的主會場。
  • 跨越蘇州河·普陀:水清岸綠 打造城市濱水活力「秀帶」
    黃浦江河口至外環線的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共有約42公裡岸線,其中普陀區段長21公裡。因此,「一江一河」的一半是蘇州河,蘇州河的一半在普陀。近年來,普陀區推動蘇州河段的整治提升,水質得到極大改善,濱水岸線空間逐步貫通,成為普陀人「宜居、宜創、宜業」的「新天地」。
  • 百年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蘇州河畔又添一景
    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展露新貌。 均為靜安區提供上海蘇州河畔又一標誌性建築揭開面紗。12月初,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展露新貌。如今,原來的上海總商會建築修繕一新,成為蘇河灣地標性建築。澎湃新聞記者從靜安區獲悉,靜安區在蘇河貫通項目中將總商會濱水空間與沿地塊公共綠地結合整體打造,在景觀設計中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塑造藝術性地標。總體風貌上,融合綠色技術,構建「可感知」的生境花園。銀杏鋪陳的黃金大道強化標識性景觀,水岸空間發揮自然彈性,展現生境宜人的門戶景觀。
  • 普陀這家咖啡館緣何成為蘇州河畔的「網紅打卡地」?
    普陀這家咖啡館緣何成為蘇州河畔的「網紅打卡地」?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點擊藍字關注☞ 上海普陀
  • 圖說黃浦|蘇州河畔老糧倉悄然變身網紅拍照打卡地
    位於黃浦區南蘇州路1247號的八號橋藝術空間--1908糧倉,經過改造和整體修飾如今充滿了文藝範兒,開放式書店和展覽活動吸引市民紛紛前來參觀打卡留影。1908糧倉,始建於1908年,原為「中國通商銀行第二倉庫」,後為民國大亨杜月笙的私家倉庫,在蘇州河畔已有百餘年歷史。近年來,1908糧倉歷經了一番修整修繕,悄然變身成滬上一處網紅的打卡地。這裡修舊如舊地保留了倉庫古舊的歷史原貌,地板和立柱裸露著粗糙的木紋,牆面上陳年的白灰都顯露著這座老倉庫的斑駁痕跡,也成為蘇州河畔一道靚麗的文藝風景。
  • 赤色滬西,紅色普陀!這裡曾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抗戰槍聲,卻依稀仍在普陀迴響。如今的普陀區是上海西大門,當時地界分為普陀區、真如區,還包含寶山區、嘉定縣的一部分,區域內有上海西部的重要客貨運輸站真如火車站,是上海陸上交通中心之一,又有當時亞洲最大的國際電報電訊臺——真如電臺,是上海西部的信息中心。普陀區,曾是抗戰各方互相角逐的一個重要戰場,在普陀區域內的明戰暗戰,埋藏在深深的歷史塵埃之中。
  • 蘇州河畔在建綜合體復活麵粉廠老廠房 商業開發如何與保護建築碰撞...
    原標題:蘇州河畔在建綜合體讓麵粉廠老廠房復活,商業開發如何與保護建築碰撞出「超級IP」?蘇州河畔老工廠分布  1956年,福新麵粉廠與阜豐麵粉廠合併經營,定名為公私合營阜豐福新麵粉廠,是當時上海唯一的機制麵粉廠。1966年更名為上海麵粉廠,1984年12月,組建上海麵粉公司。
  • 普陀首批30個「蘇河水岸」精選地標新鮮出爐!河畔傳奇永不落幕
    普陀,因水而興。蘇州河從普陀穿流而過,綿延14公裡,留下了18處河灣和21公裡優美岸線,是上海中心城區中擁有蘇州河岸線最長的區,並有「蘇河十八灣」的美譽。這不,經過精心挑選,它現在為我們精選了首批30個「蘇河水岸」精選地標,等你一一來打卡~▽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首批30個「蘇河水岸」精選地標詳情~
  • 「赤色滬西」演繹悲壯史詩
    走進滬西革命史陳列館,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抄赫然在目,將參觀者的思緒拉到那個黑暗的時代。   在這片有著「赤色滬西」美稱的土地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發起了一次又一次反抗壓迫的鬥爭。這裡蘊含著中國工人運動的縮影,也曾書寫過彪炳千秋的不朽篇章。
  • 普陀這些精彩活動輪番上陣,你去「白相」了嗎?
    01漫步蘇州河畔 重走赤色滬西打卡點位:長壽公園→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舊址區文旅局精心篩選蘇州河沿岸100個體驗點,推出系列網紅線路和打卡點,包括紅色線路、工業文明線路,蘇州河夜遊線路、創意園區線路,親子休閒線路、吃貨線路等,體驗周期間將舉辦「最美夜露臺——點亮蘇州河」直播活動、「最酷寶藏地——潮玩蘇州河」蘇州河酷玩地推薦活動、「喜歡蘇河水岸的100個理由」線上徵集及短視頻互動活動、「最佳品嘗地一一尋味蘇州河」系列優惠活動、「最全任你遊打卡蘇州河」活動。
  • 跨越蘇州河·普陀:水清岸綠 打造城市濱水活力「秀帶」
    黃浦江河口至外環線的蘇州河中心城區兩岸,共有約42公裡岸線,其中普陀區段長21公裡。因此,「一江一河」的一半是蘇州河,蘇州河的一半在普陀。近年來,普陀區推動蘇州河段的整治提升,水質得到極大改善,濱水岸線空間逐步貫通,成為普陀人「宜居、宜創、宜業」的「新天地」。
  • 普陀這條21公裡的蘇河岸線,一大波網紅景點等你來打卡~
    目前,蘇州河上海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公共空間已基本貫通開放。其中,普陀段約21公裡的岸線改造,實現了沿河居民小區、文創產業園區與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共生。特別是把岸線貫通與居民小區品質提升、臨河地塊功能轉型結合,重塑了生活親水岸線,也打造出活力空間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