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幾天空閒時間,想出去溜溜腿,朋友推薦: 不如去江西的廬山吧!那裡地美、景美,人傑地靈。既有人文歷史,又有自然景觀。亮亮眼、洗洗塵,休閒一番豈不悠哉。
新年初一的下午,列車的風馳電掣,一直和廬山 「 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 」 的風景連綿,思略始終也在快樂的歡跳中,編織著這一程的美好。
第二天清晨,列車來到了南昌。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盤山顛簸,廬山就在腳下了。旅遊觀光車的作突右拐、上下的翻飛,似是考驗著遊客的耐性與韌性。
不多時,觀光車停在了如琴湖畔。遊人的疲憊立即被青翠的群山、 碧綠的湖水、孔雀亭的泛舟所衝散。沿著秀美的如琴湖畔一路走來,花徑是不能不去的地方。在湖光山色間,有一石門,石門上方鐫刻著「花徑」二字,兩側是「花開山寺,詠留詩人」的石刻對聯,這就是著名的花徑了。此時,正是旅遊高峰。若是大步前行,那是萬萬不能。只得跟著如織的人群,踱步悠然地巡徑而入,尋找著古代先賢虛懷若谷的情懷。
從花徑出來後,按照導遊何珊的指引,我們進入錦繡谷。現在冬末初春,可谷內卻是錦繡依舊。只是,山間不時飄過的白色雲朵,緊緊地拉著手,像是變戲法一般,不時地拉起潔白的幕布,一段、一序、一幕幕掩飾廬山的神秘: 千峰爭雄、刀劈斧削,萬壑競險、鬼斧神工。白雲飄過的廬山,峰壑爭秀,就如同黑白潑墨一般,揮灑自如地勾勒出大地神韻的圖騰。
不知不覺中,沿著蜿蜒的石階,我們來到了險峰。靠著險峰的護欄,極目四顧,山下村落星羅棋布,九江秀色的粉牆黛瓦盡收眼底。站在含鄱口,舉目遠眺。那天、那地、那山、那水、那霧、那雲的精緻,遠遠望去都給人一種濃濃的詩意。它的一山一水,一樹一石都那麼得富有深意,需要停下腳步,慢慢地去體會「傲骨風雨,豈肯昏睡在人間」的跌宕豪情。
清晨起來,發現一場夜雨已經把廬山洗滌得乾乾淨淨。旅程中一路走著,看一株草、聞一枝花、觀一朵雲、賞一澈湖,見一崇山,憧憬著美好的未來,詩一樣的廬山更美了!
小夥伴們,你覺得廬山都有哪些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