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街巷縱橫、橋梁相望的青石路上,感受古鎮從傳統的悠閒靜謐到融合進一絲絲生動活力的轉變,領略傳統文化與古鎮文明相結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泗水會波,匯聚著泗涇的記憶……
10月13日下午,「文明實踐在上海」系列宣傳推廣活動的第二站來到松江。通過主播的鏡頭,帶領市民群眾「雲參觀」了「三宅又一生」和「馬泗賓堂」兩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體味泗涇特有的古鎮魅力。
活動全程通過「上海志願者」官方抖音號、東方網、阿基米德、松江區融媒體APP、央視頻等多平臺進行直播。觀眾們跟隨鏡頭了解了「三宅又一生」名字的由來、入駐的文化機構以及泗涇鎮這些特色站點開展的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還欣賞了視覺文化文創產品、古建築木作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版畫製作等。
而在另一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馬泗賓堂」,主播帶著大家體驗了皮影戲、十錦細鑼鼓,圍繞圍繞「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主題,參與了「文明實踐大家談」沙龍。
現場有文藝工作者聯繫演出,簡單介紹了泗涇非遺進學校、進社區的情況;有志願者談到,文化的傳承需要更多年輕人的加入;有居民表示,應該挖掘更多的泗涇故事,傳承好本土文化。同時,文化的傳承也要更加接地氣,如結合文明實踐的活動,讓文化進入到居民的生活、工作中去……
「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既有看頭又有內涵。」收看直播的觀眾朋友們紛紛留言點讚。泗涇鎮在這樣的文化集聚地,通過開展各類宣講課堂、志願服務、文化體驗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把古鎮上一個個散落的文明實踐站點打造成聚集人氣、傳播思想、實踐文明的「百姓之家」不斷拉近大家的距離。
近1.5萬人觀看了本次直播
泗涇鎮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來,發揮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推動文化育文明,將文明實踐與古鎮特色有機結合,以「文化活力古鎮,靜雅魅力水鄉」的定位,打造深受市民喜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今後,泗涇鎮將繼續結合古鎮整體修繕,在史量才故居、馬相伯故居等場館基地建立更多具有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將泗涇老街的各處文化點位串聯起來,整體打造出獨居「江南文化」「紅色文化」「海派文化」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街區,將文明種子播撒進群眾的心田。
(左右滑動進行翻看)
截至10月12日,全市16個區已完成14 個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21個鄉鎮(街道)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5814個村(居)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其中,松江區已建成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17個,居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50個。同時,在「上海松江」app發布可供市民參與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354個。
松江區在整體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區中心-街鎮分中心-居村實踐站」三級矩陣的同時,不斷探索資源整合,延伸文明實踐觸角。聚焦「上海之根」深厚歷史底蘊,依託「一核多點」立體文化空間新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群;聚焦「製造重鎮」企業集聚規模,探索產業工人群體文明實踐創新路徑;聚焦「高校之府」專業人才優勢,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駐松高校志願服務聯盟,讓文明實踐煥發出更多青春力量和專業活力。
來源:上海志願者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
公益廣告
文明松江溫馨提醒您: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
時刻守好公序良俗,積極踐行文明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