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是一首屈辱的哀歌。晚清政府的無能導致了中國國力的衰落。毫無疑問,如果你落後了,你就會被打敗。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這段時期都很糟糕。正是在這一時期,發生了許多荒謬和悲傷的事情。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樺太島的名字,但它也有另一個名字:庫頁島,俄羅斯人叫它薩哈林。這個島嶼的所有權問題一直是有爭議的。日本說這是他們的,俄羅斯說是他們的。但事實上,這個島嶼原本是中國的領土。
樺太島在冰河時代也曾有人居住,愛努族和尼夫赫人是島上的原住民,以及以赫哲族和鄂倫春族為代表的通古斯人,主要以狩獵和捕魚為主。早在唐朝,他們就不得不向中國進貢。元朝期間,在奴兒幹地區設立了一個高級辦事處,以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
明朝時,在庫頁島北部近海處設立囊哈兒衛,在中央波羅設立了波羅河衛,東部駑烈河流域設兀烈河衛,隸屬於奴爾幹都司。此外,建立永寧寺,並建立石碑來記錄和管理當地事務。永寧紀念碑仍然是那個時期最有力的證據。
清朝時,清朝政府與俄國打了一場戰爭,取得了勝利,後來又籤署了《尼布楚條約》。但也是這個條約將樺太島從中國分割出去。當然,一開始,沒有人知道這個島的存在,也沒有人知道這個島上有這麼多的資源。
乾隆聽說俄國人發現了樺太島,甚至微微一笑,說那是個悲慘的地方。這是無用的。在樺太島被發現後,日本人想出了主意,甚至一度控制了這個地區。1854年,俄羅斯與日本籤署了一項條約,規定樺太島屬於日本和俄羅斯。1869年,當俄軍在華泰島上登陸日本漁場時,日本態度軟化,避免了衝突。1872年4月,日本人想要了解美國,提議花200萬金圓買樺太島北緯50度,但俄羅斯決定不賣。
1874年,日本將樺太島移民重新安置到北海道,實際上放棄了樺太島。但在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再次控制了樺太島,並取得了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為一個勝利的國家,俄羅斯取得了對華泰島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