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成都女孩小吳柯基犬死亡事件被媒體披露後,瞬間引發社會關注。即便何某道歉後,事情也未停歇,反而越演越烈,一場「網絡報復」開始進行:先是何某及丈夫的四個住址被曝出;緊接著何某的借貸糾紛、夫妻雙方工作單位、社保資料、車牌號碼,甚至懷孕期間在醫院建檔的資料都被挖了出來;更為激烈是,何某家門口被扔垃圾、噴油漆,何某的照片甚至被PS為靈堂照片。據知情人透露,因到當事女子何某家所在的小區討要說法,一位來自北京的女士被行政拘留6日。
對此,律師認為,「柯基犬事件」只屬於小吳與何某的民事糾紛,而網友扒出並將何某及家人信息在微信群裡及網上洩露,則涉及洩露公民個人信息罪。用法外製裁伸張網絡正義,你認為可取嗎?來企鵝問答,發表你的看法。
職場寫作達人、大學生成長導師傅一聲:摔死小狗的何某做法確實殘忍,甚至可以說是喪盡天良。
前幾天,我還在感嘆現在的網絡輿論效應有時候比法律還要管用。以後發生什麼事情了,自己又解決不了,除了法律手段,倒是可以試試網絡曝光,這似乎會比法律手段更有效率。
但是「摔狗」事件直到今天愈演愈烈,這已經不僅僅關係到何某缺乏愛心的問題了。它已經演變成一場很有代表性的網絡暴力事件。醜事傳千裡,何某摔狗已經被曝光在網上,收到成千上萬的網友關注,這個人的名聲從此也就一敗塗地,而且她的工作生活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何某已經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我想她以後再也不敢輕易做這種不道德的事情。
但是網絡暴力的強度不容小覷。自從她在網上被人肉搜索之後,她的家庭住址、電話、身份證信息都被公開,於是一些愛狗人士開始往她家寄花圈,噴油器,扔垃圾等等。長期以往,何某及其家人的生活會被嚴重地影響,甚至精神狀態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所以,我們不反對網絡曝光,但是人肉搜索和隱私公開,這毫無疑問是侵犯人身權利的。法外製裁來伸張正義,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就是一種不正義的行為。
知名法律博主刑事法研究:我們雖然從道義上嚴厲批評何某,也認為應該追究其法律責任,但是這一切均需要依法進行。
對於這種法外製裁伸張正義我們堅決反對,一切還是應該回歸到法治的渠道,還是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責任的追究。我們希望廣大網友不要做違法犯罪的事情,當前的不少做法已經屬於違法行為,甚至是犯罪行為,應該立即停止,否則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據知情人透露,因到當事女子何某家所在的小區討要說法,一位來自北京的女士被行政拘留6日。這就是示例。當前,經過網絡傳播,一些事件被過度放大,並引發部分不知真相,不遵守法律規定的人做出違法犯罪的行為,這是我們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本事件曝光後的一系列行為都已經違反《治安管理法》甚至是犯罪行為,這反應出大家對法治的不信任與忽視,更體現了當前人們過度依賴網絡,提倡法外製裁。我們認為這是與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背道而馳的。當前警方依法行政拘留相關人員就是對這種不正常行為的糾偏。
我們雖然從道義上嚴厲批評何某,也認為應該追究其法律責任,但是這一切均需要依法進行。廣大網友應該看到網絡暴力的嚴重危害,不管是對受害人還是對社會、國家都是百害而無益的,會嚴重擾亂正常的社會管理秩序,會踐踏他人的基本權利,會助長亞文化的風氣,也不利於問題的最終解決。我們希望廣大網友務必保持冷靜,相信法律,相信法院的公正判決。
北京知名律師張新年:人們在對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予以抵制的時候,不能逾越法律的邊界。
看到這個問題我都突然有點緊張。2016年8月6日,京華時報曾以「居民殺流浪狗遭愛狗者聚眾辱罵」為題,報導過類似事件:海澱區上莊馨瑞嘉園一名男子殺死了小區內的一條流浪狗,引來數十名愛狗人士在樓下對其辱罵,並在其家門前擺放殯葬品。
當時記者採訪過我,我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人們在對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予以抵制的時候,不能逾越法律的邊界。如果採取網上曝光他人的隱私,到樓下聚眾辱罵,甚至上門貼門符、擺放紙人的極端方式,不僅也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還構成了民事侵權,同時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甚至在特定情形下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侮辱罪、尋釁滋事罪。」
報導發出後,個別愛狗人士看到我的觀點,竟然也給我打了電話進行騷擾謾罵。
其實,愛狗之心,人皆有之,我本人也很愛狗,特別是小時候在老家農村家裡的那條小花狗,至今難忘。每每看到網上虐狗事件的發生,都會感到痛心。但由於我國對普通動物保護立法的缺失,目前對動物的傷害僅能以財物價值來衡量,如果被害動物的市場價格達到法定的程度,公安機關則可以對虐殺動物者輕則予以治安處罰,重則以故意毀壞財物罪立案追訴,如果被害動物價值不高,只需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即可(如果被殺死的是流浪狗則需另當別論,從法律的層面來看,無主物不屬於民事侵權或者侵犯財產罪的對象)。
當然,法律只是最低程度的道德,虐殺流浪狗的行為即便無需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在道德上容易受到負面評價,一旦被曝光,很有可能遭受社會上的各種譴責甚至面臨民間的非理性對待。
但是,在此再次提醒,人們在對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予以抵制的時候,不能逾越法律的邊界。如果採取網上曝光他人的隱私,到樓下聚眾辱罵,甚至上門貼門符、擺放紙人的極端方式,不僅也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還構成了民事侵權,同時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甚至在特定情形下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侮辱罪、尋釁滋事罪。
當下,無論是在鄉下還是城裡,都有不少流浪狗,就此再多說兩句:流浪狗確實容易帶來很多問題,比如傳染病毒,糞便汙染環境,夜間吠聲擾民,對行人產生攻擊,而受害者又維權無門等等,但對待流浪狗比較理性的做法是聯繫物業或者衛生、公安等政府部門,或者聯繫民間的動物救助人士或相關組織。解決流浪狗問題有兩個重要途徑,一是多建立一些動物收容場所,二是加大對動物飼養者的管理,促進養狗人的自律意識,如果沒有人遺棄小狗,也就切斷了流浪狗的來源。
摔狗事件讓我們看到了網絡暴力的可怕。在匿名的面具之下,網民對某些事件的情緒化表達往往能造成很大的輿論浪潮,那麼你是否曾經遭遇過網民們的集體暴力?如果有,你是如何面對的呢?
情感達人小藍甜心:旁觀者根本什麼事情都不了解,就直接開噴開罵,好像別人犯了多大的錯誤一樣。
倒是經歷過一個類似的,當時因為不清楚兒童推車的安全性問題,就在網絡上發了一個帖子問,為什麼有推車坐還要讓座。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直接說推車不安全就好了,結果很多人劈頭蓋臉就直接開罵,說沒有素質,以後生小孩就不要哭著求別人讓座,以後也會老的……
其實還有很多的帖子也是,旁觀者根本什麼事情都不了解,就直接開噴開罵,好像別人犯了多大的錯誤一樣。這種人確實逞了一時口快,卻不考慮極有可能傷害了發帖人的自尊。
每個人都有在三岔路口迷失的可能性,不清楚情況的時候千萬不要妄下判斷,做壓垮別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由撰稿人白衣梧桐:我們掌握的真實信息極其有限,不要忙於下結論,也不要急於站隊。
我倒沒有遭遇過網民們的集體暴力,只不過我見證過網民們的集體暴力。當所有人義憤填膺地斥責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這就說明一些人失去了理智。你要分清是非,你要明辨真偽。
有時候,我們在罵一個人的時候,可能傷害到的是這個人的身體和精神。被罵的這個人,可能會因為網絡暴力寢食難安、輾轉反側。眾人拾柴火焰高,同樣地,每一片雪花堆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壓倒一棵大樹。我們不要做這種落井下石的人。我們要保持獨立清醒的人格,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參與本條企鵝問答,請通過騰訊新聞客戶端打開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