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玉米秋收調研紀要之一

2020-12-17 同花順

  銀河期貨東北玉米秋收調研報告  

  一、調研背景及目的:

  2020年是玉米爬坡過坎之後,真正騰飛的一年,臨儲去庫存基本結束,玉米又走到了新一輪周期的入口處。未來玉米價格波動的風險加大,市場該如何應對未來新形勢?國內玉米產量在未來行情中扮演何種角色?進入10月份,新季玉米也將迎來上市,今年玉米產量如何?從春播調研來看,今年東北玉米種植面積繼續下降。在玉米生長階段,東北多地經歷了7、8月份的乾旱以及9月份的風暴天氣,玉米倒伏情況空前嚴重,今年玉米產量將經受考驗。基於這樣的背景下,玉米新一輪作物年度到來之際,銀河期貨於2020年10月12-16日,在東北地區開展新季玉米秋收調研活動,屆時我們將拜訪東北地區重點的具有代表性的種植、貿易、收儲、和深加工企業,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與代表企業面對面交流,了解當前東北玉米產銷情況,以求獲取來自產地的一手信息。  

  二、調研目的:

  1.產區新玉米的質量及產量數據

  2.深加工企業對新糧的看法及開秤預期

  3.貿易商對新玉米看法及開秤預期

  4.了解農戶售糧心態及補貼情況5.了解市場各方對後市玉米價格的展望  

  三.調研線路

  調研紀要:

  合作社A,農安合作社,種地規模200公頃,主要種植玉米和大豆,各100公頃。據負責人介紹,玉米包地種植成本12000元/公頃,大豆租地成本4000-6000元/公頃,種地成本1300元/公頃,颱風導致今年玉米單產要大幅下降30%,去年26000斤/公頃,今年要減少8000斤/公頃。今年的玉米收穫期要延長,往年農機每天能收5公頃地,今年只能收不到2公頃,主要倒伏玉米的收穫難度大。去年苞米售價7毛5,今年還是上凍之後銷售。倒伏玉米黴變不多,水分和去年接近。

  種植戶B:農安種植戶,種地規模3公頃。據了解,當地種的全部是玉米,沒有種植其他農作物,目前只收穫了未倒伏的玉米,倒伏玉米需要人工收穫,人工成本260元/天。今年玉米單產下降,去年26000斤/公頃,今年大概能有21000斤/公頃,減產20%左右。賣糧時間一般在上凍之後,大概是11中旬以後。去年賣糧價格是30水7毛3,今年目前是8毛5。

  合作社C,德惠合作社,主要是服務組織本社成員農作物種植、採購農資等,共計近100家種糧大戶,播種面積共計4000餘公頃,主要種植玉米,小部分雜糧和大豆。據負責人介紹,農安農業種植面積600萬畝,其中500萬畝種植玉米,玉米種植面積變化一直很穩定。今年農安整體減產20-30%。去年玉米單產14-15噸/公頃,今年大約是12-14噸/公頃。主要因為颱風的影響,尤其是美莎克颱風導致玉米大面積倒伏。玉米倒伏一方面影響玉米容重,另一方面將增加收穫成本,倒伏玉米需要人工掰棒,人工成本260元/天,比機器收割成本高200元/畝。玉米收穫難度大,今年玉米收穫期將延長10-15天合作社D,德惠合作社,當地基本種植玉米。當地包地種植成本合計14000元/公頃。因為倒伏,普通收割機難以收穫,需僱人工收穫,人工成本達到4000-4500元/公頃。今年預計有一定減產,預計減產20-30%,去年單產26000斤/公頃,今年大概21000斤/公頃。目前玉米收穫進度已完成20-30%,較往年偏慢,收穫時間還得持續1個月左右。賣糧時間基本要等到11月底,去年賣糧價格是30水的每斤7毛6分錢,今年還沒有開收的。 企業E,主要從事糧食貿易,倉容5萬噸,建有500噸/日烘乾塔一座。據企業負責人介紹,當地包地種植成本合計12500元/公頃。目前庫內糧食基本售完,最後一批19年一等玉米出庫價格是1.15元/斤。發火車皮需短途倒運至榆樹站,距離10公裡,運費13元/噸。汽車運往港口運費140-150元/噸,運往山東170-180元/噸。該企業目前收購玉米棒子價格6毛/斤,棒子出米率80%,但沒有上量。該地區主要種植玉米和水稻,玉米種植面積變化不大。當地倒伏情況較其他地區好一些,受乾旱影響,今年玉米預計減產10%左右,品質上稍差於去年,但普遍仍在一等以上,當地糧質較好,有企業有租庫收購意願。當地銷售習慣年前賣一半,年後賣一半。老百姓賣玉米方式:這邊家家有簍子,收穫回家上簍子,上凍脫粒就賣,缺錢還貸款年前賣完,來年最晚四月底要賣完。售糧主要基於幾種原因,需要用錢,到款時間到期,價格達到心理價位。  

  調研小結:

  1.農安、德惠玉米倒伏面積較大,倒伏嚴重區域單產減幅預計在20%-30%。榆樹倒伏面積及程度相對較輕,對單產影響較小。

  2.颱風雖然帶來大量降雨,但颱風之後天氣以晴天為主,所以倒伏玉米並未出現大面積黴變,有些水分甚至低於往年。

  3.倒伏區域且沒有合適機器機收的區域,人工收穫導致成本大幅提高,且收購進度明顯放慢。

  4.調研期間東北深加工收購價持續提高,但目前上量較少,有價無市,上凍之後才能迎來大量上市,走訪企業看好後市,種植大戶仍按正常節奏銷售,下遊建庫意願較為積極。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fjj

相關焦點

  • 東北玉米秋收即將拉開大幕 避免付出「搶跑」代價
    東北玉米秋收即將拉開大幕 避免付出「搶跑」代價 2020-09-24 15:25:48 閱讀(1109)
  • 糧食周記|秋糧上市價格走高 東北秋收推遲一周
    【財新網】(記者 黃姝倫 杜偲偲)秋收開鐮,各地糧食陸續集中上市,價格一路走高。中國的秋糧產量通常佔到全年糧食總產量的超過七成,今年由於新冠疫情疊加氣候災害,全球糧食市場亦波動不斷,秋收能否如期完成,如何穩住「糧袋子」,引發各方關注。
  • 東北調研:玉米產業鏈上中下遊話語權發生轉變
    綜合來看,東北玉米種植面積合計減少720萬噸,按照玉米單產推算,整體玉米總產量減少360萬噸。並且,颱風過後,由於產區天氣較好,通風條件不錯,東北玉米產區整體減產5%—10%,減產幅度有限。隨著東北玉米深加工產能逐步釋放,生豬養殖行業擴產,玉米消費量徒增,東北地區逐漸形成自產自銷一體化閉環模式,就地消耗玉米的能力不斷提高。
  • 東北玉米調研:當前與2018年同期頗為相似
    摘要 【東北玉米調研:當前與2018年同期頗為相似】經過此次東北玉米調研,我們整體感觀是當前與 2018 年同期頗為相似,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是十一之後的期現貨價格的直觀表現,往年十一之後受制於新作上市壓力,現貨價格多表現為弱勢,今年則出現反季節性上漲
  • 東北秋收形勢特別嚴峻!
    北方秋收已經到了最關鍵階段。 目前來看,倒伏只是秋收的第一大難,接下來的雨雪天氣使得秋收形勢更加緊迫。而且「 十一」期間連續陰雨影響了秋收進度,特別是倒伏農作物收穫進度更緩慢,如果不採取超常規措施及時搶收,這部分倒伏地塊農作物存在黴變、生芽、腐爛等危險。
  • 東北玉米調研:當前與2018年同期頗為相似
    摘要 【東北玉米調研:當前與2018年同期頗為相似】經過此次東北玉米調研,我們整體感觀是當前與 2018 年同期頗為相似,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是十一之後的期現貨價格的直觀表現,往年十一之後受制於新作上市壓力,現貨價格多表現為弱勢,今年則出現反季節性上漲
  • 東北玉米價格「亂套」,貿易商前怕狼後怕虎,附11月28日玉米價格
    今天,東北錦州港又上調了5塊錢,高點是2545元/噸;產區內蒙古通遼梅花味精廠漲了20元,25個水分收購價格為1.052元/斤;赤峰伊品也上調了玉米的收購價格,漲了20元,25個水分的收購價格為1.07元/斤;30個水分的收購價格為0.9895元/斤;目前東北的黑龍江和吉林玉米價格漲得實在是有些「兇猛」,特別是深加工多的,物流運輸比較便利的地區,地理位置比較有優勢
  • 農業部:東北15日前須完成秋收-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李慧)目前,東北地區秋收已進入高潮。受前期降雨多、土壤溼度大、部分作物因颱風倒伏以及霜期推遲等因素影響,秋收進度明顯慢於去年同期。9日,農業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東北各級農業部門開展搶收搶打,確保顆粒歸倉。
  • 未來20天是東北集中秋收時段 但有多場降雨……
    一、9月以來東北主要農區氣象條件利於作物灌漿成熟  9月是東北地區和內蒙古東部作物灌漿和產量形成的重要時期。9月以來,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降水過程多,為秋收作物灌漿提供了較好的水分條件;階段性寡照突出,但大部分時段光照充足(圖1);霜凍主要出現在非主產農區(圖2)。
  • 秋收了,朝鮮老百姓怎麼收玉米?又怎麼晾曬?
    秋收季節即將進入尾聲,各地收玉米曬玉米正如火如荼。在朝鮮,秋收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辛辛苦苦忙碌了幾個月,終於到了收穫勞動果實的時候,當地老百姓也都是喜上眉梢快馬加鞭地活躍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朝鮮,老百姓是如何收玉米,又是如何進行晾曬工作的呢?
  • 好吃的糯玉米在東北,清香鮮甜!
    玉米作為中國的高產量糧食作物,是人們餐桌上最重要的美食之一,玉米不管是煎炒蒸煮炸,口感味道都是一等一的棒。近年來人們對美食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如何讓自己吃的健康,成為了人們特別關注的對象,玉米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美食,也是營養價值高的粗糧之一,大家愛它的原因有很多,口感香甜營養價值都很高。那麼就會有人問了,哪裡的玉米好吃呢?其實作為東北人來說,當然是東北的玉米最好吃了。
  • 【調研報告——大豆玉米】大豆種植面積下滑 玉米深加工迅速擴張
    去年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玉米種植效益凸顯,儘管今年黑龍江地區大豆補貼較高,但農民仍有三方面顧慮:其一,大豆單產明顯低於玉米,種植玉米去年單產可達到20000-25000斤/垧,相比之下大豆單產只有4000-5000斤/垧左右,因此當地農民還是更加願意選擇種植玉米,單產差異巨大造成銷售收入差異明顯。其二,大豆補貼都是秋收後才會發放,農民覺得未來的事或有變數,有所顧慮。
  • 無人收穫機、倒伏收割「神器」、「空調」糧倉……東北秋收季「刮」起智能風
    正值秋收時節,當很多人還在腦補農民彎腰弓背、揮汗如雨的農忙畫面時,在東北的廣袤農田裡,無人收穫機、倒伏收割「神器」、「空調」糧倉等智能化農業機械,令這個收穫季充滿科技風與未來感。智能農機改變了傳統秋收方式。記者在遼寧省鐵嶺縣蔡牛鎮張莊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玉米地裡看到,一臺大型聯合收穫機正在作業;駕駛室的顯示屏上,玉米的水分、產量、收穫面積等信息實時更新。
  • 航拍東北壯觀秋收景象!網友:秋收看出了閱兵的感覺
    國慶小長假也算過去了,在大多數人都外出旅遊放鬆休息的時候,而在中國的東北黑龍江的農民們,正在忙著秋收。有網友也用相機拍下了這些勤勞的農民們。我們也都知道,東北素有黑土地之稱,也是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基地,全國一半的糧食基本上都是出自在東北,因為東北土地肥沃,很適合農作物生長。在今年的秋收時節,位於黑龍江尖山和鶴山的兩個農場裡面,大型的收割機器列隊排開,從無人機拍下的場面來看,場景甚是壯觀。
  • 安陽:秋收基本結束 已收穫玉米214.42萬畝
    金秋時節,玉米豐收。10月9日,記者從安陽市農機管理局獲悉,隨著「寒露」節氣的到來,安陽市秋收基本結束,麥播已全面展開,截至當日10時,全市已收穫玉米214.42萬畝,其中,機收193萬畝,機收率達90.1%;已播種小麥49.5萬畝,佔總進度的19%。
  • 平涼新華少年小記者體驗農村拾洋芋、搬玉米感受秋收的快樂
    又是一年秋收時,洋芋玉米是秋冬季節常見的農作物。10月1日至3日,平涼新華少年小記者20餘名師生在麻武鄉城子村柳湖鎮趙堡村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農耕體驗生活,「當一回小農民」活動。平涼新華少年小記者們放棄國慶假日跟家長遊玩的大好時光,走進大山深處麻武鄉城子村、下到川區柳湖鎮趙堡村體驗農村「拾洋芋、搬玉米,吃、住、行、感受農村新生活,親身感受秋收的快樂。
  • 牛糞淹農民百畝玉米 養牛場說秋收後再算帳(圖)
    牛糞淹農民百畝玉米 養牛場說秋收後再算帳(圖)   7月中旬的大雨過後,法庫縣臥牛石鄉哈戶碩村29戶村民的100多畝玉米地變樣了,「葉子逐漸黃了,還有一個月就秋收了,現在玉米幾乎絕收了。」
  • 玉米牛市要來了嗎?什麼數據支撐玉米收購企業提高玉米收購價格?
    這也就加劇了這些玉米企業擔心原料緊缺的心裡,所以也是玉米價格上漲的一大因素。以上兩個因素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兩個理由,我們看到似乎這兩個理由還不足以支撐玉米價格上漲。我認為這兩個理由也不是支撐玉米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因為颱風基本上已經結束了,對於海運的影響會很快的消失,所以我們不認為對於玉米的運輸還會形成阻礙。
  • 饒河縣召開2020年玉米秋收暨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推進會
    饒河縣召開2020年玉米秋收暨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推進會來源: 饒河縣時間:2020-10-27 08:38:22.0 【列印本頁】 【關閉窗口】10月26日,我縣召開2020年玉米秋收暨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推進會,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成亮及我縣各鄉鎮、各有關單位
  • 玉米怎樣做好吃呢?你喜歡吃玉米嗎?它對人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呢?
    玉米怎樣做好吃呢?你喜歡吃玉米嗎?它對人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呢?玉米我們人人都認識,並且也都吃過,不管是超市裡賣的那種新鮮的玉米,還是我們剛秋收的煮玉米還是我們用玉米做的菜,幾乎我們都吃過玉米,那麼說起玉米首先說一下,他主要的是含糖類比較高香一些,糖尿病的患者們就要少吃玉米,像玉米熬成的粥就是玉米面兒粥,他是非常含糖量高的。所以呢我沒要少吃,尤其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