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 二大爺買公雞

2020-12-15 無知聖賢

話說二大爺的村子在深山裡,和外界溝通的少,多少年過來了,大家都過著自然的生活。這一天二大爺發現一個問題,早上太陽都出來三丈高了,大伙兒還在睡覺呢,為什麼呢,那個時候沒有計時工具,村裡也沒有養雞,所以大家都是睡到自然醒。日子是舒服了,可是窮啊。二大爺想了想,不行,要和大伙兒商量商量,不能這樣下去了。

明白二大爺把全村老少爺們召集到村頭的土地廟前,商量著買只大公雞,給大家打鳴報曉,大家只要一聽到公雞叫,就要起床幹活了。大伙兒一聽,跟天書一樣的,還有這好東西啊,明白二大爺果然是見多識廣,可是大公雞好是好,但是長得什麼樣啊,誰見過啊,誰去買啊。大伙兒最後一致推薦讓讓二大爺去買。二大爺心裡說話了,我也沒見啊。但看著大夥的信任的眼光,牙一咬就答應了,不能在鄉親們面前露怯啊。

第二天二大爺就下山趕集買公雞了,走了兩個多時辰,才走到集市上。集市上人真多啊,來來往往的人肩膀挨著肩膀。賣的東西也多,吃的穿的用的,要啥有啥,二大爺眼睛就看花了。但是那個是公雞呢,二大爺不好意思問,就硬著頭皮在大街上走著逛著,心裡算計著見機行事吧。

走著走著,二大爺就到了牲口市了,他看到一頭老牛,二大爺摸著牛角問賣牛的:「這是幹啥的,打架用嗎,頭上帶著棍子」,買牛的聽了哈哈大笑:「大爺你真會說笑話」。這時旁邊一頭毛驢放聲大叫:啊……啊……,二大爺一本正經的接著問:「這傢伙這是幹啥呢,是不是打鳴呢」。賣牛的賣驢的一起哈哈笑,都說二大爺說話搞笑,笑得大家肚子疼。

這時旁邊一個壞小子似乎看出點門道了,就拉拉二大爺衣服問:「大爺,你是不是要買會打鳴的公雞啊」。二大爺看了看他說是啊,你有啊。這個壞小子一肚子壞水,眼珠子一轉想出來個損招,悄悄對二大爺說:「大爺,您還不知道吧,會打鳴的公雞那可是寶貝,現在越來越難買了,幸虧您遇見我了,跟我走吧,我帶您去」,二大爺說了一聲好,就跟著壞小子走了。

兩人來到家禽市,也巧了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賣公雞的,這個壞小子心想到手的肥肉不能不吃啊,於是這小子指著一隻鴨子說:「大爺你看,這隻大公雞怎樣」。二大爺心說這我可不能露怯,讓人家笑話我沒見過世面,就隨聲附和著:「好是好,只是這個價格……」壞小子一看有門兒,就拉著二大爺的手說:「大爺放心,我怎麼會騙您呢,這樣吧,我跟老闆好好砍砍價,您老就瞧好吧」。

這個壞小子跟賣鴨子的嘀嘀咕咕半天,用一頭羊的價格賣給二大爺一隻鴨子,二大爺抱著鴨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大夥都在村口等著呢,看到二大爺抱著鴨子回來了,大家都爭著看,原來這就是大公雞啊,一打鳴天就亮了,真神奇!二大爺鄭重其事的告訴大家回家睡覺去吧,等明天公雞一叫就起來下地幹活,不許偷懶。大夥都聽話地回去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日出三竿了,太陽照著屁股蛋子了,大夥還在睡覺,公雞也沒打鳴叫大家起床。二大爺生氣了,使勁踹了鴨子一腳,心裡說不行,我要去找賣雞的去,賣給我的公雞不打鳴這可怎麼好。

說走就走,二大爺又下山了,這次他直奔賣鴨子的地方去了,一把抓住賣鴨子的,說人家賣的大公雞不打鳴,這不是騙人嗎。大夥鬧不清怎麼回事,都過來看熱鬧。這時一個賣公雞的看了半天,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就抱著大公雞過去,拉住二大爺的手讓二大爺消消氣。這個賣公雞的說:「大爺啊,不是我說你,您這個大公雞摔壞了,您瞧,嘴巴都摔扁了,腳丫子都摔地粘在一起了,這還怎麼打鳴呢,要不這樣吧,我拿我這個公雞跟您換一下,保證明天您聽到公雞打鳴」。二大爺仔細一看,是啊,這兩隻大公雞真不一樣啊,自己的公雞的嘴巴就是扁扁的,二大爺將信將疑的看著賣公雞的,又看看賣鴨子的,這個賣鴨子的心裡正感激這個賣公雞的給他解了圍,還給他保留了面子。就衝著二大爺說放心吧,這次肯定可以打鳴。要是再不能打鳴,您明天來砸了我的攤子。二大爺接過來公雞抱回山上去了。

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大公雞就開始打鳴了,全村人聽到公雞叫就紛紛起床下地幹活了,大夥心裡都更佩服二大爺了。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忠心耿耿的奮鬥公雞,被公子相救,主人我身上還有寶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聽我給你講故事,故事很有愛,故事耐人回味,故事引人深思。您的關注是我寫作動力,用您高貴、發財、幸運的小手給我點個關注。「主人,不要殺我,我給您創造了多少價值,我不是一隻普通公雞,我會引吭高歌、我能鬥敗所有的公雞,你不是答應過讓我終老嗎?」
  • 厄瓜多民間故事:主教堂上的公雞風向標
    母雞總是以翅膀護著小雞,象徵生育、依靠與母愛;公雞被視為陽性鳥,代表黎明、雄風與勇氣,故發展出鬥雞這項充滿陽剛的娛樂。雞鳴之後即意味著破曉,宣告一天的開始。根據聖經所言,耶穌的第一位門徒伯多祿堅信自己不會背叛耶穌,耶穌卻預言公雞叫兩遍之前,伯多祿會三次不認它;果然,在耶穌被捕後的那個凌晨至天明之間,伯多祿不敢認它,但第三次否認時,公雞突然叫了第二遍,此時的伯多祿想起耶穌的預言,以及自己曾許下追隨耶穌的承諾,於是哭了起來。因此,公雞在天主教信仰裡,有警世與指引之意,象徵黎明戰勝黑暗、生命徵服死亡。
  • 民間故事:清明上墳,女子「引火燒身」,大爺:說,做啥虧心事了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村怪談系列。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此時身旁的王大爺對著墳念叨了幾句。說來也奇怪,王大爺說完這句話,這火突然躥了起來,可黃紙一閃,燒是燒著了,不過沒多大一會便又熄滅了。只有一張被捲起到萍萍腳下,剎那間就點著了萍萍的衣服。這一幕非常古怪,驚得大家合不攏嘴。「快說,你到底做啥虧心事了?讓你爹媽氣成這樣?」
  • 【利川民間故事】董大爺鬥土匪
    看利川新聞,點上方鄂西報關注,每天看新內容這年臘月十五日,董大爺在利川辦過年貨
  • 二年級看圖寫話——愛美的公雞
    要求:理解圖意,發揮想像,將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有條理地寫下來。(題目自擬)高傲 激動 語重心長主題:公雞高傲 喜歡和人比美看圖寫話方法:一、仔細觀察:時間 地點 人物 發生了一件事二、關注細節:圖片上有的動作和表情
  • 邰家崖村的故事(一)
    之一壓扁嘴的公雞邰家崖人一日突發奇想要外出做買賣,便找到知識淵博的邰二大爺讓他想個辦法解決早起的問題。因為那時沒有表,早起趕集又沒有太陽,起床的時間的確很成問題。邰二大爺想了想說,年輕時看到別村外出經商,都聽雞叫。早上,雞不叫不能起,免得起得早白天沒精神。於是村裡人便湊錢託人買了一隻公雞,並在最高的那座山頂上給它壘了個窩。晚上,全村人早早睡下,等早上雞叫。可令人奇怪的是天亮了那雞竟沒叫,又睡了一覺還是沒叫。到了中午,大家覺得不對,忽然想到是不是公雞被什麼東西叼走了,連忙向山頂跑去。
  • 公雞會下蛋?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趙本山小品裡的經典臺詞,還真變為了現實。「公雞」真會下蛋嗎?小編可不是在開玩笑。公雞突然變模樣 還下起了蛋 「大家好,我的一隻公雞,住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田心鎮的坪溪村。我的主人是況大爺,今年2月份,他從集市上把我買回了家。買來的時候,我被賣家閹割了一下,成了不會打鳴的公雞。我每天幾乎足不出戶,就在院子裡吃吃蟲子,啄啄泥土。不過,近段時間,我發現自己身體好像發生了一些變化。」
  • 鄉村紀事:盲人二大爺
    二大爺有一臺伴隨他好多年的收音機,常年他就收聽一個頻率——中國之聲。這也是二大爺在黑暗的世界裡,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工具。望著二大爺的那塌陷的雙眼,我的記憶回到了30多年前……二大爺小時候,上過學,讀過書,寫的一手好毛筆字,每逢過年,左鄰右舍的都喜歡找他寫對聯。一次我看見,家後的四爺爺拿著幾張紅紙,來找二大爺寫對聯,二大爺說,你把紅紙放那裡吧,過兩天來拿就可以了。
  • 海南公雞碗——TVB專注30年
    公雞碗是一種以黑尾公雞、芭蕉和花為圖案的土瓷碗,碗口大底小,碗面很隨意地用紅、墨綠、黑等簡單的色彩描著一隻公雞
  • 民間故事:清朝一僕人,為了羞臊主人,對著小毛驢喊大爺
    你趕緊去某胡同的驢肉鋪中,買一頭懷孕的母驢回來,救我一命。否則去晚了,我可就和母驢一起被殺了。」張某說話的表情可憐巴巴,僕人醒來後記憶猶新,但是覺得夢中之事不足為憑,於是又倒頭睡覺。剛睡了一會兒,僕人又夢見了張某催他說:「我雖然殘暴,但是對你也算是有恩,我生前並未虐待過你,難道你就不能幫我這一次嗎?」
  • 三門民間故事,公雞雞冠齒痕怎麼來的?很多人不知道!
    很早很早以前,公雞和鴨子是一對好朋友, 經常在一起追逐玩耍。那時,鴨子和公雞一樣是不會遊泳的,公雞的雞冠也還是滾圓的。-天早晨,公雞和鴨子一塊來到一條小河邊。鴨子看到一群小魚在水裡遊來遊去,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能遊泳,那多好呀!
  • 兒童英語故事雙語版:公雞與狐狸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兒童英語故事雙語版:公雞與狐狸 2015-12-22 15:16 來源:網絡 作者:
  • 《公雞神探》:一個殘缺的故事,卻是完美的開場白
    我們今天故事,也是全面復古發偵探文字冒險解謎動作遊戲《公雞神探(Chicken Police)》的主人公,「公雞神探」桑尼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從四十年代黑色硬漢偵探電影裡走出——考慮到畫面實際表現,應該是驅車而出的落魄警探:他頹廢多年,嗜酒如命,本該在121天後安然退休,從此不理世事,沉淪至死;然而意外出現在他私人辦公室的一份委託以失蹤多年的女友的筆記作為籌碼
  • 圖:四川瀘縣母雞「變性」公雞 長出雞冠還打鳴
    「下蛋公雞」在小品中出現過,那只是令人捧腹的一個笑話。然而有人反映,在瀘縣立石鎮的一個小山村裡,還真的有一隻會下蛋的「公雞」。  瀘縣立石鎮普照村三社的戴大爺家養了一隻雞,高高的個頭、鮮紅雞冠,豐厚的翅膀,還有健壯的大腿。
  • 剪紙藝術的高手在民間,七十多歲的大爺是村裡的名人
    一提到窗花可能都會想到剪紙這些相關的詞語,沒錯,村裡七十多歲的張大爺只要一有空就會剪紙來打發時間!平時張大爺跟他的老伴會為前來買窗花的人們剪出各種各樣不同圖案。一提到剪紙這門手藝,張大爺就會耐心的跟前來交談的人們講述他跟剪紙之間幾十年的所有相關的點點滴滴。
  • 家裡買的小雞娃都長成了公雞,想吃雞肉,吃老母雞好還是吃公雞好
    家裡買的小雞娃都長成了公雞,想吃雞肉,吃老母雞好還是吃公雞好老母雞和小公雞是非常美味的,這兩者到底有沒有區別呢?一個是養了多年的老母雞,一個是小公雞,夥伴們知道它們兩個營養價值有什麼不一樣嗎?家裡每年夏天的時候都會買上幾十隻小雛雞養著,母親總是把它們散養在院子裡,院子裡有一塊菜地,小雞娃每天在菜地裡找食物吃,吃得飽飽的,長得也很快,慢慢長大的雞娃有的成了公雞,有的成了母雞,不過母雞的個數比較少。
  • 民間故事:都說公雞能闢邪,我是不信的,直到有人給我說了件事兒
    正好小光老家民間又有很多傳說和禁忌,可是小光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是不信這些的,只知道哪裡好玩就去那裡玩,平時就愛往那山溝水庫這些地方去,也沒少被爺爺奶奶罵!可是老人就是疼孩子,罵起來是沒完沒了,就是不捨得打一下......
  • 民間故事:趕驢車外逃,半路卻迷路了,只因一處破廟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616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作者:小田古時候的曹州某鎮子外,山賊橫行。這附近本是山清水秀的盎然美景,但卻被山賊肆意的掠奪弄得是烏煙瘴氣。「二子,雞鳴破這鬼打牆,時候差不多了,趕快去你二大爺家!」老二鞭子一揚,拉著韁繩趕起驢車。驢車徑直朝著前面行去。半柱香後,王家人終於進了村子,找到了二大爺家。「你們咋這麼早就來了?出啥事了?」二大爺不解地問道。
  • 走進譚振山的民間故事
    譚振山民間故事是遼寧省的傳統民間文學,入選中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譚振山的口頭文學與京劇唐派藝術、評劇"韓、花、筱"三大流派、東北大鼓四項榜上有名。作為個體被申報國家遺產,譚振山是全國唯一一位。譚振山能講一千多個傳統民間故事,先後有日本、德國學者慕名登門,他還是全國唯一出國講故事的民間故事家。
  • 農婦賣土雞玩新鮮,買公雞送小母雞,結果無人敢買
    近日集市上就有個農婦,她出的點子讓人無不佩服,農婦自家養了幾十隻土雞,每次都帶一些到集市上賣,可惜農村養土雞的人多不好賣,於是她想了個點子,買公雞送小母雞,這促銷的生意本想給自己打開銷路,不料這賣土雞玩新鮮,誰知結果搞得無人敢買。在農村的大集上,賣土雞的攤子不下10家,可見這攤生意十分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