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實木複合地板起源於歐洲,20世紀90年代發展到我國,由於其克服了木地板的缺點,發展了它們的優點,在歐洲已成為時尚產品,並逐漸被國內消費者所接受。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簡介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是以紙線或膠線整張化處理的板條為芯板、以珍貴木材的鋸切或刨切單板為面板、以速生楊樹、柳桉等樹種的旋切單板為底板、經壓貼和開榫銑形等工藝加工而成的新型地板。
三層複合地板鄰層的木材纖維互相垂直,克服了天然木材各向異性的特性;且芯板為窄小木條經整張化處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天然木材存在的內部應力。
該種形式的地板通常具有如下的特點:
保持了實木地板的天然木材紋理,古樸純美、典雅大方;腳感舒適,隔音效果好等優點;
尺寸穩定、變形小、不易開裂、翹曲;
提高了珍貴木材的利用率,做到材盡其用、優材優用;
臨層木材紋理交錯排列,提高了抗劈裂強度,因此三層實木複合地板可加工成鎖扣榫形,具有鎖扣榫形地板易鋪裝等優點。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生產過程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的生產過程可總結為:木材幹燥處理-面板加工-芯板加工-背板加工-塗膠、組坯-熱壓-養生-表面塗飾工藝。
木材幹燥處理
由於木材含水率大小直接影響著木材加工產品的穩定性,所以為了保證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產品的質量,用於加工該產品的木材原料在生產前均需進行乾燥,充分控制含水率、釋放應力。
木材幹燥時應根據不同的樹種、初始含水率制定相應的乾燥工藝。木材幹燥要利用乾燥窯來實現,乾燥好的木材均應進行養生處理。
面板加工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的面板通常為3-4mm,它是三層實木複合地板重要組成部分,面板的材質、加工精度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品質。
面板以前錶板都是ABCD級的就是沒有結疤,端頭開裂的,這幾年又來了個DE級,就是有結疤,有開裂的,這樣的板子需要人為的修補,把結疤做的更自然,然後膩子修補。
芯板加工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芯層通常為9 mm左右,使用原材料通常為速生材,如松木、楊木等,選材時儘量避免死節、腐朽、鈍稜、裂縫等缺陷,組坯時要預留一定的縫隙,並間隔一致。
背板加工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背板通常為2 mm左右,使用原材料通常為速生材,如松木、楊木等,一般選用整張化的優質單板。背板加工通常採用旋切工藝。
塗膠、組坯
根據不同廠家的工藝要求對面板、芯板、背板進行塗膠並組坯。塗膠使用的膠粘劑必須環保,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塗膠應均勻,塗膠量應滿足膠合質量要求。
熱壓
將組坯好的板坯利用熱壓機按照熱壓工藝要求進行熱壓成型,熱壓參數如溫度、時間、壓力必須與熱壓工藝相適應,以保證產品質量要求。
養生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為不對稱結構,為平衡熱壓過程中產生的應力,需要進行養生處理。即在恆溫、恆溼的條件下進行平衡處理。
表面塗飾工藝
油漆是地板不可缺少的表面處理,旨在提高表面裝飾效果,保持地板表面光潔,保護木材表面以保證使用要求。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關鍵設備
好的設備事半功倍,對於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的生產而言,設備的選擇至關重要。
錶板剖分設備
錶板材料用刨切單板過去一直是實木複合地板錶板的首選,因為刨切不存在鋸路木材損失,提高了珍貴木材的利用效率。
單板鋸切方式有三種:圓鋸、帶鋸和排鋸。一般情況下,用圓鋸鋸切法生產錶板受鋸片直徑的限制,適合於錶板為「三拼」的地板生產;帶鋸和排鋸切法適合於錶板為「獨幅」 的地板生產。無論何種鋸切方式,均以薄鋸路作為設計前提。
壓貼設備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是新興的一種地板品種,在國內現有的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生產廠家中使用的有代表性的壓貼設備有以下兩種類型:
以單層或多層自動進料輸送壓機為代表的歐洲進口設備:其優點是工藝布局合理、自動化程度高;缺點是設備投資大,產量較低。
國產的預壓機+多層熱壓機的生產設備:優點是設備投資低、產量大;但自動化程度較進口設備低。
分片及表面砂光設備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的板坯經壓貼、平衡處理後進行分片加工,將整張的多塊地板聯在一起的地板坯料切割成單塊的地板坯料。
一般用多片圓鋸分片,鋸片的間距=成品地板的寬度+榫頭、榫槽的加工餘量。規模較小的企業也可以用推臺鋸分片加工。分片後的坯料進行表面砂光或雙面砂光。砂光機的精度和砂光效果對於成品地板的表面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地板表面塗飾
地板油漆工藝流程與錶板的樹種有很大的關係,不能機械地採用哪一流程。如管孔較大的闊葉材,一次填充膩子不能完全覆蓋管孔,需要二次填充;管孔細膩的散孔材,一次填充膩子就可完全覆蓋管孔。
榫頭、榫槽加工設備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坯料在加工榫頭、榫槽之前,都經過了定厚砂光甚至表面塗飾,因此,上下表面均不需要切削加工,僅需要加工榫頭、榫槽的加工。
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榫形—平榫和鎖扣榫。無論何種榫形,都要根據木材紋理及芯板的特點正確配備刀具及刀軸傾斜角度。
三層實木複合地板技術關鍵
以下關於三層實木複合地板生產過程涉及的技術關鍵,僅供業內選擇性參考:
關於乾燥
將原木製成規格鋸材,碼垛後在板院自然乾燥3個月以上,使其含水率降至15%左右,同時最大限度地消除木材的內應力。
鋸材經工藝先進、控制精度高的乾燥窯乾燥,出窯後木材之間的含水率差別不應超過2.5%,應力指標不得超過2%,該指標高於國家一級乾燥質量標準。
在環境、溫溼度相對穩定的平衡調整間,將乾燥完的木材平衡7天以上,以進一步消除木材的內應力,並使木材之間的含水率更加均勻,確保木材在使用時的尺寸穩定性。
關於組坯與熱壓
平橫後的芯板背板原料,經過芯板剖分、芯板組坯,在完成適當的塗膠工藝後對面板、芯板、底板進行組坯、熱壓。
在芯板剖分時,芯板條的厚度公差控制應在±0.1mm之內;在熱壓時,高品質的進口脲醛樹脂膠以及嚴格控制的熱壓時間、熱壓溫度和熱壓壓力是保證芯板與面板、底板之間的膠合強度和控制甲醛釋放量的關鍵。
組坯時,表、芯、底板的紋理方向縱橫交錯,克服了木材本身各向異性的缺點,使成品地板的尺寸穩定性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注意表、芯、底板含水率搭配合理,以保證成品地板板形的平直。
關於一些尺寸控制
熱壓成型後的地板坯,經過數次精細砂光後,開四周槽榫。砂光後成品地板的厚度公差控制在±0.2mm之內,同時以砂光後的表面作為開四周槽榫的基準面。
經高精度的開槽開榫設備加工後,成品地板的長度公差控制在±1mm之內,寬度公差控制在±0.1 mm之內,直角度小於0.20mm,邊緣不直度不超過0.30mm/m,成品地板問拼裝離縫不超過0.20mm,拼接高低差不超過0.15mm,由此保證了地板的鋪裝和使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