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香港旅遊、零售等行業已經響起不景氣的信號,但香港一些「本土」派團體近日無風又起浪,再在香港上水發起激烈的示威行動,其間指罵內地旅客並滋擾上水店鋪。此類示威引起香港旅遊零售等業界人士的強烈反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9月8日表示,上水的示威對香港「好客的旅遊城市」形象完全沒有幫助,接下來要繼續發展香港的旅遊業。
今年2月初開始,香港有不少激進團體在多個周日、多個地區發起所謂的「反水貨客」示威活動。激進者在街頭、商場、店鋪內用粗言穢語甚至暴行辱罵、滋擾他人,甚至還襲擊他人,令幼童受驚大哭,也有路人受傷,有的示威者搬動圍欄,阻止巴士正常運行。在各界的反對聲中,這類行為一度偃旗息鼓。
反水貨客示威捲土重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時隔半年,9月6日下午,再有本土團體發起「光復行動」,超過100人參加,約200名警員在場戒備。
《東方日報》報導稱,這些示威人員響應網上號召,參與「上水人上水事」及「本土同盟」發起的「光復上水」遊行。示威者由上水港鐵站出發,部分人身穿黑衣及面戴黑色口罩,也有人高舉港英旗幟。
活動發起人、戴著黑口罩的本土同盟成員梁先生聲稱,近月水貨活動重現,嚴重影響區內居民生活,認為政府不可只顧零售業寒冬,而不理居民的狀況。
遊行隊伍於上水港鐵站外出發,途經上水區內藥房集中地,多間藥房及珠寶店均關門暫避,以免受衝擊。遊行人士高叫「打擊水貨走私」及「還我寧靜家園」等口號,並與反光復的民間團體爆發罵戰和衝突,情況一度混亂,示威主辦方「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臺仰則因涉嫌襲警被警方帶走。
遊行隊伍途經區內多間藥房及珠寶店,店員們擋住店門防止示威者破壞搞事,期間不停被示威者辱罵。有店鋪更索性暫停營業,落閘避險。警方則派出過百名警員沿途戒備,又以膠帶隔出遊行路線,控制人群。
香港警方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當日發生的示威行動中,一名22歲黃姓男子因涉嫌用手襲擊一名男警務人員,並撞向一輛停泊於上址的單車,致警務人員跌倒地上。該黃姓男子其後被在場人員制服,他涉嫌襲警被捕,後獲准保釋候查,須於9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香港警方向界面新聞記者重申,香港社會絕不容忍任何暴力事件,任何人如有違法行為,不論任何背景,警方一定會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處理。
政府和業界感到震驚
「反水貨客」示威行動捲土重來,令零售業界和社會各界感到震驚。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嶽質疑有關行動的真正目的,希望有關示威者「將心比己」,「不要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以免令已步入寒冬的香港零售業雪上加霜。
林建嶽表示,這些反水貨客和「佔領」行動直接損害香港的形象,令內地旅客擔心來港旅遊的安全。
再次發生反水貨客示威後,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立刻公開表示,所謂「光復上水行動」會導致內地旅客更加減少,影響到內地旅客來港的意欲,這些激烈的行動是極不負責,影響香港整體旅遊業的發展、經濟發展、以及香港旅客之都的形象。
蘇錦梁認為,「光復上水行動」的代價是其他普通香港市民付出的,影響香港零售業界34.4萬從業者,以及飲食業界23.9萬從業者的生計。解決激烈的行動,包括「光復上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停止這些行徑,以及給各地旅客,包括內地旅客,香港好客之都的信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8日向傳媒表示,發生在上水的示威對香港「好客的旅遊城市」形象完全沒有幫助,政府接下來要繼續發展香港的旅遊業。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也回應稱,反水貨客行動對任何人也沒有幫助,看不到行動有任何正面效果,反水貨客的示威行動不可以反映香港大眾的看法。他認為,即使不滿水貨客的行為,亦不應以這種方式表達,因為對社會和任何人都無好處,也解決不到問題。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批評參與行動者以為打擊水貨客能解決到上水問題,但其實是打擊全港經濟,包括香港本地人的生計。
香港旅遊持續不景氣 政府業界有點急
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因內地旅客增長放緩而呈下滑趨勢。香港旅遊發展局近日公布了7月份訪港旅客數據,數據顯示,整體訪港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8 .4%,其中內地旅客下跌9.8%,其他短途地區旅客和長途旅客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內地過夜旅客的跌幅則接近15%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7月份零售業總銷貨額較去年同期下跌2.8%,這已是今年連續第5個月下跌。零售業界苦不堪言,近日不少位於中環等商業核心區的大型零售店鋪也出現了大幅裁員及退租關門的現象。
為解決香港旅遊和零售業下滑的情況,香港政府今年上半年便開始展開一系列針對內地遊客的宣傳活動,並不斷地呼籲香港旅遊業界不能再「吃老本」。
香港旅遊發展局5月份豪擲8000萬港元,推出「香港FUN享夏日禮」促進暑期旅遊業。6月推出了持續時間長達78天的抽獎活動,向旅客提供價值超過4億港元、由零售、餐飲商戶、景點、酒店提供的240萬份禮品。7月初,旅遊發展局在維多利亞港舉辦龍舟嘉年華。
香港旅發局還加強了內地及其他長短途市場宣傳,將在10月和11月會舉辦多項大型旅遊活動,包括美酒佳餚巡禮和單車節。
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並沒有收到明顯的成效。香港立法會零售及批發業議員方剛此前提出,要求政府放寬限奶令,包括不要限制奶粉出口或考慮向出口奶粉徵收稅項,或者吸納更多內地「自由行」城市,但都一一遭到香港政府的否決。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9月5日發表聲明,特區政府重視香港的旅遊及相關行業面對遊客人數減少可能出現的經濟和就業問題,並已向中央政府反映。由於來港產子及大量購買奶粉並非旅遊行為,因此政府目前無意改變有關政策。梁振英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現在並不是放寬或取消「限奶令」的時候。
由於水貨活動非常活躍,水貨客在香港配方奶粉供應鏈內把大量奶粉運走,導致香港的父母均遇到購買配方奶粉的困難。香港政府自2013年3月開始實行對出口配方奶粉的限制。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解釋稱,政府的原則是要確保本地父母能為其嬰幼兒購買足夠的配方奶粉,故此迫不得已實施限制。實施後證明產生作用,香港本地配方奶粉的供應穩定下來,但仍然有北區等地區會出現缺貨情況。因此,政府認為現在仍然不是一個適當時間,取消配方奶粉的出口限制。
香港旅遊如何找到新亮點?
近期香港旅遊業的低潮令不少業界人士也感嘆,找不到香港旅遊的亮點,難以再吸引內地旅客。蘇錦梁坦誠,經濟大環境等外在因素,是香港所不能控制的,「香港旅遊業的低潮受很多因素影響,例如港幣匯率強勁,以及亞太區內很多不同市場放寬了籤證安排,給予內地旅客很多不同優惠,經濟大環境,特別是股市的變動,亦會影響旅客旅遊和購物的意願。」
對於接下來的香港旅遊市場,從業者信心並不是很足。「這些已經太遲了,沒什麼實質效果。」 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總幹事林志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這些措施並沒有多大效果,只是擺服務櫃檯,喊著口號,在機場發傳單推廣之類的,不會產生真正的影響。」
姚思榮則炮轟政府過去10年在旅遊規劃上交了白卷,建議香港未來的旅遊業規劃不能只重基建,必須有相關旅遊配套,如港珠澳大橋落成後,鄰近的大嶼山應有陽光與海灘或會展旅遊供旅客選擇。
至於增加內地「自由行」城市數量,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認為隨著外國放寬對內地居民的籤證限制,香港已非內地遊客唯一和首選,必須要增設不同旅遊線及具香港特色的活動,才能吸引不同類型旅客。
香港政府在回應業界和社會對旅遊界的關注時,一直強調加強宣傳和舉辦一些活動。蘇錦梁說,會和香港旅遊發展局加強有關宣傳,接下來亦有不同的活動,吸引多些優質過夜旅客來香港。然而,這些活動對於早已走出國門的內地遊客來說,並無大的吸引力。
內地居民來香港旅遊的人數減少已連續幾個月,梁振英說,如果香港不採取一些措施或者修訂政策,香港有可能進入比較長期的人數減少、旅遊業衰退的情況,對香港僱用大量基層市民的零售業、餐飲業和運輸業是不利的。
梁振英表示,將不斷與中央有關部門商討「一周一行」政策,一定會考慮香港旅遊業的承受能力。中長期來說,香港政府會不斷去拓展旅遊設施、增加景點,擴大接待能力,爭取中央和內地的理解和支持。
梁振英強調,整個香港社會都要有一個氛圍,使得不單內地的旅客,還包括外國的旅客,都覺得他們來香港旅遊賓至如歸,所以需要全社會,包括一些極少數經常衝擊旅客的人士,齊心努力發展旅遊業。
然而,參與此次示威行動的「北區水貨關注組」召集人梁金成仍然聲明,下周日(9月13日)會繼續舉行反水貨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