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中國國慶節,日本各大城市的街頭就會充滿祥和的氣氛。
在這段時間裡走在日本街頭的中國人很容易懷疑自己旅遊的錢是不是白花了。
從一下飛機開始,「歡度國慶」這幾個字就會擠進你的目光,如果閉著眼只聽聲音的話,你會以為坐錯飛機坐成了國內線。
剛從上海到日本旅遊的旅客看著機場裡的標語,總會覺得自己乘坐的航班繞了一圈又回上海了。
就像每年2月14日全中國喜迎情人節一樣,每年的10月1日全日本都處於一片紅色的海洋之中。
所有的購物櫥窗一片喜慶,耳邊仿佛能聽到:「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感覺提前幾個月就把年過了。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Goth_炸就炸了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讓世界人民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你能感受到古人世界大同的願景仿佛在這一刻得以實現。
國慶節時日本商家海報上全是中國字,生怕中國人看不懂。
國慶假期去日本旅遊的朋友們往往會在一年一度的朋友圈攝影大賽中失利,商場裡的漢字和微信支付寶二維碼讓很多人對於自己到底出沒出國感到困惑。
國慶節去日本旅遊拍照發朋友圈,朋友會以為你在老家的家樂福或者大潤發。
每到這個時候在義烏開國旗廠的張老闆海外訂單都會爆單,其中最大的客戶都來自日本。
「中國國慶節日本商場插滿了中國國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流落海外的同胞想家了。」
每年十一的時候全日本都沉浸在國慶節的喜悅氛圍裡,走進日本的羅森便利店,你能看到滿櫃的王老吉、洽洽瓜子和椰樹椰汁。
來自中國的遊客帶來了中國最強大的文化輸出,幾乎每個日本商店都會配備能講中文的營業員,有些商家為了給中國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會帶領著自己的員工集體學中文。
以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說,可以說是賓至如歸了
去年他們還專門開了研討會,為新中國的69歲生日獻禮。
這時的日本,彷佛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後花園,日本人都覺得不用出門旅遊了,自己就在中國。
經過幾年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日本商家已經深諳最能吸引中國人的話術,他們會逛中國的社交網絡,學習由中國人總結出的「日本必買商品」,打出橫幅主推。
他們知道中國遊客的購物目標已經從電飯煲和帶有熱水的馬桶蓋變成保健食品和化妝品。
很多商家還專門請了表演隊為中國慶祝,甚至有地方組織學生上街遊行慶祝十一。
中國遊客正在重塑日本零售商業結構
國慶長假不僅是中國人的假日,也是全世界商家和旅遊業者翹首以待的商機。
根據各大媒體的報導,中國遊客會在十一黃金周期間大量湧入日本旅遊。
「海外旅遊首選地是日本,第二是泰國」
《日本經濟新聞》2018年9月30日稱,中國遊客不僅在日本全部遊客數量中人數位居第一,總消費也常年佔據第一。
2018年訪日中國大陸遊客數量達838萬人,佔比26.9%,總消費規模達1.54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87億元)。
旅遊業發展給日本垂暮的經濟帶來了觸底反彈的機會
在新一波的東渡扶桑之後,人民群眾已經比解放軍更先一步佔領日本各個主要城市。
從東京銀座到大阪心齋橋都被中國人攻陷了,他們手中掌握著比槍炮更厲害的武器——銀聯信用卡。
「我見過最有意思的降價,是慶祝中國國慶給日本軍艦的模型降價,日本人這腦子真是夠了」
日本商家往往比中國遊客還心急,早早就開始喜迎中國國慶,有些商家從中秋節就開始預熱。
「東海彼岸,大批銀子閃閃發光,島國人民哪能按捺得住。」
「渡」還寫錯了
有日本店家表示:「資本沒有祖國,這和中國人過聖誕節沒什麼兩樣,能搞促銷有噱頭的節日我們都能接受,它不但能刺激遊客消費,還能讓本國人民也參與到這場消費狂歡裡來。」
「只要不是清明節這種莊嚴肅穆的節日,一律五折起步。」
他們現在知道要靠中國人來賺錢,中國人是好客戶,中國人有錢。
在這個人民大移動的季節裡,對於中國遊客來說,只需要飛幾個小時就能體驗一場異國之旅,花費可能還和國內景點差不多。
「機票非常便宜,同樣是去發達國家旅遊,去美國13個小時,去歐洲10個小時,這還是直飛時間。而日本只需要幾個小時,往返機票經常跌破2000人民幣。」
「國內景點都擠滿了人,稍微多花點錢就能去更寬敞地方有什麼不好,十一時的國內景點比日本這個島國還擁擠。」
根據攜程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國將會有8億人出門旅遊,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旅遊。
「最重要的是服務好,我是去旅遊的,不是為了逛千篇一律的特色商業街,不是去打假,去防騙,去和當地人民鬥智鬥勇的。」
日本文化其實本身就是異化的漢文化,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在日本,不管是哪個地方的服務員,都會滿臉笑容的對你說歡迎光臨,只看不買也會熱情地送你出去。
有知乎用戶曾說:在日本旅遊,更像是打單機遊戲,一切都是既定好的,不會突然出現什麼變故,最大的變數是「你」。
在日本能夠安心專注於旅遊本身,不必擔心別的事,只要下了飛機,你就來到了一個齒輪一樣的世界,這個世界的規律就擺在那裡,你只要投身進去就好了。
「日本人聰明,知道打口碑牌,掙回頭客的錢;不像某些國家,自以為天底下不缺傻子,逮著外國人就一頓猛宰,實際上傻的是自己。」
「甭管他們背地裡怎麼看你,起碼他們有職業素養,出來消費就是圖個省心。」
老話講有錢能使鬼推磨,更別說是日本人了。
有日本專家稱這種現象是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安倍經濟學,但很多日本網民表示這根本就是帝國危機。
與商家的熱情不同,打開日本當地的社交網絡或者論壇門戶網站,你就能感受到能噴出屏幕的憤懣。
「希望中國人韓國人不要來。我們一般市民都坐不上京都市營公交了。」
「你們來觀光的話我們當然很歡迎,但是希望不要來太多。」
而當你打開中國各大門戶網站關於這些事情報導的評論區,也會覺得人們對鍵盤這種武器的開發已經到了極致,蔓延著看不見的硝煙。
日本網民常年攻擊中國遊客素質堪憂,但根據日本當地媒體的統計,中國遊客如今除了在外表上幾乎與日本人沒有不同,而且也變得更有修養。
「他們已經融入了東京的風景,如果僅僅是擦肩而過,你很難認出那是『日本人想像中的中國人』。」
甚至有日本老太太和去當地旅遊的中國老太太說,這些年日本經濟不好,多虧了中國人來旅遊拉動經濟
事實上,早在本世紀初,你就可以在拉斯維加斯的大賭場,就著鹹菜喝上一碗地道的小米粥。這顯然不是因為美帝心懷世界。
商人的本質是追逐利益,開店做生意只關心一件事:怎麼讓顧客心甘情願把錢掏出來。
「如果掛個歡慶國慶的標語就能讓中國遊客高高興興的多掏錢,他們當然會這麼做了。」
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把它當成一件最普通的事情去做,就會成為一種必然。
如今伴隨全世界經濟體系的相互連通,所有人都在共享著中國經濟騰飛的碩果。
「中國的十一國慶本來只是我們國家自己的事,現在反而成為了很多國家翹首以盼的節日了。」
作為歷史淵源深遠的兩個國家,日本極端人士總是會說中國人別來,中國極端人士也常說去日本就是數典忘祖,而遊客開開心心的購物,日本商家賺的盆滿缽滿,最後所有人都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