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七月半民俗「供老客」,你還記得多少?

2020-12-24 騰訊網

每年邵陽農曆七月初七至十五日,是陰間的「春節」,陽間的「鬼節」。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

每到農曆的七月半,很多在外遊子,都會放下工作,放下忙碌的生意,放下旅程,匆匆趕回老家,目的:回家供老客!「接祖供客」———從我小時候有記憶起,就一直存在,並且至今還一代一代在傳承。七月半也是一個挺熱鬧的節日,有些人不管離家多遠,都會漂洋過海,舟車勞頓的趕回家。

七月半邵陽俗稱「月半節,供老客」,是對逝去親人和長輩的吊念的節日。據說,農曆七月十一到十五是鬼魂們走親訪友的盛大節日,相當於我們的過年!此期間,我們的祖先會來到人間看望自己的子孫晚輩,有福賜福,有災擋災!因此,在老家,尤其農村,特別重視此節日!

在邵陽,七月半前各家各戶一般都有接祖(供老客)習俗,但是也有點不同,邵陽人接祖的一般情況(各家不完全相同)。一般是從七月初八開始(但是,一般小家族3/4個兄弟的,就在初十或十一開始,具體看各家族人),七月十五結束。七月半開始接祖一般是一整個大家族的人,在前天晚上聚集在家族的一戶人家,備好酒水祭祀貢品接祖。

1、接祖前桌上擺好祭祀的物品(糖果、餅乾、水果等)和碗。

2、到離家空曠之地迎接,一般會燒香、燒錢紙、燃蠟燭,放鞭炮迎接接祖。

3、客廳一般是兩張大桌子合在一起,然後給桌上的碗裡倒上酒水,放炮竹、燒紙、燃蠟燭後祭祀祖先,然後大家都磕頭作揖,隔一段時間再添加一次酒水(在這期間大人們都會囑咐小孩子,不要隨便碰祭祀的桌椅的)。一段時間後,酒水祭祀的時間差不多了,就放鞭炮、燒錢紙結束一次祭祀。

4、期間前一天晚上,第二天早上,中午,下午都需要酒水,茶水,糖果、水果祭祀,並且需要下飯的祭祀,第二天傍晚送客。

在七月半最重要的事,也是最隆重的事——燒衣包(衣包外面寫著逝去親們的名字,裡面包著冥紙錢、戒指、車子等),燒錢紙(封好後將雞血滴在上面)。

燒衣包、燒錢紙一般在這天下午祭祀之後,用鞭炮一路放,把祖先們迎接到事先準備好的空地處。到地方擺好衣包、貢品、香紙等,燒香燒紙祭祀,然後把衣包香紙等一起焚燒給先人們。在衣包燒的差不多了,再圍著焚燒的地方放鞭炮,送客。

燒衣包是寄託了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希望他們在冥界有很多錢,過的好,也希望他們保佑還在的親人。

七月半,與其說是一場祭祀,更願說它一場思念的盛宴!

一場靈魂深處的交談,有陰陽相隔的悲痛,有無法抹去的關懷,有祈禱美好的心願!為了奔赴這個盛宴,即使沉重,我們都會執著前往,因為親情無界,血緣無界,愛,無界!

又到一年「七月半」

返鄉供老客高峰

在此提醒廣大司機朋友

注意交通安全

切勿疲勞駕駛,開鬥氣車!

同時注意防火等安全隱患

倡導環保、文明祭祀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半,這個節日你知道多少?
    今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了,民間俗稱「七月半」,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也是佛家所說的「盂蘭盆節」,而且,還是傳說的「
  • 廣東新鋪非遺「新鋪七月半」民俗文化節演繹千年古鎮風情
    汪敬淼 攝  近日,蕉嶺縣新鋪鎮在濱水公園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鋪七月半」民俗文化節,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別致的古鎮風情吸引著四面八方的群眾前來感受古鎮新鋪的魅力。  新鋪鎮作為梅州蕉嶺重要的群眾自發商業交易往來之地,因優越的交通條件和地理位置,每年的「新鋪七月半」民俗文化節,都會有大量本鎮、周邊鎮乃至周邊縣的群眾自發前往歡慶佳節。
  • 七月半將至,中元節的17個禁忌,你了解多少?
    明天就是「七月半」中元節,你可知道「鬼節」是怎麼過的嗎?
  • 七月半·普渡
  • 七月半很快到來,詳談農曆七月半該做些什麼
    七月半是先輩們留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也稱之為鬼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 追懷先祖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我們這裡的「月半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在我們這裡俗稱為「月半節」,在史料中又稱「地官節」、「亡靈節」。流行較廣的是「中元節」,這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上古的七月半秋嘗慶豐祭祖節,稱為「中元節」。
  • 七月半,鬼門開| 你不知道的有很多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
  • 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
    在有些地方也叫它「七月半」,或者是鬼節、施孤,佛教稱它為「盂蘭盆節」。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其也和清明、重陽節、除夕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在中元節期間有祭祖、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那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哪一天,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什麼說法嗎?在中元節前有「上元節」,後面有「下元節」。
  • 七月半鬼節各地有何風俗? 鬼節有何作用?(圖)
    湖南省鬼節風俗邵陽人於農曆七月十二前後「接老客」,於農曆七月十五晚焚化紙包、燒香拜祖,曰「送老客」。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後須在背面書『封』字。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
  • 中國農曆七月十四中元節的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
  • 你還記得多少?
    還記得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媽媽念著童謠哄我們入睡,和小夥伴念著童謠一起快樂的玩耍,你還記得伴你成長的那些童謠嗎?一、火螢蟲,高高飛 火螢蟲,高高飛,家來吃烏龜,烏龜不長毛,家來吃葡萄,葡萄不開花,家來吃黃瓜,黃瓜不結子,家來吃果子,果子不甜,家來種田,田種不動,做你個猴兒夢!哭寶兒笑笑,黃貓兒跳跳,老鼠解繩,屁股跌的溫疼。
  • 今天,閩南有個特別的民俗,你還記得嗎?
    今天,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你可能隨處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閩南今天還有特別的民俗普渡,讓廈門地下的「先民」們得到更好的待遇。民國二十年的《廈門指南》記載到:「七月朔起各社裡街道,分日設醮,作盂蘭盆會,祀無主之魂,名曰「普度」。各以其祭品延客聚飲,次第輪流,至晦日乃止。」
  • 農曆七月初七到,牛郎織女會「鵲橋」!七夕節的傳統民俗知多少?
    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普通民眾圍繞著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漢族民俗活動。又到七夕節,你的朋友圈被各種秀恩愛行為佔領了嗎?很多人都會在七夕忙著約會,但你的過節方式可能不對。民俗專家說,古人過七夕也就是乞巧節的花樣可多了,比如五彩絲穿九尾針、喜蛛應巧、拜織女等。下面,逍遙子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古人的七夕民俗,來看看你都知道多少?
  • 飛花令,含有七月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七月,是夏季的第二個月。走進生機盎然的七月,走進七月滾燙的詩行,傾聽柳蔭深處抑揚頓挫的蟬鳴,挾裹著不安分的飛翔。那麼,含有七月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唐·白居易《長恨歌》七月行已半,早涼天氣清。——唐·白居易《秋遊原上》夜警千年鶴,朝零七月風。——唐·李嶠《露》城市七月初,熱與夏未差。
  • 台州古早味|七月半 豇豆蒔
    明朝張岱寫過一篇《西湖七月半》,「杭人遊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從這篇吐槽文中可見,杭州的七月半習俗是賞月。台州人可沒那麼風雅。
  • 萬年曆 | 中元七月半:扒一扒正宗的中國"鬼節"!
    萬年曆 | 中元七月半:扒一扒正宗的中國"鬼節"!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它的由來和習俗是什麼?中元節祭祀祖先要注意哪些事情?這裡面的講究可真不少……今天,就聽萬年曆App,為你講述那些傳承千年的中元習俗吧!中元節的由來,你清楚嗎?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 2018七月半是幾月幾號? 七月半有哪些禁忌?
    2018七月半是幾月幾號? 七月半有哪些禁忌?時間:2018-06-02 19: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七月半是幾月幾號? 七月半有哪些禁忌? 在中國習俗中,並不僅僅是七月半這天需要避忌,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
  • 鬼節不「鬼」,淺談七月半鬼節文化
    原創 殯葬手記康康 殯葬手記七月十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又稱「七月半」、「鬼節」、「中元節」、「盂蘭盆節」等。清初期,「中元祭掃,尤勝清明」,可見這是一個相當隆重的祭祀祖先和亡靈的節日。
  • 90年代初期,湖南中部農村怎樣過七月半?
    中元節,在湖南中部農村,我們這地方,俗稱七月半,又叫接老客、鬼出門。對小孩,似乎是個很可怕的日子。大人們年年警告,千萬別到水邊玩;又說,晚上別到外面亂竄。家長的話,或許會讓我心臟怦怦亂跳,睡到床上也不敢閉眼,前後幾天,總會做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