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ATM機:一面是需求的激增,一面是犯罪的威脅
儘管全球範圍內封鎖,covid-19以及全球經濟危機不斷發酵,近幾個月在全球範圍內的比特幣ATM機數量仍大量增長。據比特幣ATM跟蹤網站Coinatmradar.com的數據,目前在72個國家/地區擁有7,729種加密貨幣ATM。每個月都會增加數百臺新機器,如今,遍布全球的比特幣ATM機超過7700臺。
同時,區塊鏈取證公司CipherTrace周二(6月2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20年的前5個月,加密貨幣盜竊、黑客攻擊和欺詐造成的損失為14億美元,這一數字表明,到今年結束,與加密貨幣犯罪相關的損失可能會創下第二高的紀錄。2019年,該不法收益為45.2億美元,較2018年17.4億美元的總額增長了160%。
根據CipherTrace的報告,大多數基金都與投資騙局和龐氏騙局有關。雖然這兩類騙局代表了加密貨幣詐騙者獲得的大部分資金,但它們並沒有造成全部損失。除此之外,他們還使用勒索、假加密貨幣混頻器、網絡釣魚和假代金券銷售等手段。
由於大量的跨境交易(跨境交易佔到了比特幣交易量的74%),加密貨幣用戶和投資者的損失有所增加。美國比特幣自動櫃員機(ATM)的用戶將88%的交易資金轉到了高風險的離岸交易所。從位置來看,到2019年,跨交易所交易中平均有74%的比特幣被跨境轉移。這一發現凸顯了反洗錢/反恐融資(CTF)的重要性,因為犯罪分子利用了加密法規越來越強的地區之間的差異。
芬蘭交易所仍保持著其作為犯罪來源的比特幣基金首選目的地:他們所擁有的BTC資金中的12.%直接來自犯罪分子。報告稱,隨著全球範圍內有了越來越多的加密貨幣相關法規,犯罪分子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直接轉移非法資金的難度越來越大。然而,這種障礙使罪犯更加機靈:詐騙者反而想出了如何通過多個私人錢包進行資金分層,然後再通過受監管的法定非場外交易(例如交易所)套現的方法。
此舉意味著交易所必須對犯罪資金的一跳和多跳風險保持謹慎。雖然暗市的第一層資金只有9.8%直接進入交易所,但第二層資金中約有30.7%進入了交易所,這使交易所承受的風險增加了三倍以上。
專家預測,全球比特幣ATM(BATMs)將面臨更嚴格的規定,包括加拿大和德國在內的國家已經開始加強對反洗錢的要求。
加拿大比特幣基金會和當地加密貨幣交易所BullBitcoin的弗朗西斯·普利奧特(Francis Pouliot)在推特上說,新法規將主要影響那些將加密貨幣兌換成現金的公司,並稱比特幣ATM運營商受影響最大。現在要求比特幣ATM運營商報告所有價值10,000加元或以上的交易。
CipherTrace的最新研究還顯示,美國各大銀行每年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處理大約20億美元的未被發現的加密貨幣交易。該公司聲稱,這些資金來源於貨幣服務業務,如交易所和經紀服務等加密貨幣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