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莊,在一間40多平方米的咖啡工作室內,郭園清正用雲南產的咖啡豆製作一杯咖啡。他是一名咖啡豆烘焙商,供給北京50多家咖啡館,所用的豆子基本來自國外。
「如果有好的雲南豆我們都會嘗試,肯定對國內的咖啡豆充滿期待。」他對時間財經說:「但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喝。」
咖啡,舶來品,中國最大產區是雲南。與國內其他咖啡產區(海南、廣東等地)不同,雲南高海拔,溫差大,是中國最適合咖啡種植的區域。其產量佔全國咖啡總量的98%,其中一半來自普洱。
尷尬的是,長久以來雲南的咖啡並未受追捧。有其品質的原因,雲南咖啡品種較為單一,大多為阿拉比卡咖啡種的卡迪姆(Catimor)亞種,耐病高產,但口感不夠醇厚。「我們喝中等偏上的雲南豆子,還是不如國外咖啡豆口感表達這麼清晰。」郭園清說。
但這種雲南咖啡豆卻是作為速溶咖啡的很好原料。正是以速溶咖啡為拳頭業務的雀巢將卡迪姆咖啡引種推廣到了雲南。早在1992年,雀巢便在雲南省成立了咖啡農藝服務部門,帶動了第一波咖啡種植熱潮。
事實上,雲南咖啡早已為星巴克、雀巢、麥氏、卡夫等國際品牌供貨,而且國內企業拼多多也高調布局雲南開發。儘管如此,雲南開發並未形成高認知度自有品牌。
歸其原因,多數人認為是品牌推廣問題。「大部分人不知道雲南有咖啡豆。」雲南孟連苡榕咖啡莊園經理羅怡向時間財經介紹,「一些咖啡展會上,很多消費者過來問,怎麼雲南還有咖啡?」
此外,雲南咖啡豆種植面積還不算大,總產量僅佔全球的1.5%左右。雲南全省2018年至2019年咖啡豆總量約為15萬噸,與全球產量1032萬噸的咖啡總量(1.72億袋(每袋60公斤))無法相提並論。
雲南咖啡豆也帶來過希望。2011年,普洱咖啡豆收購價最高飆升至40元/公斤。但好景不長。2014年起,雲南咖啡價格持續走低,收購價較高峰期暴跌四分之三。
今年則是雲南咖啡豆15年來價格最低點,非常接近成本價。價格低迷打破維持多年的咖啡遊戲規則,其生態在悄然發生變化。這會是雲南咖啡豆面臨的轉折麼?
最難一年
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80萬畝,有普洱、臨滄、德宏、保山等咖啡主產區,近40萬農戶從事咖啡種植。每年11月底到次年2月底是收穫咖啡豆的季節,4月底到5月初是加工好的咖啡豆需要填單銷售的關口。
「有10%到20%的農戶已經砍掉咖啡樹,換成更快成熟的玉米、甘蔗,這些替代的新作物當年就可以投產。」普洱艾哲實業總經理李冠霆向時間財經介紹,「各家不一樣,有的莊園一點不減,也有的莊園完全轉種其他作物。」
這意味著,幾萬農戶因收購價格太低,伐掉了自家的咖啡。
時間財經查詢4月24日雲南本地咖啡豆的價格表:星巴克的收購價格為13.5元/公斤,雀巢略高,為13.8元/公斤。
「我們商業咖啡豆的成本差不多就在12.5元/公斤,低於這個價格就賠本了。」羅怡說。「即便如此價格也無法吸引更多人來買豆子。」
同時國外期貨價格也很低,來自國外的客戶擔心不賺錢,不敢收購那麼多的豆子。羅怡的美國客戶也向她表示不好意思,因今年期貨太低了,這期間可能會暫停收購。
「實在到賣不出去的地步,最壞的方式就是保存好,到第二年賣。第二年價格如果突然上漲的話,就很幸運。但如果一直跌的話,也只能低價賣出去。」不願換種其他作物的咖農表示。
杯水車薪
商業咖啡豆佔到雲南咖啡豆總量的85%,高級商業咖啡豆佔到10%,精品咖啡豆僅為5%。
據當地人介紹,商業咖啡豆基本上不打分,杯測無瑕疵,無化學味、質檢過關等就可以被收購。雀巢是商業咖啡最大收購商。精品咖啡豆則需要滿足採摘全紅果,晾曬、處理方式、風味、醇厚度等各個方面要求,但云南精品咖啡豆的價格也不算高,多為30~60元左右。
星巴克共推出過三款雲南咖啡豆。2017年,第一款產自於中國單一產區的咖啡豆星巴克雲南咖啡豆面世,在全國星巴克門店售賣。2017年、2018年分別推出了兩款臻選咖啡,中國雲南黃蜜法處理咖啡豆和高雅莊園咖啡豆,只在星巴克臻選店售賣。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共有200家星巴克臻選店。
「咖啡豆屬於農產品,所以受環境、氣候等影響每年的質量也都不一樣,所以我們無法提供一個數據。」星巴克方面告訴時間財經。
雀巢、星巴克每年能從雲南收購多少咖啡豆呢?從兩家公司官方,時間財經並未得到答案。
普洱艾哲實業總經理李冠霆對時間財經透露,雀巢每年從雲南收購大概是1.7萬噸左右,約為星巴克的兩倍。此外,麥氏公司、美國卡夫食品、德國紐曼和丹麥伊卡姆登國際食品公司也藉助雲南本地大大小小的供應商,成為收購雲南咖啡的主力。
但據云南省農業廳2018年6月發布的《咖啡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顯示,雲南咖啡產業缺乏標準的加工、倉儲、物流、交易等產業配套,導致以雀巢為代表的國際企業,實際上在雲南是以低於紐約咖啡期貨價格10~15美分/磅的價格,收購雲南商業級咖啡。這在全球的咖啡產區都是不會發生的情況,直接導致雲南咖農每年減少收入近10億元。
這一情況也得到了當地咖農的確認,「以前常規情況是123美分/磅-12美分/磅來定價。」
但在今年咖啡豆價格新低的特殊情況下,雀巢等國際咖啡企業已經在在全球期貨的價格的基礎上,加價收購。
「86美分/磅+2~8美分/磅,」李冠霆稱,「某種程度上,全球期貨價比雀巢還要更低,國際巨頭已經在做一些努力了。」但「雀巢、星巴克們也救不了這個行業。」當地咖農對時間財經說道。
除了國際巨頭,中國的電商新秀拼多多也亮相雲南咖啡產業中。4月21日,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的指導下,拼多多扶貧助農模式「多多農園」,首站落戶雲南保山。
據拼多多介紹,今年聯合雲潞咖啡、比頓咖啡、景蘭咖啡等6家平臺商家(均為當地咖啡商家),以40.76萬元的價格,收購了建檔立卡貧困戶42.53噸咖啡豆等原料。時間財經向拼多多方面詢問具體咖啡種類的收購價格,未收到明確回復。
「這個價格約合9.58元/公斤,如果是可以直接烘焙的咖啡豆,那是低價,沒有溢價。」當地咖農對時間財經表示,「如果是沒有經過分級精選的咖啡豆(當地稱之為毛米),那確實是一個溢價的價格,但是這個溢價,仍然沒有高於成本。這是一個較低階梯的起點。」
「越來越多的中國咖啡商,經銷商跑到雲南進豆子。但大部分都是考察,接觸一下咖啡種植的整個過程,真正去那兒採豆的少,大部分是去那裡玩兒。」平時主要在北京的郭園清說。
幾年前郭同一位北京投資商去朱苦拉(雲南最早種植咖啡的地區)考察過,花了好多心思想,要把雲南咖啡豆推廣起來。但最後郭和他的朋友們得出結論,如果產業鏈後端沒有連鎖咖啡店的話,還挺難做這件事。
如同2018年雲南省咖啡行業協會新一屆會長李曉波對媒體所說的,「長期以來,中國咖啡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現象,國內許多咖啡企業、商家喜歡捨近求遠,以高於雲南咖啡1~2倍的價格進口國外咖啡。」他表示,目前雲南咖啡常被以低價出口海外,被國外咖啡企業包裝貼牌後再賣回中國。
「很多咖啡館認為,賣咖啡就是賣國外的文化,比如說瑞幸就是這個理念,」李怡說道。確實如此,2017年11月成立以來,瑞幸咖啡高速開店超2000家。日前,它赴美提交了IPO申請,最高融資1億美元。
「瑞幸的豆子全球四大產區選的,如在哥倫比亞、衣索比亞選的,目前沒有選用雲南豆。」瑞幸咖啡方面對時間財經表示。據其招股書披露,若瑞幸咖啡成功IPO,世界第三及法國第一糧食輸出商路易達孚,將以5000萬美元入股,並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在中國建設和運營一家咖啡烘焙工廠。
「路易達孚也是雲南咖啡豆的收購商,這可能是一個好消息。」普洱艾哲實業總經理李冠霆略帶期待地說道。
(文章來源:時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