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媽媽:說說給娃英語啟蒙這幾年,掉過的「隕石坑」……

2020-12-25 慢成長mcz

花時間說:今天的文章來自慢成長老友、曾經留美的海歸媽媽COS。她這篇文章讓我越讀越覺得——太有共鳴了!估計在帶娃英語啟蒙這條路上的媽媽們,看了或多或少都會有同感。

我迫不及待將篇好文和大家分享,因為COS不僅講了那些讓我深有感觸的類似經歷,還有她是怎麼從這些「隕石坑」爬出來的實用方法。趕緊看看吧。

文/COS

作為曾經留美的海歸媽媽,我對孩子的英語啟蒙一直都很重視,特別是對孩子早期的英文環境尤為看重。

從她出生起,我就努力給孩子營造英文氛圍,什麼英文兒歌、繪本故事、日常對話、英文學習app,就送孩子上託班也選擇了有全天外教跟班的幼兒園。按理說,孩子的英文應該還不錯,至少常見詞彙是可以說些的了吧。

可是這麼堅持了三年多,孩子居然有很長一段時間一句英文也不願說,牴觸到看見英文繪本就大喊「我聽不懂英語」或者「媽媽講中文」,真的是挫敗感滿滿啊。

好在最近經過我的不懈努力,艾米總算又對英語產生了興趣,願意跟讀,也能時不時地說出些句子來了。不能說是「苦盡甘來」,但好歹看見了點曙光不是。

我想我遇到的這些煩惱,很多重視英文啟蒙的媽媽們也曾遇到過。所以我總結了這三年多以來英文啟蒙的心得,有一直抱持的理念,有掉過的坑,也有如何從坑裡爬出來的經驗之談哈。

關於英語環境

我特別堅信,要讓孩子學好語言,給孩子提供相應的語言環境極其重要。

我的這種想法,和我的一些經歷密不可分:在有孩子之前,我曾與先生一起赴美國某大學學習,他作為聯合培養學生攻讀博士學位,我則作為家屬陪同,同時也學習學習語言什麼的。

在美國期間,我們結識了許多帶著孩子赴美的訪學家庭,很多小朋友在剛來時英文基礎為0,但幾個月後就能用英語自如對話了,一年訪學期滿回國時,有些孩子的英文水平甚至超過了他們的父母。

我這裡所說的英文水平的「超過」,指的不是單純的詞彙量或者是閱讀理解能力,而是英文的思維、聽說的能力,以及表達的自信。我們這一代基本都是「啞巴英語」,論實戰,真比不過這群零基礎就直接被爸媽丟進美國學校(每天七八個小時的全英文環境)的孩子們。

這種我親眼所見到的環境對語言學習的影響,確實比道聽途說的更讓人感到震撼。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雖然語言環境不同,我在艾米剛出生開始,仍然盡力為她打造英文環境(童謠、繪本等等),甚至在一歲半之前,我與她之間的大部分對話都是用英文的。但一歲半之後,我的英文環境塑造計劃就開始受阻了,坑遇到了不少,篇幅所限,且說兩個「隕石坑」級別的哈。

艾米的英文啟蒙之路,真的是從剛出生就開始了

第一個「隕石坑」:母語與英語的地位爭奪戰

首先是母語的強勢地位開始建立,艾米在一歲半左右開始正式說一些連貫的話,在此之前,她所冒出了一系列詞彙,並不區分中文和英文。但在一歲半之後,隨著理解能力的提升,她對中文的需求量明顯增大了。

艾米一歲半之前,有不少英文繪本是她的心頭好

其實這也是能預料的到的情況,畢竟生活在國內,平時生活和家人溝通還是用中文為主。在家裡,只有我和她用英文溝通,我和其他家人、其他家人與她之間,都是中文,所以孩子的中文輸入依然是遠大於英文輸入的,孩子自然覺得說中文更容易。

因此,在一歲半到兩歲多的這個階段,艾米更偏好看故事情節豐富的中文繪本,而對英文繪本開始抗拒。

另一方面,由於和孩子間的日常交流的語句也越來越複雜,雖說在國外呆過但英語依舊是半吊子的我也逐漸應付不了全英文的對話方式了。此消彼長,艾米原本會的很多英文詞彙和表達,隨著中文的進步,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在這個階段,英文兒歌、原版動畫和零星的日常對話依然有,但所佔的比例的確是太少了。回想起來,這是我在英文啟蒙上遇到的第一個大坑,雖說是避無可避,畢竟大環境的影響嘛,但要是能夠堅持每天固定的英文時間,應該會更好。

第二個「隕石坑」:外教的影響

孩子兩歲半左右,我送她入了託,是一家有外教全天跟班的蒙氏幼兒園,一方面是由於我回歸職場,另一方面的原因還是我對於0~3歲這個語言學習的關鍵期耿耿於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裡能有穩定的英文輸入,抓住最後的黃金期,沒有痛苦地學好英文。

艾米與幼兒園外教們的互動

一開始,我覺得挺不錯,艾米還學會了幾首英文兒歌,唱給我聽。可時間一長,問題就顯現出來了:她依然抗拒讀英文繪本,甚至比之前更抗拒。她明確地表示「我聽不懂英文」、「媽媽你說中文」,遇到特別感興趣的英文繪本,也是要求我用中文講,連一句英文一句中文都不允許。

特別是三歲多開始,艾米對於英文,進行了「無差別攻擊」,即使是她能聽懂的詞彙和指令,也表示抗拒。可憐老母親我只好先順從其心意,再趁她不注意偶爾夾帶一些英文單詞,或者趁她心情好時,聽些英文兒歌之類磨磨耳朵。

後來我與她談話,她告訴了我原因,她說:「Helen老師說的就是英語,她說的我聽不懂」,於是她自己推出了結論:「英語我聽不懂。」

我兩眼一抹黑啊,此乃我遇上的第二個「隕石坑」,比第一個還大,沒想到我花了更多的錢送孩子去了有外教的班級,就換回來這麼個結果?

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原因,換位思考一下,要是把我直接扔到了德國、法國或者其他非英語國家,任他們對著我哇啦哇啦說上半天,我也會一臉茫然不知所措啊。

在孩子一兩歲時,我讀英文繪本通常不加以解釋,只要她願意聽,我就這麼讀。在那個時期,中文和英文對孩子而言都是一樣的,她慢慢理解吸收,並不反抗。可我忽略了,隨著孩子長大,她的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尤其是對中文的吸收程度遠高於英文,她能聽懂每一句中文句子,卻只能聽懂英文句子裡的個別單詞,自然會產生落差。

這表示,我們的語言輸入要更清晰,要能夠讓她產生明確的概念,才算是有效的。外教老師哇啦哇啦一整天,和我哇啦哇啦讀完一本書,傳到孩子的耳朵裡,基本沒啥用了。

出坑之路

其實,從我掉進第一個坑開始,我就在努力地「往坑外爬」,但沒想到摔進了第二個更深的坑,簡直是夠夠的。

我最開始往坑外爬的方法說簡單也簡單,就是努力維持最基本的英文輸入,變著花樣引起孩子興趣,比如英文繪本不願意看了,那就先順著孩子心意用中文講,趁其看得入神時夾帶幾個單詞;或者看原版動畫,利用一些英語學習app等等,輪著來總有些興趣。

針對於第二個坑,我也開始有意識地強化一些單一的詞彙,就像最初學中文那樣,特定詞語多遍重複,不再追求「多」,轉而追求「能理解」:比如艾米在吃棒棒糖時,我就不停地重複「lollipop,lollipop,lollipop……」,讓她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很長一段時間,我家的英文啟蒙就處於這樣的停滯期,沒有任何進步,但在我的努力之下,也沒算全丟下。我的心態倒是被這娃磨得越來越平和,畢竟活著最重要啊,說不定哪天就有轉機了呢。

結果轉機突然就出現了,這個暑假伊始,我有天逛街時無意間給艾米約了個英語試聽課,開始艾米依然很抗拒,我連哄帶鼓勵地帶她進了教室。其實我目前並沒有要給她報班地想法,只不過想看看英語課上老師都是怎麼教,也想看看艾米的英文水平究竟如何。

沒想到得是,艾米驚訝地發現,老師上課教的那些簡單詞彙她都會,說得比那些一起試聽的哥哥姐姐們還要好,得到了老師的表揚。這小人兒瞬間有了自信,終於不再抗拒說英語了。回來後,主動要求和我一起看英文繪本,也終於願意開口跟讀,也願意與我進行簡單的對話了。

至此,漫長的靜默期總算是渡過了,不過未來的英文啟蒙之路依舊很長,路上估計會遇上的坑也不會少,咱們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行且努力吧哈哈哈。

總結一下

1、從結果看,持續穩定的英文輸入和英文環境營造很有有必要,最好能保證頻次和時長,為輸出做準備;

2、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需求不同,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引導;

3、幫助孩子保持英文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很重要;

4、保持咱們的信心更重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會有看見效果的那一天。

暑假過半,三歲四個月的小傢伙就從跟讀單詞過渡到可以跟讀簡單的句子了。之所以進步能這麼快,還是和一直以來的英文輸入有關聯的,只是這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過程著實有些長,所以我想寫出自己的這段心路歷程,與同樣糾結、迷茫於英文啟蒙的媽媽們共享,也共勉。

跟讀英文打卡,讀完一本貼一個對應貼紙,很有成就感

至於我這半吊子媽媽到底哪來的勇氣與孩子說英語,在美國的那一年學語言到底收穫了什麼,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跟讀材料等等,限於文章篇幅,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啦,如果感興趣的,可以文末留言告訴我喲!

—END—

花時間叨叨叨

今天文章讓我深有體會,是因為說的幾種情況,我真的也遇到過啊!作為一個海歸媽媽,身邊很多同學朋友,甚至幼兒園同學家長,都覺得果果的啟蒙一定非常輕鬆。

隨著長大,孩子「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主語優勢也有了,中文才是親近的。可她最熟悉的、最愛的媽媽,讓她覺得「陌生」,孩子一下子沒了安全感。

相關焦點

  • 英語專業研究生媽媽也踩雷?親身總結寶貝英語啟蒙「避雷」攻略!
    今天,我們的分享嘉賓Annie媽媽,就會結合自己給娃啟蒙的經歷,給大家排一排啟蒙路上的雷!●坎坷的啟蒙之路●閨女Annie今年六歲半,英語啟蒙兩年左右,目前處於穩步提升的狀態。回想起之前的英語啟蒙之路,也是有很多切膚的教訓和經驗,希望給大家提供一個可參考案例,讓娃的英語啟蒙之路更順暢有效一些。先簡單回顧下我閨女的啟蒙路線,稍後再給爸媽們分析一下給孩子英語啟蒙中需要避的「雷」。
  • 海歸兩娃媽媽英文啟蒙全攻略
    時間花在哪是看得見的,這句話用在孩子英語啟蒙上再合適不過了。英語啟蒙沒有捷徑,就是每天的長期積累。北大畢業後赴美國UCLA留學海歸,現職場媽媽。)來源:「大J小D」公眾號我是個兩娃媽媽,從我家老大幾個月開始,我就有意識給她一些雙語的環境。我家老大大概是2歲以前只能說幾個簡單的詞,2-3歲能在我的引導下偶爾說一些短句,3歲多到現在,能說一些整句,大多數是我引導,少數是自己主動說的,比如有一次在路上說Stop!
  • 5千字記錄,非英語專業的媽媽英語啟蒙之路
    這是我幫兒子做的一次記錄,我並不是一位能和孩子日常用英語交流的媽媽,他在對話中所用到的語言都來自於閱讀,套用之前某位陪讀爸爸的話說「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讀的多了,輸出也是水到渠成的顯現。但也只翻譯三次,即前三次讀的時候會在不懂的地方,停下來翻譯一下,第四次再讀這本書,就全英文讀了。4、英語音頻磨耳朵 好鋼用在刀刃上我曾經很糾結於我的發音,英語扔下多年,原本就是中式發音,初陪孩子啟蒙時,讀的磕磕絆絆,在給孩子讀書時,心裡實在忐忑。
  • 兩歲娃的英語秒殺七歲娃?這些英語啟蒙的寶貴經驗你必須知道
    大哥哥顯然沒有聽懂這句話的意思,我趕忙解圍。因為前幾天給他讀分級讀物的時候,為了讓他學習勺子和叉子,我當時就是實物演示跟娃互動的,所以他記住了,今天突然興起,學著我的樣子問別人。我的同事們都很驚訝,兩歲多的娃怎麼說英語這麼自然,竟然秒殺七歲娃?
  • 幼兒英語啟蒙,看這2部啟蒙英語動畫片就夠了!
    二娃兩歲後我就琢磨著英語啟蒙,想著能省了培訓班的錢不也是全職帶娃創造的價值?太小的孩子開始用書來啟蒙英語不太現實,看一頁就跑了。所以總結了眾多大咖們的理論和自己陪娃的觀察後覺得幼兒英語啟蒙還是要從兒歌和動畫片起步。(啟蒙英語兒歌就SSS不用費心了!)然後我就開始收集英語啟蒙動畫片。
  • 3歲寶寶五個月英語啟蒙,聽力詞彙500,說說啟蒙路上的那些坑
    文章講述她家寶寶(3歲)英語啟蒙之路,裡面的心得經驗供大家參考。--------------我是正文分割線-------------豆豆從去年12月開始學習英語,目前已經5個月的時間,聽力詞彙測試約500詞彙,經常會哼唱英文兒歌,會主動拿著書用英文講自己喜歡的分級故事,偶爾會在現實生活中有實境輸出……雖然不比大多數牛娃厲害,但是我這篇日記想記錄我們在英語啟蒙的路上掉過的坑。
  • 身處十八線小城,我們如何帶娃在英文啟蒙之路上飛起?
    大家好,這裡是杜弟的嘻哈英語時光!很高興可以用文字與陪娃一起的媽媽們分享我與我家小朋友的英語成長曆程!我是一名在國企(名氣很大,地處偏遠)做翻譯與科技情報調研的普通媽媽,因為家有小男娃一枚,從娃兩歲起,也踏上了慢慢英文啟蒙之路。
  • 家庭英語啟蒙想讓寶寶開口,父母要堅持什麼?
    我家六月是18年5月出生的,從8個月開始啟蒙,正式啟蒙算起來是一歲一個月的時候了。這裡正式啟蒙的概念是在日常中用英文跟她對話交流,不只是停留在英文繪本的閱讀,現在六月22個月,已經可以說完整的句子,而且越來越多。
  • 如何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了解這些從容啟蒙
    所以,本著這個小目標,也沒多麼深奧,就是不想讓娃跟自己一樣學了十多年,還是啞巴英語。而自己也想練練口語,即使最後孩子沒學會,自己能交流得也不錯。我就用我這三腳貓的英語「功底」開始跟3歲的娃一起學習了。一.英語啟蒙的越早越好嗎?
  • 我測評了10個英語啟蒙APP,這幾個APP學英語最給力
    以一對N外教直播課為核心的產品VIPKID、DaDa英語、魔力耳朵今天的文章重點圍繞產品的課程設計、內容規劃、配套服務、課程體驗、課程價格這5個核心緯度來分析,裡面有我家倆孩子體驗很多年的課程,也有之前我雖然沒報名,但這段時間特地報名了試聽課來體驗的課程,為了儘量保證客觀性,報名試聽課的課程我也同時採訪了社群裡報名了正式課的媽媽,了解更多的產品細節和體驗過程
  • 棗媽和愷摩:娃英語啟蒙選魔力耳朵怎麼樣?2600字上課體驗拿走不謝|...
    一提到英語啟蒙,老母親又辛酸得落淚了。我自己多年來受啞巴英語的苦,英語這個科目一直是我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一路學來磕磕絆絆跌跌跌撞撞……所以有了娃後,我就想著孩子不能再跳媽媽的坑!不能再受英語的苦!很早我就把娃的英語啟蒙提上了日程!
  • 年終總結|玉米英語啟蒙重要細節大復盤
    從小玉米9月齡(正好是2020年1月)開始,到現在21月齡(2020年12月),我想把這一年內很多重要的細節在這篇文章中分享,這樣對大家各自的英語啟蒙之路也將有所幫助。                 我是一個非常熱愛英語的人。從初一開始學英語,到大二時考了六級637分,畢業後考了託福成為託福口語老師。
  • 0-8歲英語啟蒙乾貨這裡都全了!
    對於全民雞娃的家長來說,雞娃也要趁早啊,尤其是英語這一語言關,一定要儘早開始,能不能打通關不知道,反正早早入門搶佔先機已成為雞娃家長們之間不用多說的鐵律。為啥?其實也很簡單。人類大腦有它的脾氣。它的語言敏感期就那麼幾年,要是能夠抓住這些關鍵期,就可以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那麼問題來了!英語啟蒙要趁早,地球人都知道。
  • 看英文動畫片就能學會說英語?資深媒體人媽媽表示,沒那麼簡單!
    還記得之前我們分享過的《資深媒體人媽媽:放心給娃看電視,是因為我做到了這四件事》,這位資深媒體人媽媽也經歷過同樣的困惑,小E邀請她總結了下她通過英文原版動畫片幫助零基礎的寶寶進行英語啟蒙的經驗,文末還有她的片單推薦奉上哦~ 正文分割線 周小立資深媒體人兩個女兒:小宇宙和小西瓜為什麼要做英語啟蒙,我是有血淚教訓的。
  • 3-8歲英語啟蒙必看:小狐狸英語支招,懂得這一點,高效又省錢
    一轉眼發現2020都快過完了,而促使我重新開始學習是因為給孩子做英語啟蒙規劃這件事。我家小寶目前不到一歲半,在很多家長眼裡,孩子這麼小,還並沒到考慮英語啟蒙的時候。事實上,我家人也是一樣的想法。畢竟三歲就要上幼兒園,這幾年就不能讓孩子好好玩耍麼?
  • 家庭英語啟蒙的反思:閱讀海澱媽媽安栢的家教手記《上岸》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945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寫在前面英語啟蒙是家庭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孩子幼年的時候,英語啟蒙甚至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父母重視得越早,效果越好。
  • 英語啟蒙幾歲開始最好?幼兒英語啟蒙軟體哪個好?
    英語啟蒙幾歲開始最好?幼兒英語啟蒙軟體哪個好? 2020年11月26日 12: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英語啟蒙幾歲開始最好?
  • 熬夜整理的英語學習方法,3招+魔力耳朵讓所有媽媽做好英語啟蒙!
    最近我做了幾場關於英語啟蒙的直播,透過攝像頭,我和大家更近了。也有很多媽媽和我交流了孩子英語學習的問題,我也一一記錄了下來。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問的比較多的:「我自己本身英語不好,怎麼能給孩子做好英語啟蒙呢?」這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我完全能夠感同身受,知道英語好有優勢,也因此更注重孩子的英語啟蒙,但自己卻力不從心,不知從哪裡下手。
  • 【CC爸媽】線上線下加起來4年,英語啟蒙我選魔力耳朵
    CC的英語啟蒙線上線下加起來4年多了,一路穩中有升,我最大的感觸反倒是,比起把時間都花在路上,選擇任何一個開始,只要堅持下來,收穫都會肉眼可見。現在孩子的競爭壓力確實不小,CC學校裡就有幾個父母雙方有一方是外籍的家長,語言環境得天獨厚。不雞娃不是說放任娃,而是要找到高效、孩子也心甘情願學習的方式。以我和C爸的經歷來說,我們一致認為好老師是首要的,最好能和外教老師學,一個是環境,另一個也是練膽子。
  • 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我的英語口音都是後來到了外企工作,跟老外接觸後,才慢慢意識到,原來以前老師教的很多讀音和用法,都是錯誤的,人家根本不這麼說。卻不知道,在我工作、結婚、生子的這些年裡,整個英語學習的難度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我也像很多人一樣疑惑,這麼早給孩子啟蒙有必要嗎?我們那時候五年級才開始學英語,不也這樣過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