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秀麗,丘陵山峰素有盛名,殊不知在浙東天台縣內,藏著一處峽谷,「幽、奇、秀、險」,谷中峰奇石怪、山崖對峙、流泉聲聲,恍如人間仙境。
瓊臺仙谷位於天台縣城西北方向,素有「小黃山」之譽,是一處典型的花崗巖峽谷景區,「瓊臺夜月」居天台山八大景區之首。千年的時光,讓滄海也變幻成了桑田,唯獨瓊臺仙谷中的仙緣故事,訴不盡,道不完。
更多樂清遊玩、景點推薦請進【樂清生活在旅行】公眾平臺,點擊菜單查看。諮詢、廣告請聯繫微信:17138950
天台山的「廣告語」,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的那句「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描繪的就是瓊臺仙谷;一代高道張伯端正是在谷中的悟真洞中,書下了名著《悟真篇》,至此,中國道教南宗開始了它的成長之路.
瓊臺仙谷,浙東最美峽谷
四季不同景
炎炎夏日,登頂瓊臺
更是別有一番景致呢
小編整理了最適合夏天遊覽的路線,拿好不謝
瓊臺仙谷景區一共有上、下兩個出入口,瀏覽路線也分從上往下、從下往上兩條路線,傳統的路線是前者,但在夏天,從上往下走卻是最合適的。
爬山本身就是極消耗體力的運動,夏季天氣炎熱,從上往下走,既能避開太陽的正面照射,又能節省體力,峽谷中的風迎面吹來,步步送爽,好不舒心。
【景觀路線:黃帝祭壇→仙人座→凌空棧道→百丈崖、龍潭→九峰臺→懸空廊→八仙湖→《遊天台山賦》石碑→聚仙廣場】
乘汽車到達山頂,先不急著進入景區上入口。在入口不遠處,有一個開闊的觀景臺,站在上面,可俯瞰瓊臺仙谷全景,山崖峭立谷中,滿山滿眼皆是翠色,天高雲舒,身心爽朗。
正式進入景區上入口,往裡走一段路,就到達了第一個景點——黃帝祭天壇。相傳黃帝曾拜天台山九原子為師,九原子將《庚辛經》和神丹秘訣傳授於他,黃帝修行有成,為了感念師恩,於是命人在此地設下「天地人」三壇。
天壇是祭天之所,位於最高處,呈圓形,壇前有一丹鼎,傳說是黃帝當年煉丹的地方;地壇祭地,呈方形,與天壇的形狀對應取「天圓地方」之意;人壇祭祖,呈八角形,內置太極八卦,寓意「天人合一」。
穿過黃帝祭壇,往瓊臺方向看,可遠觀「仙人座」,它突兀又獨立的高高立在山峰之巔,想忽視都做不到。仙人座,是一塊形似椅子的巨石,相傳高道葛玄常常在此靜坐修持,八仙之一鐵拐李每逢中秋之夜必來此椅座賞月。
仙人座山勢陡峭,過去更是沒有路可通達,登上座椅需要心細膽大,手攀步移,但現在旅遊建設的開發進步,仙人座已經成為了瓊臺仙谷必打卡的「網紅地」,但是還是要以安全為上。
瓊臺前一山,兩峰對峙,頂部平坦,頗似皇宮前兩側的樓閣,故稱「雙闕」。這雙闕峰遙遙相看,竟有「兩岸青山相對出」之氣魄。
走過仙人座,就進入了下山的路,這一路的凌空棧道,可堪稱「浙江一絕」。凌雲棧道是修建在萬丈深淵和兀立險峻的深澗懸崖之中的,長800米,上下高差183米,婉轉迂迴,每一個拐角處都有柳暗花明的驚喜。與其說它是一條路,不如說它本身就是瓊臺仙谷中靚麗的一道風景。
凌雲棧道的入口處有一塊牌坊,上刻「通天」二字,兩側一副對聯:妙境之中難言妙,天台以上別有天」。背面的對聯則是「過此便登天界上,動人常在畫圖中」,不過因為我們是從上而下走過棧道的,所以我們先看到的是背後的那副對聯。
山中棧道,除了人聲就只有山間的風聲鳥鳴,再往前走得近些,傳來了激越的水聲。
百丈崖上的瀑布似是從天而降,沿著突兀險峻的巖壁,一步三折,浩浩蕩蕩落入龍潭。徐霞客曾寫道:「一峰突瞰重坑,三面俱危崖迴繞,崖右之溪,從西北萬山中直搗峰下...高與四周之崖等,即瓊臺也。」只一段話,就將龍潭定位成為了瓊臺仙谷的精華。李白面對此景也難忍心中驚嘆,揮墨寫下:「百丈素崖裂,四周丹壁開。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龍潭碧水,一汪如黛,像是這峽谷中鑲嵌著的一顆綠寶石,幽然綠意,煞是清爽,這炎炎夏日走過,更覺清涼。
龍潭瀑布東側有周靈王子晉王喬修煉之金庭洞,陪伴王喬的長壽神龜,依然靜伏洞中。洞上有飛鶴亭,相傳是王喬騎鶴飛升之地。
龍潭的不遠處就是悟真壇,紫陽真人張伯端就是在此處悟道,寫下了道教南宗金典《悟真篇》,壇邊有一個悟真洞,在石壁與灌木間,洞口狹窄,幽靜清涼。探身進入洞中,仿佛跨越千年時光,與真人對面而坐,共論大道。
百丈龍潭過處,有一座望仙橋,走過了這座橋,就仿佛是從仙境回到了人間。人間的第一眼就是九峰臺。九峰臺四周八峰環視,代表八仙,每一峰各有特色,或秀麗,或奇駿,或崢嶸,最後一峰名為紫陽峰,指的是紫陽真人。九峰臺的寓意是八仙向紫陽真人傳道。(臺上的山峰,是按九峰所處實際距離的100:1比例縮小而成)
九峰臺的前方,是一座懸空廊,廊中沒有一根柱子,像一隻展翅的仙鶴凌空棲息在崖壁上。「懸空廊」這三字是中國楹聯字會原會長手術,廊內壁上刻有理學大師朱熹的《賦王嘉叟天台橫卷》;廊前的靈溪中,有一塊巨巖,刻有紫陽真人的感悟詩。
比懸空廊前的那條靈溪更寬闊平靜的是八仙湖,「晴天見彩虹,雨後飄仙霧」,溫柔的八仙湖如一塊碧藍的翡翠,安靜的流淌在這仙谷之中,走到這裡,就等於是走到了仙谷的出口。此時不妨放慢翻山越嶺的腳步,閒適地漫步在湖邊地棧道上,回頭望峽谷峭壁,怪石嶙峋;低頭俯視眼前平靜的八仙湖面,深碧如黛。
八仙湖中,聚集著諸多天然生成的巖石,姿態萬千仿若精雕細琢的雕塑作品,「神龜守谷」、「太白吟詩」、「 霞客探路」、「秀谷吼獅」、「虎嘯長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八仙湖之上有一座廊橋,幾乎所有瓊臺仙谷的宣傳照裡都有它的身影,廊橋下的瀑布寬達40米,高25米,氣勢如虹。倚在廊橋上,湖面上的風帶著天然的涼意,吹過四肢百骸,喚醒每一個沉睡的細胞。
過廊橋,登思仙橋,讀名篇。一千六百多年前,東晉文學家孫綽在他的《遊天台山賦》中擲地有聲地寫下了天台風光:「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窮山海之愧富,盡人神之壯麗矣!」千年後,這篇傳世名作被刻在了瓊臺仙谷,翰墨飄香,以觀萬世。
走到了聚仙廣場,就是到了整個景區的出口。高聳奇絕的峭壁石崖上刻著「瓊臺仙谷」四個大字,蒼勁有力。在廣場上,立著一塊《瓊臺紀事》浮雕,這塊長44米的浮雕上圖文並茂地講述了黃帝煉丹、王喬跨鶴、紫陽悟道等天台傳說,展示了天台山悠久的仙道文化淵源。
【門票購買】瓊臺仙谷門票:65元/人,可到天台山遊客中心購票,也可在景區購買。
【到達交通】
自駕:可直接導航到瓊臺仙谷景區門口
動車+公交車:可以百度地圖(公交),從紳坊站——山門站下——轉公交——景區(具體可以查看百度)
最佳攻略:至天台山遊客中心購買門票的同時,購買景區交通票,早上8點第一班,下午2:30出發最後一班,回來的末班車5:00最後一班,中間日常是平均每一個小時發車一班,車到達下入口,上下入口有接駁車,如已購買交通票,接駁車可免費乘坐。
來源:天台山旅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樂清景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