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2020-12-19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太白華陽龍

  太白華陽龍頭骨

  世界博物館日

  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自貢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化石埋藏廳自貢恐龍博物館精華

  走進「龍宮」,一步穿越億萬年時光,進入遠石恐龍時代,眼前的史前景象讓人心生敬畏:中央大廳地下室和化石埋藏廳,好似一個龐大的「恐龍公墓」,眾多的動物遺骸,酷似慘遭殺戮後被「活埋」的「萬龍坑」,令人驚嘆不已。

  據了解,化石埋藏廳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精華,面積約1000 平方米,現已剝露出重疊交錯堆積的多種恐龍化石和共生動物化石約40個個體材料,所有化石都保持其原始埋藏狀況。

  上到博物館二樓的恐龍時代動植物廳,陳列著從這個化石址出土的近20種動物化石標本。形態各異的恐龍及其共生動物如魚類、龜類、兩棲類、蛇頸龍類、翼龍類、三列齒獸類的化石標本,向遊人展示了一個大山鋪中侏羅世紀恐龍動物群的生態面貌與組合特徵。轉到高大寬敞的情景式陳列廳,這裡分別以生死時速、奮起反擊、溫馨家庭、舐犢情深、結伴而行、恐龍王國的小不點、肉食強食、生命的延續、垂死掙扎等10餘情景向遊客介紹了大山鋪的十多副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看到,該廳最引人注目的龐然大物則是「天府峨嵋龍」,它的頭被細長的頸椎支得老高,離地面約9米,全身長約20米,軀體粗大,尾巴很長,四腳著地,昂首挺立。旁邊則是一具兇猛的能食「勞氏靈龍」的「建設氣龍」的骨架,全身長亦達四五米。其他還有進步性與原始性相兼的蜥腳類恐龍——李氏蜀龍,身軀細小,兩足行走的鳥腳類恐龍——多齒何信祿龍等。

相關焦點

  • 揭秘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太白華陽龍頭骨    世界博物館日    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自貢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 原來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骨折過!
    川報觀察記者 吳曉鈴自貢恐龍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珍貴恐龍化石而位列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太白華陽龍」等恐龍化石,讓人恍如穿越侏羅紀。外行在博物館感受它的震憾性視覺效果,專家們的火眼金睛卻尋找著各種蛛絲馬跡。近日,以郝寶鞘副研究館員為首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研究課題小組在英國SCI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了《恐龍化石骨折的不同類型》科研論文,分析了「和平永川龍」「四川巨棘龍」兩種化石的不同骨折類型。他們是怎樣通過化石發現恐龍本尊曾經骨折過的?一起來看看。
  • 四川這6大博物館你可能去過,但鎮館之寶你未必知道!
    旅遊文化產業被人們所重視起來,也許你遊覽過的博物館比較多,那麼四川的這6大博物館你是否去過呢,它們的鎮館之寶你又了解多少呢?一、三星堆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廣漢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星堆遺址東北角,展示面積約12000平方米。距離成都40公裡,是一座現代化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眾多的展品中,鎮館之寶當屬青銅神樹。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華陽龍上一期「中國百年十大恐龍」介紹了腦袋上長個一根小骨棒的青島龍。青島龍相貌怪異吧,這一期為大家介紹一個長相更怪異的傢伙,它的背上長有兩排小骨板,尾巴上長有尖尖的骨刺,它就是來自中國四川的古老劍龍類——華陽龍。
  • 自貢恐龍博物館 帶你走進侏羅紀世界
    太白華陽龍復原圖  凌 曼繪太白華陽龍骨架  餘 勇攝  自貢是侏羅紀「恐龍之鄉」,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自貢市東北部,距市中心10公裡,是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建設的大型遺址類自然博物館。1987年建成開放,是亞洲建成最早、影響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恐龍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 成都恐龍博物館現實版的侏羅紀公園
    看過侏羅紀公園的人相信對裡面的恐龍都印象深刻,龍一直以來都被國人視為是神物,但龍究竟什麼樣也僅是憑想像。在現實中想要去看龍的話,不妨到成都自貢恐龍博物館去看看,自貢的恐龍博物館是亞洲最大的恐龍自然博物館,離市區大約11公裡。
  • 28日到科技館逛自貢恐龍展
    兇猛霸氣的霸王龍、貌似兇惡實則溫順的劍龍,體小輕盈,堪稱恐龍界「萌萌」的多齒何信祿龍……6月28日,四川科技館和自貢恐龍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暑假特別節目——恐龍科普展將正式開展,帶領參觀者重返侏羅紀恐龍時代。前日,6具各有來歷的恐龍化石正在四川科技館內進行「登臺」前的準備。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七站——「東方龍宮」自貢恐龍博物館
    走進中國恐龍的新家 第七站 東方龍宮 自貢恐龍博物館 我是蜀小寶,李氏蜀龍一枚,來自奇妙的侏羅紀
  • 恐龍? 珙桐?自然博物館邀您評選鎮館之寶
    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恐龍、重慶最具代表的魚化石、我國特有的植物「活化石」……有著悠久歷史的重慶自然博物館,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收藏了十餘萬件標本,隨著自然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這些標本被更好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26日,自然博物館宣布,從即日起,自然博物館邀請市民投票選出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 霸氣的恐龍?珍貴的珙桐? 自然博物館請你來選「鎮館之寶」
    昨日,自然博物館宣布,從即日起,將由市民投票選出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自然博物館館長歐陽輝說,在十萬餘件標本中,以恐龍為代表的古脊椎動物化石、西部地區的現生動植物標本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晶體、晶簇標本等,是自然博物館的特色收藏。這些寶貝,或在國內獨一無二,或在國際上具有極高聲望。自然的奇妙偉大、宇宙的神秘深邃,都記錄在這些藏品裡。
  • 「恐龍大王」趙闖講述《中國恐龍》特種郵票背後的故事
    四川在線自貢頻道消息(徐鵬 記者 張啟帆)5月20日,「恐龍大王」——《中國恐龍》特種郵票設計者趙闖親臨自貢恐龍博物館,為自貢集郵愛好者以及恐龍追隨者圖文並茂地講述了一些恐龍知識;並與前來的集郵愛好者進行籤名互動,給自貢集郵愛好者留下了深刻影響。在此過程中,記者有幸了解到此套郵票背後的一些秘密。
  • 宅家逛博物館第六彈|來感受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奇妙
    在四川,要感受自然類博物館的魅力,近有成都博物館負一樓的動物標本展,在川內最聲名遠揚的,應該就是自貢的恐龍博物館了。很多四川人到自貢逛過燈會,但不一定去過恐龍博物館。但是,它究竟有多牛呢?——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另兩座一個在美國,一個在加拿大)。
  • 「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
    據悉,「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特展即將於2020年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為期3個月。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8月28日上午9:30舉辦開幕式,以迎接遠道而來的「恐龍天團」和第一時間前來參觀的遊客。 此次展覽將帶領遊客穿越到2億年前的陸地,重返中生代,與中生代的地球霸主們親密接觸。展覽中可以看到天府峨眉龍、李氏蜀龍、太白華陽龍、和平永川龍等數十具形色各異的恐龍化石。此外,《侏羅紀時代》裡讓人記憶猶新的霸王龍也在此次展呈之中,長約11米的完整骨架,極其令人震撼!
  • 新展預告|「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
    據悉,「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特展即將於2020年8月28日至11月28日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為期3個月。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8月28日上午9:30舉辦開幕式,以迎接遠道而來的「恐龍天團」和第一時間前來參觀的遊客。
  • 文化|「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
    文化|「恐龍來了——重返中生代」即將在貴州省博物館展出!由貴州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8月28日上午9:30舉辦開幕式,以迎接遠道而來的「恐龍天團」和第一時間前來參觀的遊客。 此次展覽將帶領遊客穿越到2億年前的陸地,重返中生代,與中生代的地球霸主們親密接觸。展覽中可以看到天府峨眉龍、李氏蜀龍、太白華陽龍、和平永川龍等數十具形色各異的恐龍化石。
  • 自貢恐龍展亮相廣東省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7月11日,廣東省博物館,展方提供了供小朋友觸摸的蜥腳類恐龍股骨化石。當日,由廣東省博物館主辦,自貢恐龍博物館協辦的「群龍出沒——恐龍時代大穿越」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此次展覽以「穿越恐龍時代,探索恐龍世界」為主題,展出巴山酋龍、天府峨眉龍、和平永川龍等20具恐龍骨架,另外還配備了28件恐龍典型標本。
  • 「中華恐龍大展」本月26日起將在臺北展出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二日電臺北消息:由祖國大陸三個博物館提供的恐龍真品「中華恐龍大展」將於本月二十六日起在臺北市展出,其展品包括二十五隻完整恐龍骨架真品及兩百多件恐龍化石與動、植物標本,將在臺灣參觀者面前完整呈現中國恐龍化石的全貌。  《中國時報》今天報導,大陸恐龍專家一行十五人已於日前抵臺,為開展前各項工作預作準備。
  • 一群「恐龍」在廣東省博物館出沒!
    7月12日,「群龍出沒——恐龍時代大穿越」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現場將展出來自四川自貢的恐龍化石20具,包括巴山酋龍、天府峨眉龍、和平永川龍等,以及28件珍貴的典型標本、3個仿真恐龍。四川省自貢市是世界聞名的侏羅紀「恐龍之鄉」,素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
  • 省圖書館「鎮館之寶」 《洪武南藏》與《華陽國志》
    /公藏經典/ 省圖書館「鎮館之寶」 《洪武南藏》與《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內頁   古籍除了作為投資品,在圈內和市場上流通外,還有眾多珍貴古籍被圖書館、博物館收藏。
  •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個「恐龍寶寶」
    中華貝貝龍,海外漂泊20年後,現收藏於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它的出現驚豔了世人,沸騰了科學界,鎮館之寶,當之無愧。2001年,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館長潘傑夫博士把這件化石買下,並收藏於自己的博物館供遊客參觀。直到2013年12月19日,經過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和無數專家的努力,將這枚流失海外近20年的稀世之寶帶回了自己的祖國,收藏與自己的家鄉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並於2014年9月28日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