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渭南臨渭區閻村鎮三李村產業致富家家忙 脫貧攻堅有保障

2020-12-13 宋渭濤驪泉影像

2020年11月29日,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初冬一場小雪後,我們一行輕裝前進,來到閻村鎮三李村,探訪這個村的脫貧攻堅及村容村貌等情況,一路空氣清新,民風淳樸,可親可愛。

閻村鎮三李村位於臨渭區閻村鎮西南,距離城區15公裡左右,是高李村、西李村、李家莊三個村子合併成立的一個新大村,近年來陝西陝煤蒲白礦業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對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工作的精神,以及陝煤集團精準扶貧脫貧精神,從2014年對口幫扶渭南市臨渭區閻村鎮三李村,成立了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副書記、工會主席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派駐1名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和1名駐村隊員。堅持黨建引領,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扶貧思路,大力發展精準扶貧產業,成立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渭南樂農生態科技公司」,形成了「黨支部+公司+貧困戶」的脫貧模式,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公司化運作,發展有1兆瓦光伏發電、榨油作坊、農機合作社、果蔬大棚、扶貧技能培訓室等集體產業。

其中「樂農榨油作坊」佔地面積130平方,由陝煤蒲白礦業公司出資20餘萬元建立,年產菜籽油、油葵油、花生油8萬公斤,利潤30餘萬元,按照計劃,吸納26戶貧困群眾參與其中,利潤是40%貧困戶分紅,40%用於村子的發展,20%用於村子一些扶貧事業的發展;其中投資大棚節水灌溉措施及微型農耕機械3萬餘元,用於15畝18架果蔬大棚的產業發展。

同時扶貧工作隊及村黨支部等開展教育助學、困難慰問、文化健身廣場、照明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憶鄉愁」手工布鞋、耀耀自立商店、筆筒和桃木工藝製作、花椒種植、生豬和奶山羊養殖等特色戶產業。把發展產業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重要途徑,努力打造穩定增收長效機制,積極實施一村一品特色扶貧產業,把企業扶貧措施精準推送到貧困群眾的心坎裡去,受到臨渭區各級黨委政府和群眾的認可。

漫步三李村村道,乾淨整潔,民居整齊,群眾精神面貌向上,綠油油的麥田看著喜人、紅豔豔的柿子掛在枝頭、成群的喜鵲飛舞在天空,老人們在曬著暖洋洋的太陽,我湊上去寒暄幾句,紛紛說當今時代日子好多了,道路平整了,太陽能路燈亮起了,大夥期盼各級政府能夠帶來更多的惠民政策,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依、孩有所教,樂呵呵的實現脫貧攻堅、奔向小康社會。

攝影師簡介:宋渭濤,筆名驪泉,陝西臨潼人,中共黨員,經濟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陝西渭南市副首席代表,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人民攝影協會會員,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渭南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希帕圖片社籤約攝影師,IC photo(圖蟲)籤約攝影師,攝影作品和文章多次發表於《中國攝影報》、《中國攝影》雜誌、《人民攝影報》、《中國金融工運》、《中國城鄉金融報》、《照相機》雜誌、《渭南日報》、《華商報》等報刊雜誌網絡,著有《Lightroom CC 入門與應用技巧》,供職於中國農業銀行渭南分行。

相關焦點

  • 渭南市臨渭區脫貧攻堅暨美麗鄉村建設表彰匯演拉開帷幕
    1月15日下午兩點,在渭南市大劇院中一場別開生面匯演拉開了序幕,這是2017年渭南臨渭區脫貧攻堅暨美麗鄉村建設主題的表彰匯演,在大幕徐徐拉開之際臺下等待表彰的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無不喜笑顏開。  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激發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投身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全區脫貧攻堅向更深層次開展,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對在2016年度脫貧攻堅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區衛計局等75個先進集體和尹國安等100名先進個人予以表彰。
  • 2020年度渭南市脫貧攻堅獎擬表彰名單公示
    按照渭南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省、市脫貧攻堅獎推薦工作的通知》(渭脫辦發〔2020〕37號)要求,經各縣(市、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市直各部門推薦,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審核並報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評選出2020年度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0個和先進個人300名。
  • 陝西渭南:臨渭區信義街辦南焦村的石牌坊及其脫貧攻堅圖紀
    2020年7月4日,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信義街道辦事處南焦村,我慕名前來觀看南焦村石牌坊,同時拍攝了部分南焦村的農業產業園等脫貧攻堅的場面。
  • 4月22日 渭南塬上那些事兒
    90年代初,韓民洲開始步入農業服務行業,成立了「長壽塬果業協會」,他決心用科技服務三農,打造長壽塬果區產、供、銷一條龍產業鏈,帶領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在韓民洲的帶動下,近年來,「長壽塬」品牌連續多年榮獲楊凌農高會「后稷獎」及「優秀農產品獎」,2013年長壽塬蘋果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檢測,獲得國家級綠色認證,2015年「長壽塬」獲得陝西著名商標,2017長壽塬獼猴桃通過檢測,並獲得國家級綠色認證。
  • 渭南臨渭區最新規劃出爐!師院附中、東客站、快速幹道、重點建設7...
    」總目標,以追趕超越為主題,以轉型升級為主線,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產業轉型、美麗鄉村、脫貧攻堅、鄉村治理、農村改革等重點工作,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步伐,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供給質量,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 12月8日 新聞中的渭南事(組圖)
    【臨渭區免費為殘疾人發放輔助器具】為改善殘疾人機體功能、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12月7日,臨渭區殘聯在雙王街道槐衙社區路口免費為轄區內有需求的殘疾人集中發放輔助器具。「富平羊奶粉 健康中國行」廣西北海推介會舉行 劉莉檢查大荔縣脫貧攻堅工作【「富平羊奶粉 健康中國行」廣西北海推介會舉行】為了進一步提升國產品牌的影響力,讓消費者對國產羊奶粉的信心逐步回歸,12月5日,國產老牌羊乳企業——陝西紅星美羚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美羚」)在廣西舉辦「富平羊奶粉
  • 渭南臨渭區成陝西東部最大獼猴桃產業基地 種植面積明年有望突破10...
    臨渭區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渭南獼猴桃試驗站站長劉長瑞向探訪團介紹獼猴桃新品種選種情況。西部網訊(記者石永波)12月16日,「消費扶貧e起來」陝西獼猴桃主產區全媒體宣傳營銷產地行活動渭南市第一站來到臨渭區。
  • 渭南臨渭:推廣獼猴桃新品種新技術 讓果農增收產業增效
    12月16日,「消費扶貧e起來」第二季陝西獼猴桃探訪團產地行活動第一站來到臨渭區,探訪團一行先後走進臨渭區現代農業公司、渭南恆泰果業公司獼猴桃示範園、陽郭鎮高李村獼猴桃生產基地及果庫建設、閆村鎮扶貧超市探訪,通過直播、代言、短視頻等方式,助推獼猴桃銷售。
  • 臨渭區豐原鎮:相約「椿」天助力脫貧
    本網訊南靠秦嶺、北依渭水的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地處臺塬地帶,海拔600-800米,土地肥沃、晝夜溫差大,在此地區栽培的香椿,椿芽健壯,香味濃鬱。2018年,豐原鎮豐原村,西關村在以獼猴桃和花椒種植為支柱產業的同時,種植200畝優質紅油香椿,長短結合,持續發展,2020年初,在脫貧政策的支持下投資建設了一座香椿加工廠。惠及貧困群眾30餘人,以產業助推脫貧致富,讓貧困戶吃上「產業飯」,走上致富路,村集體經濟實力和帶貧益貧能力不斷提升……3月底,頭茬香椿就可採摘上市。有了產品,關鍵是要怎麼賣出去。
  • 渭南南塬新區規劃出爐,包含三張、閻村……配套公交學校醫院...
    臨渭區創新創業基地是我區對外開放的窗口,產業聚集的平臺,是推動臨渭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引擎和增長極。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圍繞中心城市南優戰略布局,按照「優化生態環境、構築產業高地、推動城市南擴、產城深度融合」的思路,搶抓發展機遇,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打造的南塬新區。
  • 10月13日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陝西網訊(記者 唐雙燕)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像一幅沒有盡頭的畫卷。緊張有序的小長假過後,渭南文旅工作步履不停,近日,李曙升深入渭南桃花源調研旅遊企業發展情況,郭志英調研檢查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情況,蒲城縣召開文化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全力推進文旅工作高質量發展。
  • 「暖冬行,愛傳遞」—臨渭區中醫醫院開展暖冬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為貫徹落實臨渭區脫貧攻堅「大走訪大排查大提升」活動,進一步提升幫扶村脫貧攻堅工作水平,鞏固脫貧成果,切實保障三孝村困難群眾的冬季生活,讓他們度過一個溫暖的寒冬,12月2日一大早,伴著飄飛的雪花,臨渭區中醫醫院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幫扶幹部、部分醫療專家和恆達廣告周進鋒經理一同來到了豐原鎮三孝村
  • 2020年10月13日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陝西網訊(記者 唐雙燕)秋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像一幅沒有盡頭的畫卷。緊張有序的小長假過後,渭南文旅工作步履不停,近日,李曙升深入渭南桃花源調研旅遊企業發展情況,郭志英調研檢查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情況,蒲城縣召開文化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全力推進文旅工作高質量發展。
  • 「消費扶貧e起來」第二季陝西獼猴桃探訪團走進臨渭區
    (記者:鄭茜茜)12月17日,「消費扶貧e起來」第二季陝西獼猴桃探訪團走進臨渭區,由40餘名媒體記者、自媒體達人和網紅主播採取「帶你看園區、看產業、看產品」等形式,探訪、宣傳、推介臨渭區獼猴桃品牌,全景式展現全區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情況。
  • 陝西渭南臨渭區:多項政策並舉 推動鄉村振興
    多個村榮獲「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稱號,橋南鎮天留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稱號。同時,臨渭區強力推進東部軍事博覽園、南部南塬航天生態園、西部桃花源民俗文化園、北部渭南葡萄產業園和渭南花卉苗木基地的「四園一基地」建設,打造旅遊新亮點,2018年接待遊客1598萬人次,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全省旅遊示範試點區」。
  • 12月3日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12月2日,同州梆子原創現代戲《黃河岸邊棗花香》在渭南大劇院精彩首演。記者 楊大君 攝陝西網訊(記者 唐雙燕)非遺助力脫貧攻堅。近日,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保護處處長劉衛東一行到渭南調研非遺助力脫貧情況和非遺傳承保護情況;脫貧攻堅題材劇目同州梆子現代戲《黃河岸邊棗花香》昨晚在渭南大劇院成功首演,用文藝的方式講述脫貧故事,營造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 渭南兩鎮兩村獲陝西旅遊特色名鎮和鄉村旅遊示範村
    日前,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命名2017年陝西旅遊特色名鎮及鄉村旅遊示範村的通知》,今年全省共命名陝西旅遊特色名鎮1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29個。其中,我市的臨渭區橋南鎮、富平縣曹村鎮被評為「陝西旅遊特色名鎮」,臨渭區橋南鎮天留村、臨渭區下邽鎮牒吳村被評為「鄉村旅遊示範村」。
  • 臨渭區豐原鎮:夯實貧困人口脫貧基礎 確保如期脫貧退出
    本期《牢記囑託再前行 決戰脫貧在今朝》專欄做客演播室的嘉賓是臨渭區豐原鎮黨委書記劉曉亮,分享豐原鎮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特色亮點、典型做法和下一步打算。豐原鎮是東塬首鎮,地處龍尾坡,鎮域總面積45平方公裡,耕地4.3萬畝。轄15個村,113個村民小組,8716戶,2.7萬餘人。
  • 10月17日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微報(組圖)
    陝西網訊(記者 陳冰娟)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臨渭區、華州區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文藝匯演活動,通過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精準扶貧」政策知識,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華州區舉辦全國扶貧日「決戰脫貧攻堅 共享全面小康」主題文藝匯演活動】10月17日,華州區在群眾文化廣場舉辦全國扶貧日「決戰脫貧攻堅 共享全面小康」主題文藝匯演活動。活動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宣傳謳歌了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展現了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廣大黨員幹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情懷,引領攜手廣大群眾共同譜寫「決勝脫貧攻堅 共享全面小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