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天下潮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上擊三千裡,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情此景哪兩得?」蘇東坡是這樣詩吟海寧潮的。作為一種壯觀無比的潮汐現象,海寧潮和「雷州換鼓」、「廣德埋藏」、「登州海市」被稱為「天下四絕」;也被稱作「天下奇觀」。
鹽官鎮是海寧最好的觀潮勝地,因為東海潮波傳至杭州灣時,到了鹽官鎮這裡,江口一下子像喇叭口似地收窄了,江潮從東一條銀線似地湧來時,「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圖為鹽官古城:
觀潮公園的長堤上,早已人山人海。潮要正午才到,不少人早早趕來,是為了要佔個好位子。已擠不到好位子的人,則在公園入口處的小商品街上蹓躂。我去晚了,加上觀潮時間尚早,也就和在逛街的人群裡無目的地閒逛。美滋美味了吃了一碗杭州的「片兒川」後,看看時間快到,同時見許多人已開始向江邊跑去,便也隨人潮擠上大堤,在人群裡翹首東望。
正對著白亮亮的江面疑惑時,忽聽得人群喧譁起來,說道:「來了,來了!」
人群開始湧動,爭相擁擠,踮腳遠眺。仔細一看,江的東頭出現了一條如絲的白線。
那白線走得很慢,也不見得有多大聲勢,正在想聞名天下的海寧潮不過如此時,卻見那條白線加快了移動速度,已放大成一條白色花邊,隱隱地還能聽到低沉如雷的隆隆聲從東邊江面傳來。白色花邊繼續在放大長高,轉眼間已似一匹橫亙江面的白色綢布,噴珠濺玉,呼嘯著壁立起一道水簾,向岸邊的我直撲過來;到眼前時已變成五米來高的白色水牆,洶湧澎湃萬馬奔騰勢如破竹。佇立江邊的人,眼前似山在移,地在轉,人在晃,江在飛……你還來不及感慨大自然的奇威,驚嘆人世間有此江海奇觀,巨大的湧潮已從眼前飛馳而過,夾帶著撼天動地的隆隆聲,排山倒海般向前奔騰而去了,身後只留下波濤翻騰的、滿江混黃的濁浪。
「海寧之潮,世共稱之,蓋海寧城東銀濤滾滾整齊而來。歷城西不數裡即參差不齊……每當中秋大汛,中外人士鹹來觀瞻」《海昌勝跡志》。海寧的觀潮盛於明朝,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並以鹽塔一線潮著稱。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的仁人志士。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四巡海寧;歷代文人墨客,從莊子、司馬遷、白居易、蘇東坡到王國維、魯迅、郭沫若等,一睹天下奇觀的雄姿後,留下了千餘首詠潮佳作;歷史偉人孫中山、毛澤東等也有感而發,寫下了著名的詩文;楊尚昆、李鵬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蒞臨錢塘江,觀看了氣勢磅礴的海寧潮。
去海寧觀潮,除農曆八月十八潮最大外,每月逢初一、十五均為潮日,但由於潮水與河流的摩擦作用,一般最大湧潮日是推遲二至三天的,所以初三、十八的潮水最大。除了一線潮,在海寧觀潮,還有「碰頭潮」、「回頭潮」、「半夜潮」等等,但一線潮最為壯觀。
瀑,是壯麗的陸上之水,而潮,則是最神勇的大海之水。觀海寧潮,也可把它比之為一次微型的海嘯體驗;愛水者去杭州,別錯過了去海寧觀潮,海寧距杭州約二十多公裡,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