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興製藥即將亮相科創板攜多重優勢領跑生物藥賽道

2020-12-11 青年河北

11月1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同意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興製藥)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這意味著這家中國重組蛋白製藥領域的龍頭企業,在歷經數月等待後,終於敲開資本市場大門。

成立於1997年的科興製藥註冊地位於山東濟南,擁有各類專利36項,發明專利24項,專注於抗病毒、血液、腫瘤與免疫、退行性疾病等治療領域的藥物研發,公司多個產品在細分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近年來,生物藥的快速發展和行業巨頭的爭相布局,讓資本市場和行業進一步認識到生物創新藥的發展潛力,兼具產業化優勢和研發創新實力的科興製藥登陸科創板,預計將成為創新藥板塊的又一個焦點。

四大「王牌產品」帶動跑出加速度

科興製藥主營業務為重組蛋白藥物和微生態製劑,專注於抗病毒、血液、腫瘤與免疫、退行性疾病等治療領域的藥物研發,並圍繞上述治療領域擁有一定中藥及化學藥技術沉澱。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重組蛋白藥物「重組人促紅素」、「重組人幹擾素α1b」、「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微生態製劑藥物「酪酸梭菌二聯活菌」。

在上述主要產品中,重組人幹擾素α1b(賽若金)主要治療病毒性疾病和某些惡性腫瘤,市場佔有率穩居全國前二;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CHO細胞)即依普定,主要治療腎功能不全所致貧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以及外科圍手術期的紅細胞動員,出口額和出口量連續十餘年領先國內同類產品,這兩大產品於2018年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與化學藥相比,生物藥具有更高功效及安全性,且副作用及毒性較小。由於其具有結構多樣性,能夠與靶標選擇性結合及與蛋白質及其他分子進行更好的相互作用,生物藥可用於治療多種缺乏可用療法的醫學病症。行業普遍共識認為未來生物藥相比化學藥有著更大的成長空間。

從科興製藥近年來的營收構成看,這家藥企絕大部分收入均來源於生物藥,是一家「質地純正」的生物製藥企業。招股書披露的財報顯示,2017年-2019年,前述重組人促紅素等四個產品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99.44%、98.88%和99.09%。

在強勢產品的帶動下,科興製藥近年來業績保持著較快增速,2017年-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為6.15億元、8.90億元和11.9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39%,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為5939萬元、9416萬元和1.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64.04%。總體保持高增長,反映出其產品在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科興製藥近年來業績快速成長的背後,是公司在研發創新和產業化方面多年的積累。科興製藥深耕生物藥領域二十多年,目前已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生物藥研發體系,覆蓋從藥物發現、藥學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至產業化的全過程醫藥創新能力,擁有菌種技術平臺、重組蛋白分泌表達技術平臺、重組蛋白藥物產業化技術平臺、長效重組蛋白技術平臺、微生態製劑研發及產業化技術平臺等核心技術平臺。

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科興製藥提出,逐步縮減化學藥研發投入,著力聚焦具有優勢技術沉澱的生物藥主航道,並採用深耕優勢技術和拓展前沿生物技術相結合的產品戰略,按照「近期—中期—遠期」的階段規劃產品線,後續將持續加大生物藥研發創新投入力度。

先時而動,多線布局深耕生物藥藍海

生物藥物的全球研發正如火如荼,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推動下,儼然已成為最活躍的賽道。中國生物藥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空間巨大。據統計,2018年,中國生物藥市場規模為2,622億元人民幣,預計2023年將擴大至6,412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9.6%。

眾所周知,醫藥行業特別是生物製藥行業的門檻很高,研發風險大、投資周期長。作為中國第一個基因重組藥物——幹擾素α1b的締造者,到目前為止,科興製藥已經在生物藥物領域深耕了二十餘年,建立起完整的藥物研發創新體系,覆蓋了從藥物發現、藥學研究、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至產業化等多個環節,相比還處於市場化初期或臨床階段的公司而言,其先發優勢相當明顯。

面對廣闊的市場空間,科興製藥一方面致力於加強現有主打產品的經營優勢,進一步挖掘其市場潛力,另一方面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穩健推進研發管線。

在抗病毒領域,科興製藥重組人幹擾素α1b在國內抗病毒市場已佔據重要地位,公司未來將通過加大已有渠道的患者滲透及下沉銷售渠道等方向,進一步鞏固並提升賽若金的市場份額,確保該產品的市場地位。同時,公司將持續大力發展國際市場,目標實現海外60個以上的國家/地區的註冊與市場準入。

目前,科興製藥進一步搭建了立體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省市地區,與國藥控股、上海醫藥、華潤醫藥、海王集團、九州通、重藥控股、白雲山、南京醫藥、陝西醫藥等全國及區域性大型醫藥流通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經銷網絡遍布全國,終端覆蓋各級醫院、衛生服務中心、診所、藥店等,其中醫院超過5000家。

近3年來,科興製藥的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保持上升趨勢且處於較高水平,從 2017年至 2019年分別為3234.74萬元、4267.68萬元、4616.97萬元,3年累計達1.21億,是科創板科創屬性認定標準6000萬的2倍。

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基礎上,科興製藥針對未來生物製藥業的發展趨勢,已形成一定的研發管線,按照「近期—中期—遠期」的階段規劃產品線,已儲備了梯隊化、系列化、遞進式的生物藥物在研項目。截至目前,科興製藥在研生物藥項目8項,其中擬按照生物製品創新藥申報的研發項目產品2項。

此外,隨著當前醫保政策下的帶量採購有望進一步延伸至生物藥領域,未來一旦政策落地,將有利於產能和成本優勢突出的企業,這對於產業化優勢突出的科興製藥也將是新的機遇。

募投資金主要用於科技創新

登陸科創板獲得資本市場助力,無疑將為科興製藥各方面發展提供全新動力。從募投項目而言,藥物生產基地改擴建、研發中心升級建設、信息管理系統升級建設等將助推科興製藥下一步的發展。

科興製藥表示,本次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現有產品及在研產品所屬的科技創新領域。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擬新建生產車間以擴大重組人促紅素、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酪酸梭菌二聯活菌等產品的生產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生產效率。

與此同時,研發中心的建設將提高公司在生物藥等領域的研究能力,擴展現有產品的劑型,在專長的治療領域推出新的藥物產品,促進公司產品功能和品類的完善豐富。公司信息管理系統升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將加快科技創新產品的市場推廣步伐,夯實發展基礎。

據了解,近年來科興製藥重組人促紅素等藥物市場需求持續提升,產品產銷量均快速增長。隨著上述藥品應用逐漸深化、臨床效果的科學證據不斷豐富,同時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保持穩定、醫療單位的專業水準不斷提升,預計其未來銷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相關擴產項目將通過新建主要產品的產能,以滿足公司未來5-10年銷售增長需求。

而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旨在為科興製藥提供一個更綜合、先進的研發平臺,提高公司總體研發水平,促進新藥和現有產品改良劑型研發順利開展,進一步確保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可持續性。

目前,科興製藥的在研項目中,重組人幹擾素α1b(突變)吸入溶液,是公司研發的一款創新藥,為新型吸入製劑。該項目的開發能實現基因工程技術與高端製劑技術的緊密結合,為公司進入高端製劑領域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款創新藥為腸溶性雙歧桿菌微膠囊+酪酸梭菌製劑,該產品研發成功後,將實現現有酪酸梭菌二聯活菌產品的技術升級,強化公司在益生菌藥物領域的技術能力和競爭力,具有較大的商業化價值,也是科興製藥在微生態製劑上的又一突破。與此同時,科興製藥將採取類似藥與創新藥相結合的策略,圍繞抗病毒、血液、腫瘤與免疫以及退行性疾病等領域加快包括抗體類等生物創新藥的立項研發,開發出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物。

值得注意的是,科興製藥提出未來將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實施產融結合策略和收購兼併計劃,在生物醫藥領域投資併購一些相對成熟的項目,以擴張公司規模、提升競爭力,實現快速穩健擴張。「公司也會在前沿生物技術,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基因疫苗以及生物檢測等方面,加快項目儲備,對目標標的進行投資布局」。這或將為科興製藥下一步的發展和拓展開闢新的空間。

相關焦點

  • 科興製藥:一場遲到20年的IPO
    12月14日9:30,上海交易所路演大廳,隨著一聲鑼鳴,科興製藥這家中國幹擾素龍頭企業,終於成功上市。科興製藥上一次進入公眾視線,還是在今年2月舉國抗疫時。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指出,在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情況下,可試用α-幹擾素霧化吸入。科興製藥旗下的重組人幹擾素α1b(賽若金)是廣譜抗病毒經典用藥,市場佔有率高達30%。
  • 科興製藥招股書透露研發佔比偏低問題 募資17.05億元發力科創板IPO...
    來源: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星瀚 本期《產業新股》關注的IPO企業為:科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地為上交所科創板,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科興製藥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4968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25%。控股股東科益控股直接持有88.43%的股份,鄧學勤通過正中投資集團直接持有科益控股100%股權,因此鄧學勤為科興製藥實際控制人。
  • 溢價472倍收購生物藥企 南新製藥欲擠入創新藥賽道
    中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MAH總監、醫藥研發及併購專家張超11月9日對時代財經表示,「南新製藥通過併購重組可以快速進入創新藥賽道,而興盟蘇州研發管線有多個品種在研,兩個生物藥已進入三期臨床,可幫助南新製藥提前獲得生物藥市場的入場券,搭建好創新藥產品梯隊。」不過,生物新藥研發項目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張超指出,南新製藥整體併購投入巨資,也將承擔研發失敗的風險。
  • 特寫|苑東生物與科創大時代
    此次苑東生物順利闖關有望激勵更多高端仿製藥企業「報考」科創板,對資本助力醫藥產業發展,加速國產仿製藥進口替代具有重要意義。苑東生物衝刺科創板上市為何備受業界所關注,借力資本市場實現突破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究竟從何而來?
  • 屬於大分子生物藥的時代!未來要投生物科技還是生物製藥公司?
    而在生物藥時代投資業界通常以「Biotech」和「BioPharma」來界定創新藥企業的兩種不同發展模式。 主要是因為嚴格的說它們的質地還不算優秀的生物科技企業,而有潛質的比如康方生物、康寧傑瑞、及即將上市的和鉑醫藥、榮昌生物。這兩家可以說比目前科創板所有的企業要好。只有君實生物、康希諾生物同時a+h,唯一還能看一眼的是澤璟製藥。 像微芯生物、神州細胞這類的就是企業名字值錢,昊海生科就是概念值錢。
  • 大分子生物藥的大機會
    本期我主要聊聊大分子生物藥,我認為這是未來十年最具有投資價值的領域,目前相關龍頭股處於低位,正是布局良機。  國際上的生物製藥有很多分支,如化藥、小分子化藥和小分子生藥等。現在全球十大最暢銷藥中,有8個是大分子生物藥,在這8個大分子生物藥中又有6個單抗藥。
  • 苑東生物加碼創新研發 原料藥製劑一體化優勢凸顯
    隨著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常態化發展趨勢,仿製藥逐漸進入微利時代,聚焦高技術壁壘的創新藥、生物藥將成為醫藥企業關注的焦點,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進行研發戰略的調整,在聚焦重點仿製藥研發的同時,加大創新藥、生物藥的研發投入。我國醫藥行業仍處在行業政策、法規變革時期,很多醫藥企業已經逐步實施由仿製藥向創新藥、生物藥研發到仿創結合的研發戰略。
  • 科創板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富國科創板兩年定開即將發行
    作為首批6隻科創板基金之一,富國科創板兩年定期開放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即將於7月24日發行。此次科創板基金,與去年發行的科創主題基金不同,此類基金直接以「科創板」命名,對科創板有明確的投資比例限制,即投資於科創板的股票資產佔非現金基金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創板」基金。
  • 1周2家企業上市科創板!黃埔,你牛!
    1周之內推動2家企業上市科創板「戰鬥力」如此驚人到底是哪位同學這麼優秀繼2月17日瑞松科技上市科創板後wuli優秀爆表的大黃埔又雙叒傳來好消息啦今天,百奧泰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證券簡稱為「百奧泰」
  • 百奧泰:17年潛「新」慢跑 兩賽道獨得「藥」領
    兩大賽道 一路領跑  創新藥領域一直有「十年時間,十億美元」的說法,突出了其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等特徵。  然而,仍有一大批創新者、創業人堅守在創新藥研發一線,孜孜不倦,潛心研究,百奧泰正是其中之一。  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推出,向無收入未盈利的科創型企業敞開了大門,給百奧泰等一批創新藥企業提供了登陸資本市場融資、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
  • BPIT生物藥創新技術大會今日在南京開幕
    7月20日上午,由南京江北新區指導主辦的2020 BPIT生物藥創新技術大會隆重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等近百位國內生物創新藥的權威領袖、數百家領先的生物製藥企業、逾千位醫藥領域的行業精英參與盛會,數十種創新藥技術集體亮相。
  • 手握19款生物創新藥天士力生物正式登陸科創板
    天士力生物成立近20年,擁有10年生物藥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經驗,為行業領先企業之一。三大治療領域,19款生物藥構成優勢產品梯隊目前,天士力生物聚焦心腦血管、腫瘤及自身免疫、消化代謝三大疾病治療領域,以形成一個具有「首創」(first-in-class)或「最佳」(best-in-class)潛力的在研產品組合為目標。
  • 國內臨床階段的小分子和生物藥統計分析
    對比臨床生物藥的適應症,我們發現小分子比較青睞的適應症有C型肝炎病毒感染、阿茲海默症、疼痛等,後兩者是因為生物藥的跨膜障礙,使得生物藥難以在某些疾病領域發揮作用。國內臨床生物藥的適應症排在靠前的主要是腫瘤大類、類風溼關節炎、B型肝炎病毒感染、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等。
  • 固安信通首發上市申請獲上市委審議通過 河北即將迎來科創板第一股
    這標誌著河北即將迎來首家科創板過會企業。根據河北證監局官網顯示,科創板板塊,目前唐山百川智能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已報上交所再審;河北智同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晶禾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石藥集團有限公司已報證監局輔導備案。
  • 首批科創ETF上市受熱捧 折價買入機會浮現
    當天,科創50指數漲0.70%,4隻科創ETF基金高開低走,工銀瑞信科創ETF成交5.19億元,漲0.69%,華泰柏瑞科創板ETF、易方達科創板50ETF也均同步上漲0.69%,華夏科創50ETF漲1.81%。從業績跟蹤的角度來看,工銀瑞信、易方達、華泰柏瑞等三隻產品的業績和科創50指數緊密度更相近。
  • 中國證券市場30年:科創板展企業「硬核實力」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裡程碑式的探索,在新一輪產業科技競爭的背景下,科創板「百川匯流」,「築巢引鳳」為企業搭建展示自身科技創新「硬核實力」的舞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裡程碑式的事件,有力地支持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為科創企業提供了寶貴的資本。
  • 裡水民企登陸科創板
    2019年12月26日,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並公開發行股票,成為佛山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民營企業。至此,南海區上市企業增至19家。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創新的試驗田,科創板雲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企業。
  • 澤(王景)製藥:「家門口」上市 註冊制改革的「幸運兒」
    「不以盈利論高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暢通科創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入口」,與科創企業的生命周期相適應,減少和降低不必要的門檻,以前所未有的包容度,鼓勵和支持科技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創新驅動戰略的能力。  生逢科創,正當其時。得益於科創板的包容性,尚處於研發階段,沒有產品、沒有銷售的澤璟製藥叩開了科創板之門。
  • 從篳路藍縷到軍備競賽,康寧傑瑞做生物藥的Alpha潛力有多大
    目前康寧傑瑞共引入7名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1.33億美元(約10.37億港元)股份,其中包括以「小分子製劑創新」和「國際化」兩個標籤為業界所熟知的綠葉製藥(02186-HK)。筆者留意到,近日綠葉製藥在生物藥領域的動作不斷,而這次對康寧傑瑞的戰略性投資更是符合轉型的邏輯。那麼,對於這家尚未盈利的生物製劑平臺的藥企來講,它的看點又在哪裡?
  • 星宿股解禁潮成科創板試金石
    隨著時間的推進,首批科創板公司登陸A股即將滿半年。在掛牌交易即將滿6個月之際,近期多隻科創板星宿股發布公告稱,首次公開發行網下配售限售股將於1月22日上市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