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數|從「五一」小長假看消費恢復幾成?

2021-01-08 界面新聞

記者 樊旭

今年「五一」勞動節是新冠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後的首個小長假,全國範圍內再現人口大規模流動,那麼,消費表現如何?

界面新聞在對文化和旅遊部、美團、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支付寶等發布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餐飲、娛樂等消費在這個假期出現了一定反彈,但旅遊業依然沒有恢復足夠的元氣,還處在艱難的爬坡狀態中。

縱觀整個假期,「宅消費」和「周邊遊」是今年「五一」的兩個關鍵詞。

生活性消費正在復甦

各大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除了電影院尚未營業外,餐飲、娛樂等生活性消費都表現出了較大的反彈。

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全國生活服務業消費復甦率已達91.5%,相比4月30日的75.9%出現較大幅度提升。

微信支付線下消費的數據顯示,環比3月份同期,「五一」期間休閒娛樂行業增幅達到521.60%,餐飲行業增幅216.25%,零售行業增幅48.44%,出行行業增幅64.48%。

數據來源:微信支付隨著天氣漸暖,「夜經濟」也逐步恢復。美團數據顯示,4月29日-5月3日對比3月30日-4月3日,健身中心夜間消費增長40.30%,按摩和足療門店夜間消費增長高達105.22%。

同時,在消費券的刺激下,小店經濟得到「補血」。根據支付寶的統計數據,「五一」期間,全國800多萬小店實現單日收入超去年同期水平,其中500多萬小店單日收入是去年五一的兩倍以上。這是自2019年12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小店經濟」後,疫情考驗下中國小店交出的首份成績單。

此外,線上網購表現也十分突出,假期四天快遞攬投量突破10億件。據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郵政行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1.02億件,同比增長41.8%;投遞快遞包裹10.38億件,同比增長38.93%。

旅遊業仍處於低迷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五一」小長假(5月1日-5月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

由於今年「五一」假期比去年多了一天,我們使用日均數據進行了比較。從日均看,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日均接待遊客0.23億人次,日均旅遊收入95.1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53%和67%。

由此可見,在疫情衝擊下,即便假期有所延長,民眾的旅遊消費意願仍處於低迷的態勢。而大量景區、景點尚未恢復開放和疫情防控要求下開放景區的限流措施也抑制了旅遊業的復甦。

不過,相較於一個月之前的清明小長假,旅遊業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所恢復。今年清明假期(4月4日-4月6日),國內日均旅遊接待人數同比減少61.4%,旅遊收入同比下降82.8%。

此外,受海外疫情影響,出境遊仍處於停滯狀態。以香港為例,根據香港入境處公布的數據,5月1日至5月3日,合計僅有361名內地訪港旅客入境,同比暴跌99%。而2019年時,僅5月1日單日的內地訪港旅客量就接近50萬人次。

假期消費兩大特徵:宅、周邊遊

一邊是旅遊業的相對低迷,一邊是餐飲、娛樂、網購消費大幅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宅』在本地消費」是今年「五一」假期的特徵之一。

另一方面,既受制於疫情尚未結束的顧慮又不甘心完全「宅」家,「周邊遊」成為這個假期消費的另一個關鍵詞。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搜索的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出遊的整體搜索量較去年同比減少,但周邊遊搜索量增長了120%。

「周邊遊」的熱度還體現在租車業務的火爆上。攜程大數據顯示,「五一」假期,該平臺租車業務同比增長10%,成為疫情後攜程首個超越去年同期的業務。

總體來看,長三角地區居民是「周邊遊」的主力。來自鐵路部門的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3385萬人次,其中,長三角鐵路發送796萬人次,佔全國將近1/4的比例。長三角鐵路發送的旅客中,又以短途客流為主,佔比達到83%,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黃山、寧波等城市旅遊客流增幅明顯。

從旅遊收入來看,則以湖南和江西為代表的華中地區表現較為突出。界面新聞匯總各地文旅部門的數據後發現,江西和湖南暫列各地「五一」假期旅遊收入的第一、二名,分別實現153.83億元和140.99億元,總額(294.82億元)超過了江浙滬皖所在的長三角地區(280.28億元)。

數據來源:各地文旅部門(河北、四川、重慶、寧夏、黑龍江、西藏數據暫未可知)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相關焦點

  • 五一小長假,消費大回暖
    如今,「五一」小長假過後復盤可見:消費復甦明顯,市場活力恢復,報復性消費曙光已現。那時的我們或許只能在同城的山上踏青,在郊區的河邊釣魚,但五一小長假的我們已經可以坐飛機去別的城市旅遊了。得益於熱門線路客流量的穩定恢復,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機票的平均票價最高為736.8元(不含稅費票價),接近去年「五一」假期國內機票平均票價最高值763元(不含稅費票價)。
  • 「五一」小長假過後,旅遊業恢復得怎麼樣?
    2019年「五一」假期的數據則是1.95億人次和1176.7億元。與去年相比,今年「五一」假期出遊人次近六成,旅遊收入約四成,雖然還有差距,但可以看出明顯的復甦跡象。許多人相較長途旅遊選擇了短途周邊遊,加上疫情之下機票、景區門票打折,都導致了「人多錢少」的局面形成。5月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宣布,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2020年5月11日起重新對公眾開放。
  • 「五一」人氣恢復六成,惠州這樣撬動旅遊消費
    「五一」假期,遊客在惠東巽寮三角洲島遊玩。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惠州A級景區需提前預約並限流30%,旅行社團隊遊政策暫未放開,但市民遊客的出遊熱情高漲,惠州旅遊業迎來今年首個客流小高峰。
  • 大數據解答:五一「報復性消費」到底回來沒?
    「報復性消費」到底來沒來?   五一小長假結束,支付寶、微信、蘇寧、旅遊出行企業紛紛發布假期消費報告,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可以從中看到疫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變化,可以看到被疫情抑制的大眾消費,有沒有「報復性」回歸?
  • 「五一」重慶主要商圈零售同比增長5.3% 住宿餐企消費恢復至七成
    「五一」重慶主要商圈零售同比增長5.3% 住宿餐企消費恢復至七成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 2020-05-06 17:04:34
  • 關於「恢復五一黃金周」的建議,至少有一半的企業不同意
    1恢復五一黃金周,再上熱搜五一黃金周誕生於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卒於2007年頒布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也就是這個決定,讓接下來的五一被縮水成了三天。這真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實在不敢相信,「五一黃金周」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 復盤2020五一黃金周:消費、旅遊讓「經濟復甦」成關鍵詞
    作者 / 速途網 吳佳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是12年來最長的五一假期。隨著疫情得到緩解,全國各省份紛紛解除一級響應,並在消費、旅遊、餐飲等領域推出各項振興措施以刺激居民消費。據悉,為刺激經濟回暖,自3月以來,全國有超過80個城市(區)通過支付寶、微信發放電子消費券。而隨著復產復工的全面到來,消費券也逐漸發揮自己的作用,並在五一期間為城市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 途牛發布《2018「五一」小長假旅遊消費報告》
    5月1日,途牛對外發布《2018「五一」小長假旅遊消費報告》,對今年「五一」小長假旅遊情況和遊客行為進行了監測分析:小長假期間,除常規熱門客源地之外,西雙版納、黃山、拉薩、宜賓、開封、昆明、常州、海口、鹽城、揚州等城市居民出遊人次增速較快;與此同時,東南亞海島親子玩樂與蜜月溫情,歐洲城市觀光與文化探尋,國內踏青賞花與美味尋鮮,都是遊客朋友圈的熱門呈現。
  • 到底要不要恢復五一黃金周?8成多網友支持恢復
    明天即將迎來5.1小長假,3天假期太短,7天假期太長?五一黃金周到底該不該恢復?這個話題再次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4月27日,第八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決賽在南京建鄴區上演,由正方汕頭大學對決反方南京審計大學,辯論的焦點正是要不要恢復五一黃金周。辯論場上雙方選手唇槍舌劍,場下網友們也炸了。
  • 「五一」迎12年來最長假期,對恢復消費作用幾何?
    相較於以往的三天假期,五天長假對旅遊、消費有何刺激作用?5天假期帶動消費效果更明顯「五一」假期從以往的3天延長到5天,引發大家熱議。實際上,2019年11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就已經明確了今年「五一」假期有5天。2008年以來,7天「五一」長假改為3天連休,去年首次延長至4天。
  • 深圳人,五一真能喝!深圳人酒吧消費全國第一
    隨著復工復產的來臨,消費正在悄然復甦。五一小長假期間,微信支付線下消費總額較3月環比增長30%,目前已恢復並超過去年12月的消費水平。微信電子消費券也在全國開花,假期3天帶動消費9億元,40歲以上的人群貢獻過半消費力。
  • 今年「五一」小長假,福彩圈會有哪些活動?
    作為近十年來最長的一個「五一」小長假,大家本應歡呼雀躍,然而實際反應卻是……「我寒假還沒放完呢!」「學生黨表示不開學每天都是一樣的過……」「按現在的規定,放假也不能出省旅遊,不然回來又是隔離14天。」面對五一假期,剛剛復市不久的彩票圈又有何打算?
  • 微信五一消費數據:40歲以上人群仍是消費券主力大軍,解放碑是最火...
    隨著復工復產的來臨,消費正在悄然復甦。五一小長假期間,微信支付線下消費總額較3月環比增長30%,目前已恢復並超過去年12月的消費水平。微信電子消費券也在全國開花,假期3天帶動消費9億元,40歲以上的人群貢獻過半消費力。
  • 途家:五一民宿訂單恢復近7成 鄉村民宿成「香餑餑」
    中新網5月8日電 隨著國內疫情趨穩好轉和多地旅遊消費刺激,遊客在五一小長假的出行意願開始「集體復甦」。據途家五一民宿出遊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的民宿訂單量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65%,環比4月同期訂單量增長200%。
  • 五一小長假看江西火鍋引領餐飲復甦之路
    五一小長假期間,餐飲消費迎來一波小高潮,其中以季季紅為代表的火鍋類餐企有著較好的表現,這對廣大餐飲企業來說是個積極的信號。餐飲業迎來新拐點,火鍋率先「滿血復活」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以及五一小長假期間餐飲業的良好表現,業界普遍認為,這將成為全年餐飲行業的拐點,能在近期持續保持良好經營狀況的餐企,有望渡過新一輪行業洗牌期,迎來平穩發展,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餐飲「吃掉」10億、商場客流恢復7成,廣州五一有點「燥」
    在剛過去的「超長五一假期」,廣州市民感嘆的不僅是那熟悉的氣溫,還有那逐漸恢復昔日熱度的商場。   據廣州商務局統計,小長假前4天,全市餐飲總營業額超10億元,以天河路商圈為代表的購物中心人流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六至七成,車流甚至出現同比正增長。   贏商網也觀察到,在五一假期期間,不少市民均趁著好天氣出來逛街購物,各大商圈人氣明顯增多。
  • 旅遊、交通、消費領域假日數據發布!「恢復」成北京五一假期關鍵詞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一百零一場昨日舉行,發布會重點通報北京在旅遊、交通、消費領域的假日「大數據」,「恢復」成關鍵詞。消費人氣回暖,消費回升,信心恢復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人氣回暖,消費回升,信心恢復。
  • 夜經濟果然復甦了 微信支付五一夜間消費環比3月增長30%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5月6日消息,隨著復工復產的來臨,消費正在悄然復甦。五一小長假期間,微信支付線下消費總額較3月環比增長30%,目前已恢復並超過去年12月的消費水平。微信電子消費券也在全國開花,假期3天帶動消費9億元,40歲以上的人群貢獻過半消費力。微信和美團聯合發布的《「五一」夜經濟數據》顯示,烤串位列多城市最愛夜間美食,宵夜、酒吧、按摩、健身,夜生活全面恢復。小長假期間,全國人民都在「報復性夜宵」。
  • 「五一」小長假旅遊業解凍 OTA平臺業務復甦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五一」小長假旅遊業解凍 OTA平臺業務復甦本報記者 李甜 北京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的首個「五一」到來,旅遊行業在經歷了冷凍之後,迎來第一次高峰。《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去哪兒網方面了解到,以探親遊、周邊遊、郊區遊為主題的小長假旅遊帶動目的地消費,旅遊信心也穩步恢復。數據顯示,全國入住酒店的遊客較清明假期增長2.1倍,成都、杭州、上海、廣州、深圳成為最受歡迎的休閒度假目的地。
  •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有啥不一樣?三個關鍵詞帶你看!
    今年的五一假期很特別,時間變成了5天,也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第一個旅遊長假。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氣候宜人,假期時間又長,不少人打算趁此機會走出家門,去呼吸新鮮空氣。「復甦」就成了第一個假期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