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最南端的南沙區,有風景旖旎、群鳥紛至的南沙溼地,這裡是國內觀鳥的推薦地之一。溼地邊上是由湧道形成的十九湧市場,這裡保持著原生態的碼頭和市集,並能品嘗到最新鮮的海鮮和水果。
圖說:南沙溼地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
南沙溼地
南沙溼地位於廣州最南端的珠江入海口西岸,總面積約一萬畝,是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之一,也是珠三角地區保存較完整、保護較有力、生態較良好的濱海河口溼地。南沙溼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周邊地區起著防風消浪、涵養水土、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被譽為「廣州之腎」。
南沙溼地以其優美的自然景觀,特有的候鳥、紅樹林資源及其所形成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休閒美麗畫幅,獲得首屆「廣東省最美溼地」第一名的殊榮。
十九湧市集
離開南沙溼地公交一站路的十九湧是廣州的候鳥自然保護區、果菜生產基地及海鮮批發市場,盛產木瓜、楊桃、香蕉、甘蔗、蓮藕等。
為便於灌溉、取水及交通,沙田人在圍與圍之間留下一條條湧道,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北至南,向著海洋築至南沙之端,遂成十九湧。十九湧的海鮮主要銷往港澳地區,新鮮度完全可以保證。許多廣州和深圳當地的居民經常從十九湧海鮮市場買魚蝦回家烹煮或直接在大排檔品嘗。推薦市集裡的火龍蕉、澳芒和海蝦餅、馬蹄糕等水果、小吃。
新民晚報記者 唐敏 沈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