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據新華社報導,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專家指出,這意味著方案公布進入倒計時階段,此前困擾改革的一系列問題會望得到具體指引。
深改委會議提出,今後三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國資改革專家、上海天強諮詢管理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對界面新聞表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可以看作是接下來國企改革的重要思路與關鍵,這既針對國企發展中的問題,也符合中央對國企提出的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發揮獨特作用的要求。
他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尤其是十九大以來,政府在國企改革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比如國企改革十項試點、「雙百行動」等等。本次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的三年行動計劃,有望將國企改革推入一個新的快車道。
祝波善說,過去幾年,國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客觀上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與推動國企改革相關的主體對於改革的認識不一致,改革動力缺乏,相關政策如職業經理人制度等在執行時遇到難題。除此之外,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科技進步,產業轉型,都對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三年行動計劃至關重要。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撰文稱,2020年國企改革進入關鍵的歷史階段,隨著三年行動方案的實施,國有企業改革的綜合效能將進一步得到提升,一些短板和弱項問題有望得到有效解決,國有企業的治理體系將更加成熟定型,國有企業將更加具有活力和效率。
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4月20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是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的第一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包括: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大力推進「雙百行動」、「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科改示範行動」等專項工程,進一步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等。
6月1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其中提到,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由國務院國資委牽頭,10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