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遊記系列終於要開更啦!前七篇都是有關城市,根據我這種先挑簡單的的性格,會從花蓮和墾丁開始(純風景向,墾丁會沿用花蓮的介紹方式),到新北、臺南、高雄(會加上城市特色內容),臺中和臺北這兩篇會比較長放在最後(想寫滴東西太多了)。
交通/購物/伴手禮指南/環島路線選擇會在最後寫一篇總結,所以在城市篇裡只會簡單帶過;也會有美食/看海/博物館特輯,大概就是這樣的思路啦。期待大家投餵意見和提議,會實時改進滴!今天就先開始花蓮篇吧~
1、外部交通 & 城市特點
2、內部交通住宿 & 推薦遊覽路線
3、景點篇 - 花蓮玩什麼 & 推薦指數
4、美食篇 - 花蓮吃什麼
花蓮西接臺灣中央山脈,越過山脈就是臺中和南投,北接宜蘭,南接臺東。臺灣的交通線路整體來說,西部沿海比較發達,東部沿海稍微落後一點,不僅沒有高鐵,大巴車也很少,所以到達花蓮一般有以下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從臺北坐台鐵經宜蘭到花蓮,每天班次很多,可以在臺鐵官網上查到(現在可能需要翻牆),票價在340-440新臺幣(100rmb不到),時間2-3小時。可以提前買票也可以直接刷悠遊卡進站,節假日直接刷卡進站一般是沒有座位的,所以建議提前買票。花蓮市區有吉安和花蓮這兩個站,吉安站更加靠近花蓮市區和花蓮夜市一些。
第二種交通方式是包車,但是開車雖然方便,但從宜蘭到花蓮就需要2+小時,所以不建議從臺北包車去花蓮。包車比較建議到是從墾丁北上到去花蓮,這一段路程被稱為「臺灣最美海岸線」,包括花東縱谷線和伯朗大道/多良車站/池上便當(如果花蓮包車一般去不了這麼遠)這些景點。
雖然遊覽+開車的整個行程歷時較長,但是到達花蓮時就已經逛完整個花東縱谷線(也就是後面說的南線)了。
花蓮縣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是高山族聚集人數最多的縣份,也是臺灣原住民最多的區域,人文景觀偏少,基本都是自然景觀且分布得比較分散,景點之間的路程從20min到1h不等,因此通常會選擇包車或者租車的方式。
包車指南 :花蓮包車可以在出了火車站之後找租車商鋪,不建議聯繫民宿老闆,因為一般給價會更高一些,通常包車的價格是3000新臺幣/8h左右(他們的計時方式是4h為單位),我們當時是六個人出行,所以一天人均450新臺幣(100rmb)。
遊覽路線 :遊覽花蓮建議2-3天時間。北線一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七星潭/太魯閣/清水斷崖;南線一天,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花東縱谷線,包括北回歸線紀念碑/瑞穗牧場/雲山水/鯉魚潭/光復糖廠這些地方。如果只有一天時間的話,建議選擇北線。如果有三天時間就可以比較悠閒地去去鯨世界賞鯨,白鮑溪踩水。
住宿選擇 :包車路線一般會在白天結束,晚上可以在花蓮市區附近逛逛夜市。因此民宿最好選擇在距離夜市/鬧市區附近步行1km以內的地方,晚上的花蓮人比較少,需要注意身邊環境安全,但因為臺灣氛圍都比較淳樸,因此也無需太過擔心。
下面就先來介紹以下兩條線上的景點,照片由於天氣原因可能不能還原完全的景色多美。推薦指數隻代表個人旅遊習慣和建議,僅供參考~
到達方式 :從花蓮市區開車約20min到達(北線景點1)
門票 :免門票
七星潭雖然叫潭,但實際上卻是一個突出的面對著一望無際的太平洋的海灣。之所以稱為潭,是因為七星潭是從前花蓮發展定置漁業最興旺的地方,早年有零星湖泊散布。七星潭大多都屬於礫石灘,海岸線綿延20多公裡,因此便成為了花蓮近郊甚至全臺灣最佳的踏浪撿石好去處。
我們到七星潭的時候遊客不是很多,海灘上空空蕩蕩,對著石頭擺拍,赤腳踩在軟軟的沙地上感受海浪漫過小腿的涼爽。(沒有海浪的礫石灘相對不會那麼潮溼鬆軟,但是赤腳踩在礫石上的痛感可能不遜於趾夾板,因此有條件還是可以帶雙人字拖)。
太平洋的海水一波接一波地漫上沙灘,有時候會掀起半人高的巨浪,站在淺淺的海水中恍惚會有在海洋中央的錯覺,海浪衝刷完之後又會留下綿綿密密的像奶蓋一樣的泡沫,是一個待一個下午都不會厭倦的地方了。
除此之外,七星潭不僅還可以遠眺清水斷崖,夜晚時分的新城和崇德地區燈火更是清晰可見,因此也是看夜景、賞星辰的好去處,很適合(並不多)的自駕群體,夏天的夜晚也很適合露營。
到達方式 :從七星潭開車約40min(北線景點2)
門票 :免門票
太魯閣國家公園也是提起花蓮不得不說的一個景點,和許多大陸的國家公園一樣,是一座有著很多徒步棧道的天然氧吧。走得越遠,能看到的景觀種類也越豐富,如果想仔細遊覽完可能需要一整個白天的時間。
景區內的地貌特色為峽谷和斷崖,主要的自然景觀有錐麓斷崖、流芳橋、大禹嶺、布洛灣、砂卡礑步道、綠水合流步道、清水斷崖步道、白楊步道、豁然亭步道、蓮花池步道、黃金峽谷。而並不是所有的景點都是在景區內部的,比如我們下面要說到的清水斷崖。
我們去的時候花蓮暴雨山滑,因此只在入口附近逛了逛。也正因為北部常常下雨,太魯閣景區內部設置了一個博物館式的展館,具體介紹了臺灣中央山脈的分布、特點、植被、動物的分布,很適合對臺灣地貌進行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到達方式 :從太魯閣開車約20min(北線景點3)
門票 :免門票
清水斷崖也屬於太魯閣的一部分,是位於花蓮和宜蘭蘇澳之間的蘇花公路邊的臨海懸崖所連成的大塊大石崖,號稱世界第二大斷崖。前後綿亙達21公裡,成90度角直插入太平洋,高度在800米以上。也因此地勢比較危險,是花蓮地震最容易造成山體落石的地段,天氣變化也比較無常。
晴天的斷崖蔚為壯觀,可以在步行五分鐘左右的觀景臺遠眺蘇花公路,在隧道的阻隔下斷斷續續地出現,崖壁下方則是驚濤駭浪、波瀾壯闊的太平洋。而雨天則霧氣瀰漫,隧道若隱若現,同時交通也會有一定的危險。
到達方式 :從花蓮市區開車約20min(南線景點1)
門票 :免門票
鯉魚潭是花蓮最大的湖泊,也是本來沒有列入行程但卻是南線給我們驚喜最大的一個景點。因為是內湖,所以水位一直很平穩,比起日月潭毫不遜色還多了一份寧靜。我們到達的時候是上午九點左右,幾乎沒有遊客。
鯉魚潭的湖面上停滿了色彩繽紛的湖上遊艇、水上腳踏車、船隻和獨木舟。一開始還在猶豫要不要划船的我們,剛上船不久就慶幸還好來了。在湖面的感覺和在陸地完全不一樣,身處碧波浮動間,可以看見對岸的青山隱隱,綠草如茵。半山腰煙霧繚繞,還有白鷺和水鳥在頭頂盤旋,真的像是人間仙境(拍不出來)
因為趕時間我們選擇了一個小時的腳踏車,六個人租了三輛,人均150新臺幣(33rmb左右),如果遇到晴天並且時間允許的話,非常推薦嘗試。
除此之外,鯉魚山的大片草地也很適合飛行傘活動和露營,夜裡可以看螢火蟲;木質觀景臺和涼亭這些設施很完善,距離花蓮市區也不遠,因此很適合踏青賞景。
到達方式 :從鯉魚潭開車約40min(南線景點2)
門票 :免門票
瑞穗牧場是一個開放式的牧場,和鯉魚潭相反,是一個期待值很高但後來覺得不過如此的景點。牧場不大,內部可供參觀的只有一塊牧場,飼養奶牛以外,還有一隻神出鬼沒的鴕鳥。有一塊區域可以用青草餵奶牛,進行近距離的互動。
值得嘗試的是牧場內的餐廳會有一些每天現擠、現煮的濃醇鮮奶,和瑞穗的招牌鮮奶饅頭、鮮奶冰激凌和鮮奶酪、奶酪蛋糕,禮品部也有牛軋糖等等伴手禮提供購買,但是個人感覺味道並沒有很驚喜,鮮奶和711/全家都能買到的瑞穗鮮奶味道相差無幾。
到達方式 :從瑞穗牧場開車約10min(南線景點3)
門票 :免門票
臺灣共有三個北回歸線紀念碑,而其中一座就位於花蓮臺11線70.5公裡處,北回歸線標誌公園,東臨太平洋。經過這裡除了拍照做紀念,還可以閱讀標誌碑周圍兩排小亭子裡展示的解說內容。
比較有趣的是,標誌塔的南北兩面刻有「北回歸線」字樣,圓柱中間有縱向狹長細縫。每年夏至太陽會沿白色的塔身東升西落,所以坐標塔上設計有一條細縫,以觀察此現象,且夏至中午時陽光會正好射入縫中,可以體驗太陽下無影子的奇觀。
到達方式 :從瑞穗牧場開車約10min(南線景點4)
門票 :免門票
雲山水是一個可供參觀的私人生態莊園,循著環湖步道繞著走一圈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景觀,低矮的水閘瀑布,紮根在水裡的水杉,但雨天沒有什麼特別驚喜的點。如果是晴天,層層堆疊的山巒森林,許多季節性候鳥曾在此棲息,應該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拍照聖地。
到達方式 :從瑞穗牧場開車約10min(南線景點4)
門票 :免門票
光復糖廠是花蓮為數不多的文化景點,是一個很有年代感的復古糖廠。這個糖廠之前由日本人經營,不造糖後轉為觀光用途。日式風格的老式廠房、老式宿舍,年代久遠的老樟樹都很有舊時光的感覺。 但是糖廠整體來說有些偏商業化,大部分都是販賣伴手禮的商店,如果不是順路的話不建議特別加進行程裡。
花蓮並不是一個非常適合「吃」的地方,夜市也遠遠不能和臺北臺中高雄的夜市相比,但也有一些值得一試的美食。白天遊覽的過程中想吃好是很難的,所以晚上逛逛夜市就成了不錯的選擇。
花蓮除了瑞穗牧場外,五霸焦糖包心粉圓、老牌炸蛋蔥油餅、蔣家棺材板、海埔蚵仔煎、鵝肉先生都是值得一試的。但分布相對比較分散,因此可以提前做好攻略,鎖定想吃什麼之後規劃一下覓食路線。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是在其他城市都沒有遇到過的甜品,很值得一試。上面蓋的是一層刨冰,上面澆了厚厚的焦糖和煉乳,刨冰下面是碎冰和各種粉圓、芋圓、紅豆、綠豆等等,又甜又糯。一份50NTD(11rmb左右),分量較足,可以兩人吃一份。
在花蓮最驚喜的就是吃到了「花蓮烤串王」的烤串兒,在臺灣很少有串類的東西,雖然它的醬料哪怕辣醬都是甜味兒的,更像日本居酒屋的燒鳥,但是在微雨的晚上坐在燒烤攤邊,一邊擼串一邊和大家聊天玩遊戲,算是旅途中非常有意義的瞬間啦。
總結來說,花蓮是喜歡看風景,爬山看海吸氧的人非常值得一去的一座城市,除了交通不是非常便利以外沒有什麼缺點,推薦遊覽兩天時間,可以選擇順時針環島,從臺北做臺鐵到花蓮,再包車走花東縱谷線到達墾丁。或者逆時針從墾丁到臺東到花蓮,再從花蓮回臺北都是可以的。
花蓮篇就到這裡啦。下期預告:墾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