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彩丹青一甲子 北京畫院總結六十年成果

2020-12-20 藝術中國

北京畫院院長王明明在展覽現場

5月14日,北京畫院已在風雨中走過六十寒暑,北京畫院美術館呈全館之力、總結北京畫院六十年豐碩成果,獻上「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綜合藝術展。

參展作品選自畫院多年來的精品力藏,從宋元至近現代,橫跨一千年。此外,展覽還以文獻展的形式,梳理了60年來北京畫院在創作、研究、教學、展示等方面的多項成績,追溯過往,眼望未來。當天,北京畫院創作樓畫庫改建工程奠基儀式同時開啟,落成後的新樓將具備創作、收藏、教學、國際交流等多方位的實用空間,為北京畫院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在展覽現場

六十年風雨兼程終有所得

1957年5月14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中國畫院成立大會上,明確了「創作、研究、教學」為畫院的三大任務。從此,北京畫院厚德修身、篤行致遠,在堅守民族精神,引領社會風尚的道路上紮實邁進,如今碩果豐存。創作力量可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建院之初,京城畫壇巨擘一時雲集,傳燈井然,留下翰墨無數。繼往開來,招賢納士不惟學歷所囿,以海納百川之容,創群芳爭豔之景;學術團隊,安於寂寞之道,深耕學問,研究成果體系化、深度化,並直指藝術創作所存問題,引鑑當下;教學機制,因材施教、師徒相授,別於學院模式,薪火傳遞,培養後學無數;展覽策劃,「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以小見大,靜中取境,妙中求格,漫道尋真。

「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展覽現場

60年文基雄厚,新時代靜思遠行,將全部濃縮在文獻之中,與觀者訴說北京畫院的發展變遷與功業輝煌。創作篇以《東風吹遍百花開》為導語,分享了畫家在畫院成立之初的歡喜。他們自發組織合作了這件巨幅繪畫,如今相視,既有時代氛圍,又真實地展露了畫家進入畫院後的心情。研究篇以書牆呈現學術碩果,從1957年創刊的《中國畫》,到齊白石藝術研究、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研究、北京畫院藏品系列研究、中國古代書畫研究等,120餘本書籍期刊記錄了畫院漫步研究領域時留下的足跡,也舒展開一部北京畫院的學術發展史。展覽篇以歷年展覽的請柬、導覽冊、圖片交織成一張關係網,從中可洞悉研究和策劃的方法:從齊白石藝術輻射至20世紀中國美術乃至世界美術,追溯古代書畫,啟發當今藝壇。

「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展覽現場

教育篇根據中國傳統繪畫傳承的特點,特別展出北京畫院畫家馬晉為第一屆研修班授課時繪製的課徒稿,以及當時研修班學生,現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藝術史學者薛永年對這件課徒稿的臨本。向觀眾重現了畫家昔日授課時的情景,也展示出畫院在教學領域的成就。

一甲子歲月悠悠,北京畫院美術館用一層展廳,將北京畫院60年的所得所感以文獻的方式呈現,期待與觀眾共享這些珍貴的往昔。與此同時,為了改變單一文獻形式的枯燥,此次展覽特別融入多媒體環幕空間,極大地豐富了展覽的可讀性與體驗性,賦予文獻更生動、多彩的展示意味。

「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展覽現場

二百餘件畫作文獻佳中擇優

60年典藏積澱,北京畫院收有自宋元、明清、近現代以及當代作品近8000件。此次慶典之際,展覽從中精選出書畫、篆刻、古籍等200餘件。這其中既有金城、陳師曾、于非闇、陳半丁等一批「京派」名家之作,又有「海派」巨擘任伯年、吳昌碩之精筆妙墨。既有傅抱石、宋文治等「新金陵畫派」的藝術創新,又有「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的滿紙古意。所展作品還涵蓋了北京畫院不同時期的經典創作,並強調對已故畫家的呈現。更為難得的是,展覽第一次系統展出了北京畫院收藏的古代作品,宋人《松下撫琴圖》、龔賢《雲山林屋圖》、費丹旭《仕女》、華喦《花鳥》,讓觀眾得以出入古人意境,靜品古法妙意。

「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展覽現場

作為全世界收藏齊白石作品最多的機構,北京畫院常設齊白石陳列展並分主題推出。在整理時發現,1979年為反映齊白石的偉大藝術成就,郵電部發行了一套《齊白石作品選》特種郵票,全套16枚,採用齊白石原畫設計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入選這套郵票的9件作品就在北京畫院收藏。為此,展覽特別推出了畫作與郵票並置展出的環節,為觀眾賞析白石老人的藝術成就增添了幾許趣味。

「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展覽現場

近年來,北京畫院的重要收藏與捐贈成果喜人:2007年,收藏《地球的紅飄帶》連環畫原稿934幅;2009年,託管李可染書畫、水彩、速寫作品200餘件;2015年,接受周思聰、盧沉家屬捐贈的《礦工圖》組畫及草圖53件。2017年,再次接受捐贈盧沉作品21件……從收藏走向研究再到展覽,北京畫院的服務與專業得到了廣大藝術家及其家屬的認可,紛紛表示捐贈意願。展覽也專闢空間給予呈現,令人不忘那些感人的義舉。在李可染藝術專區中,展覽首次將兩件《萬山紅遍》一同展出,實屬難逢之品賞機遇。

「華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畫院六十年」展覽現場


相關焦點

  • 北京東方山河畫院創作基地在童壩授牌
    翰墨飄香歌盛世,丹青亮彩寫華章6月9日上午,中國北京東方山河畫院寫生創作基地在蕪湖市繁昌縣童壩村舉行授牌儀式。活動得到了繁昌縣眾多領導,以及各書畫名家、新聞媒體的支持和關心,並取得圓滿成功。峨山鎮副鎮長夏成道在致辭中指出,北京東方山河畫院在童壩設立創作基地,為鎮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契機,峨山鎮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開創文化工作新局面。
  • 「華彩墨韻」——中國嶺南畫院畫家作品展在日本奈良開幕
    原標題:「華彩墨韻」——中國嶺南畫院畫家作品展在日本奈良開幕 中國嶺南畫院畫家作品展在日本奈良縣文化會館開幕(新華社記者馬興華攝)   新華網日本奈良9月29日電(記者 馬興華)旨在促進中日文化交流的「華彩墨韻」——中國嶺南畫院畫家作品展
  • 弦歌逸韻一甲子 滋蘭樹蕙六十年
    弦歌逸韻一甲子 滋蘭樹蕙六十年 ——巨野一中建校六十周年巡禮 日期: 2012-10-30
  • 一甲子燃情歲月 六十載春華秋實——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六十周年...
    一甲子燃情歲月 六十載春華秋實—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六十周年海內外冰城僑胞雲端聚會上線了白駒過隙,風雨兼程,2020年哈爾濱市僑聯迎來成立60周年的歷史時刻60年不平凡的歲月,由一代代胸懷家國、情系桑梓的冰城僑胞書寫,他們在黨的領導下,砥礪奮進、勇毅前行,開拓創新、築夢時代,成為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新時代、新作為,海內外冰城僑胞戰疫情展現擔當、促發展迸發力量、架聯通世界橋梁,時刻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同圓共享中國夢。
  • 六十載芳華歲月 一甲子潛心鑽研?記2019年「感動甘肅?隴人驕子...
    六十載芳華歲月 一甲子潛心鑽研——記2019年「感動甘肅·隴人驕子」、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始人高金榮高金榮(左)與蘭州文理學院的舞蹈老師切磋舞藝她,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舞從敦煌來1979年改革開放伊始,舞劇《絲路花雨》問世,把一種源自敦煌壁畫上的舞姿帶到了觀眾眼前。這麼好的劇,一晃而過,那就是曇花一現。「我就想我是搞教學的,本身就是從事舞蹈的,所以我覺得我應該根據自己的職業,做這樣一項讓壁畫能夠走上課堂的嘗試,既能傳承敦煌文化,又能夠培養人才。
  • 其命維新,北京最老牌都市報一甲子芳華依舊
    北京晚報總編輯張冬萍走過六十個春秋的《北京晚報》,見證了京城一個甲子的變遷。六十年光輝歲月,一甲子薪火相傳。六十年櫛風沐雨,六十年徵途漫漫,從前輩創刊之初的艱苦奮鬥到復刊後的探索創造,從最初的四開4版發展到今天的四開52版,從鉛字印刷到雷射照排,從黑白印刷到全彩印刷,從單一紙媒到新媒體移動端,翻檢六十年來的《北京晚報》,問心無愧的是,幾代晚報人群策群力,不折不扣地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 「逸興真揚—北京逸真畫院國畫作品展」研討會在北京杏壇美術館召開
    原標題:「逸興真揚—北京逸真畫院國畫作品展」研討會在北京杏壇美術館召開   2015年6月5日下午3點「逸興真揚—北京逸真畫院國畫作品展」研討會,在北京杏壇美術館召開,研討會由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信息中心主任王平、創研部副主任何加林主持。
  • 通訊:中國佛學院弘法利生一甲子
    通訊:中國佛學院弘法利生一甲子 2016-09-20 21:40:9月20日電 題:中國佛學院弘法利生一甲子  作者 呂少威  20日上午,中國佛學院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會在北京舉行。
  • 白石筆下有月圓,北京畫院年會多維度聚焦「山水」
    2018年是北京畫院的「山水年」,中秋節前的9月22-23日,北京畫院「齊白石藝術國際研究中心」暨「中國傳統繪畫研究中心」2018工作年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及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百餘位專家學者、藝術家參加了本次盛會,圍繞「齊白石山水畫」與「中國山水畫走向何方?」等話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 孔維克百餘幅人物畫精品亮相「聖裔丹青」畫展
    7月27日,「聖裔丹青——孔子第七十八代裔孫孔維克人物畫作品展」在山東濟南開幕。楊曉衛 攝    7月27日,「聖裔丹青——孔子第七十八代裔孫孔維克人物畫作品展」在山東濟南開幕。圖為展覽現場。 楊曉衛 攝    7月27日,「聖裔丹青——孔子第七十八代裔孫孔維克人物畫作品展」在山東濟南開幕。圖為展覽現場。
  • 水墨丹青,夏日濃情!浙江畫院名家走進文淵中學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餘芳 周仁愛 孟樂樂江南七月,草長鶯飛,夏日濃情,水墨丹青,勾勒文淵新畫卷。7月16日上午,浙江畫院的黨員畫家走進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響應「三服務、強四力」號召,走進校園,展示美育藝術。勝友如雲,高朋滿座。
  • 六十載深耕棋牌 一甲子薪火傳承 上海棋院建院六十周年
    六十載深耕棋牌,一甲子薪火傳承。12月9日下午,上海棋院建院六十周年紀念座談會順利舉行。中國棋院向上海棋院發來賀信。」市體育局一級巡視員趙光聖主持座談會196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以陳毅元帥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高瞻遠矚、積極倡導下,上海棋院的前身「上海棋社」作為中國第一家專業棋藝機構正式成立,為上海智力運動的起步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為上海智力運動的騰飛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 慶祝建校六十年 一甲子薪火傳承
    本報記者黃維業    攝  本報訊(記者陳媚)六十春秋,幾經風雨;六十風華,薪火延綿。12月19日,廣西華僑學校舉行建校60周年暨校友聯誼總會成立慶祝大會,學校對評選出來的10位建校60周年優秀教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並宣布廣西華僑學校校友聯誼總會成立。   一代代僑校人薪火相傳,學校發展日新月異。
  • 時代丹青 全國第三屆現代工筆畫作品展
    收藏天下頻道藝海傳真欄目 時代丹青 全國第三屆現代工筆畫作品展 專題節目播出時間 2020/2/6星期四 12:3020:
  • 丹青逸韻——馮愛良寫意花鳥畫展舉行
    2019年10月22日,由太原市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省圖書館主辦,太原市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承辦的《丹青逸韻一一馮愛良寫意花鳥畫展》在山西省圖書館一層舉行。該展展示馮先生的六十餘幅荷花、梅花、紫藤、牡丹……能給每位蒞臨者帶去縷縷清香,也願每一位駐足觀看者在欣賞回味中能得到心靈的滋潤和美的享受。馮愛良先生,1981年始學畫,初就讀山西大學美術學院,2004年曾參加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修班。先後師從張立辰、於光華、崔曉東、蘇百鈞等國畫名師。
  • 六十載深耕棋牌,一甲子薪火相傳!上海棋院打造智慧城市的亮麗名片
    上海棋院建院六十年來十分注重新、老運動員的「傳、幫、帶」工作,培養了一大批世界冠軍、全國冠軍,造就了陳祖德、胡榮華、戚驚萱、常昊、王文霏、居文君等領軍運動員。從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上海傳統三項棋運動隊勇奪6金,被國家體委授予「勇攀高峰運動隊」最高榮譽稱號,到2019年第四屆智運會上海代表團連續四屆獲得金牌總數第一,上海棋牌運動成績碩果纍纍。
  •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結業作品展之國學國畫班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非學歷培訓部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副院長,王乘藝術工作室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秘書長,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理事,中國長城書畫院常務理事,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文化部青聯委員、文化部青聯美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榮寶齋畫院、新疆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
  • 郭嘉寧 《水墨丹青名家名作》優秀作品欣賞
    郭嘉寧 1978年生於福州丹青世家,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進修於現代工筆畫院當代工筆畫研修班。自幼受祖父著名畫家郭德森啟蒙並受國畫大師鄭乃珖教誨,師從著名畫家楊挺、郭東健、林宜耕教授。現為: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建省民盟書畫學會、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福建省青年畫院畫師、福州市政協書畫院畫師、福州市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 北京畫院石齊新中國畫院特聘畫師 冰山
    漢,鄭州人,現居北京,職業書畫家。北京畫院石齊新中國畫院特聘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高研班特聘畫師,中國對外聯絡部國禮畫家,中國釣魚臺畫院特聘書畫專家委員,華夏國際書畫院副會長。【作品欣賞】
  • 六十已經是人生一甲子,不覺半生已度過!
    昔時的老友、同事、同窗們,此刻紛繁進入花甲之年,一想來年也輪到本身了。喟嘆生命比如過山車,咣當、咣當閒逛了大半輩子,葛然回想:六十已經是人生一甲子,不覺半生已度過!人生活著幾十年,不管你活著時是達官照樣庶平易近,終究都歸於黃土一捧,或許你做不了官,但你必然會做人;或許你貧乏錢,但你內心必然很充裕。不合的表情,看不合的風景。人生仿佛一叢玫瑰,沒有相對的美醜,看是鮮花,身帶芒刺,就看我們存眷甚麼。